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豫南民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的特色。豫南独特物地质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孕育了灿烂的城市和建筑文化,创造出豫南丰富多彩的古村镇及古民居。
目录
第一章 豫南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豫南自然地理概况
1.自然环境
2.区位特征
3.交通特征
二、豫南历史解读
1.历史沿革
2城邦国家
3历史人物
4.城镇历史
5.军事要池
三、豫南文化
1.边城文化——豫风楚韵
2.外来文化
3红色文化
4.民俗文化
5.家庭组织
6.产业特征
第二章 聚落空间形态
一、聚落的分类与选址
1.聚落的分类
2.聚落的选址
3.豫南聚落格局
二、城镇聚落形态
1.潢川古城
2.白雀镇
3.鸡公山
三、村落聚落形态
1.聚落空间
2.生活空间
四、聚落小结
1.城镇聚落
2.村落聚落
第三章 民居空间形态
一、豫南民居组成元素
1.堂屋
2.厢房
3.人口
4.城镇与村落民居组合的最小单元
二、豫南民居空间组织
1.城镇民居空间组织
2.村落民居空间组织
……
第四章 豫南历史城镇及民居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现代豫南民居设计
范例(12则)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仁人志士——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冠海内;明朝文坛领袖何景明,作为“前七子”的首领,在文学上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宦迹半天下”的清朝状元、植物学家、信阳固始人吴其溶,尽平生之力编撰《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篇》等大量著作。
同时信阳也是一座革命红城,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许世友、李德生、万海峰、尤太忠、吴焕先、郑维山等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了纪念这些革命事件及革命英雄,信阳地区保留了很多革命事件的旧址及英雄旧居,这些旧址及旧居也成为本书研究的重要对象。
4.城镇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频繁的战争,在信阳地区淮河中上游派生出申、弦、息、黄、蒋、蓼、番、赖等诸侯小国。它们构筑了信阳现代城镇聚落的雏形。
信阳市——春秋时期为申国地。乾隆《信阳州志》卷一:“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民国续修《信阳县志》卷四:“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方舆胜览》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读史方舆记要》卷五十:“今州北六十里有楚王城,即楚武王破申时所筑。又有太子城,与楚王相去四里许,门垣基址两城俱存,中可容万人。”到春秋初期,楚向北并吞汉水诸国,力争问鼎中原,申国首当其冲,楚以做客为名,用偷袭的方法灭息。秦朝该地属于南阳郡义阳乡。曹魏时设置义阳郡。隋朝大业初改为义州,唐改为申州,宋改为义阳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开始改称信阳。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