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美国奋斗:赵小兰政治传奇(精装)

发布时间: 2012-06-01 20:13:40 作者: kind887

 美国奋斗:赵小兰政治传奇(精装)


基本信息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ISBN:780709091X
条形码:978780709091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美国奋斗:赵小兰政治传奇(精装)》讲述了:赵小兰,美国政治领域身居最高位的华裔领导人,现为美国劳工部部长。该书作者胡思升先生旅居美国多年,他文笔流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赵小兰从小女孩到女部长,从单身女郎到联邦参议员夫人的半生历程,写得颇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值得介绍给广大读者。相信,看报纸的人不会对《美国奋斗:赵小兰政治传奇(精装)》的主人公陌生。她就是美国政治领域身居最高位的华裔领导人,现为美国劳工部部长的赵小兰。该书作者胡思升先生旅居美国多年,他文笔流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赵小兰从小女孩到女部长,从单身女郎到联邦参议员夫人的半生历程,写得颇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值得介绍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美)胡思升,目前职称:《中华英才》驻美国首席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中新闻基金会负责人。 曾任职务:《中国金报》北京分社社长、《海外文摘》创办人、《报告文学》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人民日报》驻前苏联、匈牙利、波兰记者。 主要作品:《美国华裔名人写真集》(上海文艺出版社)、《无悔的追求》(中国青年出版社)、《伟人名士丑类》(群众出版社)、《人海沉浮录》(海峡文艺出版社,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走向外部世界》(世界知识出版社)、《叶群野史》(香港镜报文化企业公司)、《谜中谜,人中人》(河北科技出版社)、《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获《报告文学》杂志“优秀作品奖”)。
编辑推荐 《美国奋斗:赵小兰政治传奇(精装)》为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美国华人的楷模
更上一层楼
一 零距离接触赵小兰
二 真情流露的瞬间
三 生命的第一页
四 少女的往事
五 一家六口挤住一套公寓
六 哈佛镀真金
七 踏进白宫大门,才29岁
八 海风下的英姿
九 扫平贪腐的污泥浊水
十 迟来的爱情
十一 婚姻生活,丝丝入扣
十二 老布什的慧眼
十三 峰回路转
十四 首位华裔部长的诞生
十五 难得的知音
十六 万人空巷,倾城相迎
十七 女部长,不是花瓶
十八 柔中有刚
十九 她的权位有多重
二十 夫妻俩,谁更强
二一 父亲是不能选择的
二二 父女同台的绝唱
二三 母爱的解读
二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二五 赵小兰和她的五个妹妹
二六 寻根之旅
二七 口才和幽默
附录
赵小兰:献给我的父亲
赵小兰:我的事业与人生
赵小兰大事年表
作者简介
致谢
……
序言 我和赵小兰女士第一次相识,是1989年1月布什(George H.W.Bush)出任美国第40届总统的就职仪式上。她那时才30岁,一身朝气,端庄秀丽,给我留下前程无量的印象。事隔17年,2005年5月,在纽约颁发艾利斯岛移民奖的大典上,我有幸与她同时获此殊荣,赵小兰的身份,已经是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长,成为华裔参政的最高典范。赵小兰的名字,在华人世界,早已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赵小兰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结晶。她的父母“严而不苛”的家教,美国高等教育的功力,她的奋发努力,谦虚谨慎,永不退缩的品格,汲取中西文化长处的眼光,以及过人的智慧与才干,配合上美国一流学府的栽培,使她在主流社会脱颖而出,晋升到美国政治的决策层,为华人和亚裔争得了荣誉。
赵小兰和我一样,不是在美国出生的。我们这些新移民初来乍到,都面临艰难的挑战。小兰的可贵,在于她8岁来美时一句英文不懂,却始终充满信心和希望,到如今登上美国社会的险峰。小兰的可敬,在于她完全能最大限度地掌握美国文明之长,又以最大限度地继承中华文化之长,深深懂得兼容并蓄之理。她还认为,亚裔有许多价值观,可以贡献给美国社会。我非常欣赏她的一句话:“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
赵小兰的榜样,激励着更多华人和亚裔的参政热忱,共同来创造一个多元化和各族裔平等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赵小兰是不够的。可以预期,在赵小兰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赵小兰式的人物,在各种领域各个方面的舞台上,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非凡风貌。
正因为如此,我十分高兴地为《走近赵小兰》作序。该书作者胡思升先生旅居美国多年,是我的朋友。他文笔流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赵小兰从小女孩到女部长,从单身女郎到联邦参议员夫人的半生历程,写得颇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值得介绍给广大读者。
文摘 插图:




茫茫人海,谁不是从小到大,沿着婴儿、幼年、少年、青年的人生之路走过来的呢?如今位居高位,身份显赫,或者生意场得意,腰缠万贯,少幼时代,都是幼稚天真,并不成熟的。
赵小兰小的时候,就有向往。她妈妈朱木兰回忆说:“小兰小时候,经常有新想法。一次,她对我说:妈妈,我想当公车的车长,她下令公共汽车才开动。过一段,她又想做教师。”她还有过长大当医生和音乐指挥的念头。小小的脑袋,想法活跃,向往不少。这就是天真烂漫的少女。赵小兰长大成人后走的路,与公车长、医生、教师、指挥无关。这似乎说明,童年的梦,不一定都要实现,因为那时的头脑,还没有成熟,也因为她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三岁那一年,赵小兰进入台北市有名的再兴幼稚园。赵小兰的记忆中最深的是:“每当放学时,小朋友的爸爸常在校门口接他们,我好羡慕啊!因此常问妈妈,为什么我的爸爸不能跟他们一样,每天来接我呢?经过妈妈解释,爸爸为了我们一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必须到外面去谋生。我再也不问了,反而以这样的爸爸为荣。”她说的爸爸,就是赵锡成,上个世纪的50年代,在游弋大洋的商船上服务,一年有九个月不在家。
人的大脑思考什么,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赵小兰所以从幼年就比较懂事,与家庭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赵家在台北市,不是富裕人家。
四岁时的一件小事,使母亲朱木兰终身难忘。那年赵锡成离家三个多月后,回到高雄港口装货,只停泊48小时,年幼的赵小兰陪着妈妈搭夜班火车从台北赶往高雄见一面。不料,该公司另一条船出了事故,临时抽调赵锡成先生紧急离开高雄,去处理。母女俩扑个空,船一远航又要三个多月,朱木兰伫立港口,遥望天际,心情可想而知。妈妈万万没有想到,赵小兰紧紧抱着她,安慰地说:“妈妈,别难过,下次爸爸回来,一定会先到台北看我们,我们不用再到高雄来了。爸爸是去做工,不是去玩,我们不能怪他呀!”朱木兰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感触甚多,常说:“小小年纪就懂得大人的感受,关心亲人,真是从小看到大。”
从再兴幼稚园升到再兴小学,一直读到小学二年级,也就是8岁。赵小兰小学一、二年级的导师郑玉玮回忆说:“赵小兰在小学的学习时间虽短,但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聪明伶俐,成绩优秀。”再兴小学一直保存着一年级乙班时,赵小兰各科总平均99分的成绩单。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