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802147188
条形码:97878021471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不是冤家不聚首:蒋介石与李宗仁》讲述了:年仅25岁的李宗仁,凭借其出众的能力,成功取代了老桂系,当上了“广西王”。不肯偏于一隅、素有问鼎中原之志的李宗仁怎肯屈居人下?李是民国时期权力角逐中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但历史很会捉弄人。蒋李二人越是不合,就越是纠缠在一起。他们有时合作,在合作中对抗;有时对立,在对立中合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吊诡般反复翻转,及至决裂,随之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蒋李关系中,不能不提及桂系二号人物“小诸葛”白崇禧,以及李的第二任妻子郭德洁,还有时任李的秘书程思远。他们对蒋李关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李、白相连,成为新桂系的代名词,由此两人的命运也密不可分。因为李宗仁夫妇1965年归国,在台湾备受冷落的白崇禧也因此失去了对李的牵制作用,而被特务设美人计艳杀于床笫之上,以性丑闻结束了一生。
作者简介 郭彬蔚,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已退休),中国教育协会理事。主要成果:《中共党史教程》、《中国现代史稿》、《百侣游归》、《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纲》、《共和国珍闻》、《中共党史讲义》等二十多部著作,论文近百篇。
媒体推荐 我在十多年前就写信给海外的朋友们说:“天下大势已定,我们国民党人和海外爱国人士应本着‘服输’精神,让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建国,国家建设好了,我们大家都有份。”我后来觉得与其坐而言何如起而行,所以决定身先回国,深望此一行动能引起台湾军政人员和海外爱国人士同声响应,相率归来,促成国家最后统一。耿耿此心,想为海内外所共谅。
——摘自李宗仁1965年8月6日在全国政协茶话会上的讲话
编辑推荐 《不是冤家不聚首:蒋介石与李宗仁》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
一个凭武力称雄,一个借武力一统,一个是伺机发难,一个是找茬整治,民国这口锅里盛不下李蒋这两个大军头……
目录
一 北伐与结盟
谱金兰一厢情愿
难和蒋介石共患难
蒋桂结盟伊始便斗法
二 阋墙谈祸国
再谈北伐,尔虞我诈
祭中山,“信徒”谈编遣
蒋桂争雄、李、白受挫
施小计,白崇禧败走“华容道”
倒桂系,众人齐推
抓机遇,李、白再起
中原逐鹿,鹿死蒋手
养精蓄锐,蛰居待机
遗笑柄,“六一”闹剧
三 抗日说蒋李
刘仲容初到延安
张云逸重游桂林
白“战神”到了南京
李宗仁绸缪广西
杂牌军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严防桂系
周恩来借月留云
王莹顶风波于山城
黄绍同情中共
桂系反共留余地
四 争鼎分高低
惨胜与内战齐来
中正不正削群雄
李德邻韬晦北平
魏德迈来华换马
五 夺鼎白热化
桂系文武议竞选
众“演员”登场演闹剧
蒋李短兵相接
李宗仁以退为进
黄绍计高一筹
话登极,末日总统
蒋介石反扑桂系
六 和谈梦各异
风云变,蒋桂斗犹酣
小诸葛谋划逼宫
途穷日,蒋桂摊牌
引退之前虑后事
父子悲愤回溪口
挣扎中遥控江南
谈出国,与虎谋皮
七 残局察蒋桂
守残南京筹难展
假和谈美梦难成
宴溪口,兵荒马乱
修家谱,不堪当年
雪窦山夕阳残照
惊反戈,料峭春寒
八 蒋李两分道
四散逃亡别金陵
李宗仁再失良机
恋栈回穗,再代总统
战上海,蒋介石再败
驻澎湖,飘忽不定
留经国,五厂拒迁
九 天府蒋李别
蒋介石赶往重庆
代总统飞往异邦
惶惶中,蒋别山城
川滇义揭,蒋飞台
十 最后的争斗
飞美、逃台,寻安身处
“复职”闹剧,蒋李争
十一 泾渭寻余音
李德邻归根大陆
白崇禧魂落松山
蒋中正一命归西
……
文摘 插图:

壹 北伐与结盟
难和蒋介石共患难
局外人表面上看去,李宗仁对蒋介石毕恭毕敬,可在骨子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1925年5月11日,蒋、李第一次见面时,李对蒋的印象就很不佳,说他“劲气内敛”、“心狠”。后来,李和白崇禧在广州珠江颐养园聊天时,又对白说:“古人有句话,叫做‘共患难易,共安乐难’,像蒋先生这样的人,恐怕共患难也不易!”
李对蒋的这些评语,显然是来自切身,发自内心。
前文说过,李宗仁有问鼎中原之志,他在统一广西,参加国民党之后进而提出北伐,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逻辑。然而在中国,自袁世凯死后,喊出统一中国口号的人,既有文官也有武将,既有爱国志士,也有以统一为借口、扩充地盘、搜刮人民、涂炭百姓的民贼。在中共出世前,只有孙中山真正为救中国、铲除军阀、澄清玉宇不懈奋斗。遗憾的是未及出师身先死,致使蒋介石夤缘时惠,当上了北伐军总司令。
谈到北伐,在当时谁都议论,是相当时髦的漂亮话。动真的,要行动、要胆略,非同小可,各路英雄,各色人等,都纷纷登台表演。蒋介石在北伐的舞台上表演得不出色。请看李宗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真观察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无意北伐: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刚刚过去,李宗仁来到广州,和国民党要员商谈北伐大计,蒋介石就是不赞成北伐者之一。这位手握重兵的将军对李宗仁说,广州情况复杂,现在如何能谈北伐呢?据李宗仁说,后来是由于他的反复游说、鼓动,到5月才命叶挺率领独立团,挥戈北上,师出肇庆;他一路夺关斩将,很快打到攸县。6月2日,李宗仁的第七军也传来北伐捷报。在这种形势下,唐生智感到事有可为,宣布就任早该就任的第八军军长。蒋介石比唐沉着,6月5日,国民政府发表他为北伐军总司令,到7月9日,他才通电就职。李宗仁对蒋介石如此踟蹰不前,颇有想法。
镜头儿,阅兵出丑:北伐师出,将士披坚执锐,所向披靡,很快打到长沙。蒋介石、李宗仁、唐生智等人,自是喜笑颜开。兴之所至,心血来潮,不知是谁,提议举行阅兵式,时间安排在1926年8月14日。这日天公作美,雨季的长沙,竟然天朗气晴、熏风微动。受检阅的两万多人,军械整齐、旗帜鲜明。蒋介石等一行,分乘骏马出现在检阅场,在军乐声中缓缓前进,蒋介石在马上举手答礼,颇有一点大将风度。不料检阅到第八军时,由于军号声刺耳,使蒋的坐骑受惊,这马大嘶一声,前蹄高扬,向校场中心狂奔。不善骑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