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美)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 著,宋瑛堂 译
出 版 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5-1
版 次:1页 数:176字 数:120000印刷时间:2012-5-1开 本:32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550108172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五十年等待,第一部欧美同志文学经典终于登陆中国内地!
电影《单身男子》原著小说
前GUCCI时尚总监、时尚界最优雅的设计师“世界上最性感的男同志”汤姆福特(Tom Ford)将经典小说《单身》改编为电影《单身男子》,奥斯卡影帝柯林费斯主演,荣获奥斯卡、金球奖多项提名,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奥斯汀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等。
毛姆评价作者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英国小说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个小伙子的手中。”
英美小说家、剧作家、同志运动先锋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的代表作、毕生最爱的作品。
内容简介
小说的背景是1962年的洛杉矶,男主角乔治是位大学文学院教授。故事发生在一天之中,乔治沉浸在失去恋人的痛苦中,而这一天也可能是他一生的最后一天。艾什伍德写出了那个年代人们压抑的情感,内心与外在的断裂,呈现出整个六零年代初期美国社会窒息保守的氛围,精彩刻画出不受社会接纳的人们内在的心思。
作品中到处可见作者艾什伍德的影子。写作这部小说时,艾什伍德刚刚同比他年轻三十岁的男朋友分手,失去恋人的伤痛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作品于1964年出版时风靡英美文坛,成为一代经典,被称为“最美的同性恋文学”,激励了英美整整一个世代的“同志”文学作家。这部小说也改变了艾什伍德的生活——恋人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两人维持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亲密关系,直到艾什伍德因癌症去世为止。
《单身》是艾什伍德的代表作和毕生最爱的作品,2009年被时尚界风云人物汤姆福特(Tom Ford)改编为电影《单身男子》,获多项国际大奖。
作者简介
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英美小说家、剧作家,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艾什伍德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后在美国任文学教授,代表作有《单身》、《柏林故事》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
艾什伍德受到英美文学界和好莱坞评论家的广泛赞誉,其作品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译者简介
宋瑛堂,台湾翻译家,曾任Student Post主编等职。译作包括《断背山》、《隐之书》、《永恒的园丁》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单身男子”的非单身一生
(一)
中国读者最早接触到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多半是因为他最重要的作品《单身》(A Single Man)。2009年,时尚界风云人物、“世界上最性感的男同志”汤姆?福特(Tom Ford)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被誉为“最美的同志电影”,获得了奥斯卡、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等多项国际大奖的提名和奖项。扮演男主角乔治的影帝科林?费斯也因该角色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汀影评人协会三个影帝。
小说以冷静的笔风,描绘英国籍文学教授乔治,因车祸痛失亲密爱人之后的一天生活。从他晨起、如厕、到学校上课、用餐、看望病人、健身、与老友共进晚餐、在酒吧偶遇学生、去海滩游泳,到上床睡觉……叙事沉缓却韵味十足。
故事的背景落在1962年的美国南加州,距今刚好五十年。而距离1969年同志运动分水岭的纽约“石墙事件”,还有一小段时间差,那时社会意识的压迫与歧视,依然无处不在。在那个还不知道“出柜”为何物的年代里,艾什伍德借此书唤醒人们对同志文化的正确认识。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折射出作者本人的爱情经历。
1939年艾什伍德定居美国南加州,以写作及教书为生。1953年,年过48岁的艾什伍德,遇到了年仅18岁的画家唐?巴查迪(Don Bachardy),两人年龄相差超过30岁,又是同性伴侣,相恋时承受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却发展了出乎众人意料的终身伴侣关系,成就广为人知与称颂的恋情。到艾什伍德在1986年因癌症过世为止,共约33年,被誉为“好莱坞最伟大的忘年恋情”。 他们面对当时对待同志文化依旧保守与封闭的社会,也克服几次因两人在年龄、阶级与背景差异而起的风暴,向世界展露互爱与互信的关系可能,对同志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
1964年出版的《单身》描述的正是这段同志经典恋情。它是半个世纪前同志解放运动的启蒙之作,影响了一整个世代的英美同志作家,令无数迷茫无助的人们重新定义爱情。汤姆?福特正是在读过《单身》之后,开始理解了“同性之爱”。它也是艾什伍德的代表作和他本人毕生最爱的作品。
书摘与插图

更多小说请访问:
http://www.reader8.net/book/xiao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