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6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00476597
条形码:97875004765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招商局珍档》熔资料性和学术性于一炉,集科学性和可读性为一体。说它资料性,因为选入的都是档案资料,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原汁原味地品味招商局的历史;它们分别藏于蛇口招商局档案馆和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等处,个别见于已刊书籍和报刊,每件档案都注明其出处,则为读者深入研究提供准确的来源和线索。说它学术性,因为它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积,而是经过认真鉴别,慎重取合,去粗取精,去伪取真,选取档案的精粹,突出不同时期的重点,作出科学的编列,尤其对每件档案所作点评和必要注释,增加了它的学术分量。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学术性中。全部档案加以句读,繁体、异体字一律改为简体,十分便利于今天读者的阅读;档案的点评除了简介原档内容和它所反映史实的背景,还对其在招商局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作出估量。这些点评无异于导读,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档,把握招商局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些都无疑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编辑推荐 《招商局珍档》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 陈绛
《招商局珍档》点评人员简介
李鸿章设局招商试办轮船分运江浙漕粮由
点评:百年招商局的开篇
论试办轮船招商
点评:李鸿章在开局前夕对轮船招商局的全面阐述
轮船招商公局规条
点评:招商局历史上的第一个公司章程
李鸿章札总办轮船招商公局
点评:企业开张的第一天
为筹办轮船招商事宜照会
点评:一份旨在突破开局之初招股困境的企业公文
林士志赴上海招募殷商入股
点评:反映近代民族资本市场艰难起步的官方文件
札候选同知唐丞廷枢
点评:唐廷枢总办招商局,为招商局注入全新活力
禀请檄委盛道宣怀会办由
点评:盛宣怀奉调招商局,为“盛宣怀时代”埋下伏笔
李鸿章札委徐润为招商局会办
点评:徐润协办招商局,招商集资大获成功
轮船招商局规
点评: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的生动体现
沈葆桢奏旗昌公司并归招商局请饬拨款由
点评:沈葆桢支持收购旗昌,招商局实力大增
刘秉璋拟旗昌公司并归招商局应付价银亦有定期片
点评:刘秉璋筹款收购旗昌,招商局成最大轮船公司
论维持招商局
点评:旗昌轮船并购案后政府的应对举措
盛宣怀拟招商局章程八条
点评:在危机中起步的招商局企业制度建设
轮船招商总局章程
点评:推行资本主义方针的里程碑
查议招商局员并酌定办法折
点评:南北洋纷争下的并购案政治风波
查复招商局参案折
点评:李鸿章为维护北洋对招商局的控制权而战
查明买并旗昌花红折
点评:旗昌轮船公司并购案政治风波的尾声
轮船三公司合同草议
点评:晚清“齐价合同”核心内容的文件记载
轮船三公司争论分数
点评:划分近代航运市场份额的历史遗证
盛宣怀谨拟招商局用人十条
点评:官办色彩趋浓的“用人十条”
盛宣怀拟招商局理财十条
点评:体现盛官怀理财方针的“珲财十条”
李鸿章奏招商局全数收回由
点评:中法战争中的权宜之计
仁和保险公司公启
点评:首创华资保险公司的一则启示
李鸿章请设南北洋电报片
点评:官督商办制度伸向电讯业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点评:官督商办制度向纺织业的延伸
筹办中国通商银行次第开设情形折
点评:对金融业的资金渗透
袁世凯整顿局务九条
点评:袁世凯控制招商局的措施
商办隶部章程股东意见书
点评:反映中国近代政企关系的第一手资料
孙大总统来电
点评:“孙大总统来电”解析
……
序言 招商局是中国创办最早、历时最久的现代民用企业。它历经清代同治、光绪、宣统三个皇朝,民国北京和南京国民政府两个历史时期,194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它的名称先后有轮船招商公局、轮船招商总局、商办轮船招商局股份有限公司、国营招商局和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等,今天更定名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它的管理体制从清末最初的官督商办到隶部商办、商办、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和1940年代末的股份制,最终成为今天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它的经营范围从最初江海航运,中经创办保险、投资工矿和银行,涉及经济和经济以外诸多领域,发展到今天集交通运输、金融、地产、工业、贸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历史悠久曲折、名称几经变易、体制数度更改,经营不断扩展,表明招商局在其发展过程中起伏跌宕、错综复杂的程度,在中国近代企业中是屈指可数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招商局诞生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随中国现代化历史而同步行进。它最初作为官督商办企业,既受惠于清政府的支持,又不能摆脱后者的桎梏;辛亥革命前后一度成为盛宣怀和袁世凯两个大官僚的俎上肉;最后则完全受控于南京国民政府。招商局作为外国侵华资本的对立物而产生,它同在华外资航运业既竞争又妥协,在历次外国侵华战争中更每遭浩劫,损失惨重。官商矛盾、中外矛盾,以及招商局内部纠葛和它同民营航运资本的矛盾,盘根错节,始终贯穿于这个企业的近代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招商局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典型和近代经济史的缩影。随着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招商局获得了它的新生。尤其是今天,招商局集团以其庞大的规模、雄厚的实力、跃进的速度和响亮的品牌,以香港为总枢纽,生机盎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又成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十分生动和有说1月良力的窗口。
招商局存世档案为数众多。档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过去活动的记录,历史发展的见证,最能揭示历史的真相,补充历史的阅失。招商局档案展示了这个企业长期复杂的发展轨迹。
文摘 插图:


这份档案产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系直隶总督李鸿章调徐润进入轮船招商局任会办,与盛宣怀、朱其昂、唐廷枢一道主持轮船招商局相关事宜,而专门写给徐润及盛宣怀等人的公文。原档存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在李鸿章札委唐廷枢为总办的同时,招商局实行第一次人事改组。原任总办的朱其昂改为专管漕运的会办。唐廷枢接任后一个多月,禀请李鸿章任命长期在宝顺洋行担任买办的徐润为会办,协助经理局务,兼任上海分局商董。李鸿章不久又加派盛宣怀为会办,根据朱其昂的禀请,增委其弟朱其诏帮同办理漕务。李鸿章自诩:“在事五人,本极一时之选。”唐廷枢曾言:“招商一层,尚可勉力从事,并得雨翁(徐润)匡赞其间,或免陨越。”因盛宣怀最初并未“驻局办事”,只是遇有重要事件,与唐廷枢、徐润等筹商会禀。朱其诏兄弟不久也调离或病故,因此,“局中只有枢、润二人”。盛宣怀曾自称:“招商局事权悉在唐、徐二人,众所共知。”朱其诏也说:“局中事宜全仗景翁、雨翁,诏亦不过随声画诺。”这说明改组以后相当一段时期招商局的主要经营者为唐廷枢和徐润。
后记 招商局在其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文献,为社会和企业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财富。招商局集团于2004年12月成立招商局史研究会后,就本着充分发掘招商局历史文化,繁荣和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宗旨,积极利用这些珍贵档案文献,开展招商局历史研究丛书的出版活动。《招商局珍档》以招商局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文献及对这些档案文献的点评来叙述招商局的厚重历史,它与先期出版的《招商局印谱》、《招商局墨存》和《招商局画史》一起以姊妹篇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招商局的百年历程。
本书选入档案文献44件,均按照原文式样出版,以突出书籍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