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
ISBN:9787810663540
条形码:97878106635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养蝎手册》内容简介:蝎子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用动物,几千年来,人们利用蝎毒防治疾病和健体,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几年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宾馆饭店推出一全蝎宴,用量急剧上升。因此,全蝎产品的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人工养蝎成为一项发财致富的有效途径。
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形容词的委托,赵喜伦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养蝎手册》,编写《养蝎手册》的目的在于推动养蝎事业的发展。编写组成员收集了大量资料,深入养蝎场,认真整理养蝎经验,充实了全书内容。
《养蝎手册》内容丰富,突出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对广大养蝎人员是一本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养蝎手册》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蝎的种类与分布
二、我国主要蝎种及其分布
三、人工养蝎的意义
四、人工养蝎的前景
第二章 蝎的形态特征
一、蝎的外部形态
二、蝎的内部构造
第三章 蝎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史
二、生活习性
第四章 蝎场规划
一、场址选择
二、蝎场布局
三、蝎子的养殖方式
四、加温圈养室的建造
第五章 蝎的饲养与管理
一、选种和引种
二、蝎的雌、雄形态区别
三、放养密度
四、饲料
五、饲料的投喂
六、幼仔蝎的饲养管理
七、成蝎的饲养管理
八、孕蝎的饲养管理
九、种蝎的饲养管理
十、蝎的四季管理
十一、蝎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第六章 无冬眠养蝎新技术
一、无冬眠养蝎的养殖条件
二、无冬眠养蝎新技术
第七章 蝎子的病害、敌害及防治
一、蝎子的病害及防治
二、蝎子的敌害及防治
第八章 蝎子的采收、加工及保存
一、蝎子的采收方法
二、蝎子的加工及保存
第九章 蝎毒的提取
一、蝎毒的提取方法
二、蝎毒的提取时机
三、蝎毒的贮存
四、蝎子蜇伤救护
第十章 饲料虫的饲养
一、典粉虫的饲养
二、黑粉虫的饲养
三、地鳖虫的饲养
四、蚯蚓的饲养
五、舍蝇的饲养
第十一章 养蝎专家经验谈
一、养蝎成败在防逃
二、蝎子的初春管理
三、养蝎成功的七条经验
四、家庭养蝎技术
五、提高幼蝎成活率的小经验
六、幼蝎蜕皮期间的综合管理要点
七、花园式养蝎新技术
八、提高人工养蝎的成功率
九、当前人工养蝎存在的问题
十、购买种蝎要注意什么
十一、2龄幼蝎蜕皮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十二、养蝎小经验
十三、蝎子生病原因及防治
十四、育虫养蝎经验
十五、养蝎要成功,诀窍在温控
十六、怎样养好新购进的种蝎
十七、人工养蝎引种应注意的问题
十八、蝎螨防治经验
十九、仔母自动分离规模养蝎技术
二十、恒温和半恒温养蝎法
市场信息
参考文献
……
序言 蝎子,俗名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几千年来,蝎子的利用从过去单纯的中药配方发展到以蝎为主制作各种中成药,如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止疼散等等;制作各种口服液和保健品,如全蝎口服液、全蝎营养胶囊、多功能速效全蝎液等。全蝎毒的价格贵过黄金。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蝎子被推上了餐桌。蝎子的用量急剧上升,造成药材公司、制药厂、宾馆饭店、外贸出口的蝎源不足,蝎子的价格稳中上升。
过去,人们对蝎子的需求大多靠捕捉野生蝎子,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无计划地滥捕以及人为对蝎子生存环境的破坏,使野生蝎子资源日渐枯竭。严峻的资源现状,迫切需要人们在加强保护野生蝎子资源的同时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目前,人工养蝎已成为一条发财致富的有效途径。
针对人们对养蝎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我们依据多年的养蝎实践和科研资料,编写了《养蝎手册》一书,献给养蝎爱好者。
限于编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蝎子的年需求量为5 000吨左右,但产量只有400吨左右,我国有100吨左右,占世界的1/4,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对野生蝎子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人工养蝎业。
(一)全蝎供需矛盾的原因
目前,可提供的自然蝎源十分有限,导致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
第一,蝎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据记载追溯到4.25亿年以前的志留纪。4亿年前的蝎是水生的,陆生的种类出现在3.2~4.05亿年前的石炭纪。作为一种孓遗动物,本身已处在灭绝的过程中。
第二,由于东亚全蝎近年来价格大幅度升涨,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去捕捉野生蝎子。人工大量捕捉幼蝎,使蝎源日趋减少。
第三,地球气候的反常变化,使野生蝎遭受灾害。如早春出现意外的寒潮侵袭、秋季的霜冻会影响蝎的消化功能和人蛰前的营养积存;冬季到来之前,野生蝎难以找到适宜的休眠场所,休眠后会被冻死或风干。
第四,开山造田,采矿修路,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蝎的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农药,使一部分蝎中毒而死亡。
以青全蝎的集中产地青州市为例,20世纪50年代全蝎年收购量为2 000公斤,1956年最高达到2796公斤,之后逐年减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收购量已下降至600~1000公斤,1985年仅收购了453公斤,目前仍是减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