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电工基础》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电与电子的基础
1.1 空间中电子的现象
1.2 晶体中电子的现象
1.3 放电现象
1.4 电与自然现象
第二章 静电与电荷
2.1 电荷
2.2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3 电容器的构造
2.4 电容量
2.5 电容器串并联
2.6 静电的利用
第三章 电和磁
3.1 磁铁
3.2 电流与磁场
3.3 电磁铁
3.4 电磁力
3.5 电磁感应
3.6 电磁耦合的要素
第四章 直流电路
4.1 电流、电压与电阻
4.1.1 电流
4.1.2 电压
4.1.3 电阻
4.2 电动势
4.2.1 电动势
4.2.2 电动势的产生
4.2.3 电池
4.3 欧姆定律
4.4 电路构成
4.4.1 电路
4.4.2 电路图的表示方法
4.5 电阻串联、并联电路
4.5.1 电阻串联
4.5.2 电阻并联
4.5.3 串并联的等效电阻
4.6 叠加定理
4.7 基尔霍夫定律
4.7.1 两个基尔霍夫定律
4.7.2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4.7.3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4.7.4 电压的正和负
4.8 惠斯通电桥
4.8.1 电桥平衡
4.8.2 使用电桥对电阻进行精密测量
第五章 交流电路
5.1 直流与交流的比较
5.1.1 身边的直流与交流
5.1.2 直流与交流的性质
5.1.3 交流波形的正负与零
5.1.4 直流与交流的电源符号
5.2 正弦交流的产生
5.2.1 均匀磁场中线圈的移动
5.2.2 交流的产生
5.2.3 电动势的表示方法
5.2.4 正弦交流
5.2.5 正弦波以外的波形
5.2.6 速度与角速度
5.3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5.3.1 频率与周期
5.3.2 瞬时值与最大值
5.3.3 平均值
5.3.4 一般用有效值表示电压及电流
5.3.5 角频率与电角度
5.4 相位
5.4.1 所谓相位
5.4.2 e与i的相位差
5.4.3 相位超前与滞后
5.4.4 瞬时表达式与相位
5.5 阻碍交流电流的元件
5.5.1 电阻与阻抗
5.5.2 纯电阻电路
5.5.3 纯电感电路
5.5.4 纯电容电路
5.6 频率与电抗的关系
5.6.1 感抗与频率
5.6.2 电气铁道的阻抗板
5.6.3 容抗与频率
5.6.4 收音机电路的旁路电容器
5.6.5 电抗与相位
5.7 交流功率与功率因数
5.7.1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5.7.2 电气设备容量
5.7.3 功率因数
5.7.4 电力公司与功率因数
5.7.5 功率计算式
第六章 电气图形符号
6.1 开闭触点图形符号
6.2 触点功能符号和操作机构符号
6.3 电气设备图形符号
6.4 控制设备器件图形符号
6.5 识读电气图
6.5.1 电工识图的基本要求
6.5.2 电路图实例
6.5.3 识图方法和技巧
序言
为了帮助广大电工技术的初学人员较好地理解电工基础知识,较快地走上电工工作岗位,我们根据初学人员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编写了这本《电工基础》。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对电工技术更有兴趣,活学活用其中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技能。
本书重点编写初级电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电与电子的基础、静电与电荷、电和磁、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气图形符号、电工材料、常用元器件、电动机、变压器、照明、常用工具、常用仪表、安全用电。
本书高度图解,数量极为丰富的插图使得本书图文并茂,直观易懂,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广大初级电工人员、在职电工人员、电工爱好者、电子爱好者阅读,也可供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还可供岗前培训人员参考阅读。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王兰君、张景皓、张玉娟、张钧皓、鲁娜、张学洞、刘东菊、张永其、王文婷、凌玉泉、刘守真、高惠瑾、朱雷雷、凌珍泉、谭亚林、刘彦爱、贾贵超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在原子的周围旋转着电子的各个轨道,它们都有确定的能量值,要从原子夺走电子必须具有各轨道能量以上的能量。此外,从外部供给一定能量也可以将电子从低能量轨道移到高能量轨道,这个过程称为激励。移到高能量轨道的电子下降到原来的轨道时,两个轨道的能量差变成光能而发光。日光灯或霓虹灯的发光就是基于这个原理。有些方法可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或使其激励。典型的过程就是电子、离子、原子、分子各自发生碰撞。特别是在带电粒子之间,是根据各自带有多少电荷,有多少是互相吸引,有多少是互相排斥(库仑力)来决定碰撞的频度及因碰撞引起的散射。等离子中的粒子有激烈的热运动。离子的质量比电子重几万倍以上,所以电子的运动速度远比离子快。等离子的一个特征是电子与离子具有各不相同的温度,通常用电子温度表示等离子的温度。图1.1 6所示为物质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电子受到电场的吸引而加速或因磁场的影响做旋转运动,由于电子“受热”,可以使碰撞发生得更频繁,电离和激励发生得更多。处于电离状态的等离子体中有离子与自由电子,因此电流容易流动。
等离子的另一特征是温度越高,就越具备克服带电粒子吸引力、排斥力的能量。因此,在温度上升的同时,散射也减少,电流也容易流动。
2.辉光放电
我们常见的辉光放电就是霓虹灯或日光灯。所谓辉光放电,可以认为是“等离子的弱电离”。发生辉光放电的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的百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辉光放电的原理如图1.1 7所示。
请看日光灯中的等离子,在日光灯玻璃管的端部有发出电子的电极(负电极)。接通电源后先是灯管中的气体(氩气或汞的蒸气)开始电离,然后这些电子流向灯管的另一端(正电极)。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