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蜀红(林苡安著)

发布时间: 2012-10-16 16:09:05 作者: 田群

蜀红 [平装]

编辑推荐

《蜀红》编辑推荐:林苡安擅长描写爱情,女性在爱情中的种种样貌,对爱情的痴愚以及痴愚之下的小心机,在她笔下显现出异常细腻且细密的美感。她笔下的女子不一定是漂亮的,但一定充满风情,举手投足间释放迷人的光彩;她们也不一定是聪明的,但总能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并不轻易掉进爱的陷阱。她们来自蜀地,带有蜀地女子的泼辣和直率,是重重山水间的一抹艳红。她们又是所有女子的象征,为爱而活,在爱之中痛苦,又从中涅磐,获得新生。
作为第二届“文学之新”七强选手之一,林苡安的路走得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顺利。她酷似张爱玲的文风,引发了大赛评选组的内部争议,直到进入七强仍处于激烈讨论的中心,她的去留因此多次悬而末决。郭敬明十分看重她的文字天赋,鼓励有加;评委们对她褒贬不一,争持不下;读者对她的文字,态度亦足正反桕当,各执,词。而她止步于七强之后,默默地完善参赛作品《成都记》,定稿后更名为《蜀红》。《蜀红》是她自我成长与蜕变的一道分水岭。她在创作中逐渐摆脱了张爱玲的影响,文字风格有着鲜明的变化,变化的同时,完好地保留了自身最为独特的资质——对女性心理及情感的细致体察与精微表达。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丰满的,有着春水一般的风情;她们在纸面的世界里是活着的,一一笑都闪烁灵魂的辉光;她们的爱是梦幻的,又是最真实的;她们天生就加道如何使性子、耍心机,只为将身心彻底奉献给爱情。这样的女性故事,让林苡安得以圆满自己的创作诉求:女人,为爱而生,为爱而新生。
这个故事,就是讲的如何在爱情里面耍小心机,而这些小心机不坏,无伤大雅,也不会伤害任何人,因为有它,爱情变得更加饱满和富有激情。男女之间的感情博弈,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林苡安

作者简介

林苡安,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生日:3月1日,星座:双鱼座,所在地:成都,爱好:话剧、摄影、电影。

目录

锦绣二三事
给苏九久的一枝玫瑰
束河
后记

后记

写这部小说时,我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夜里经常听见有人哭泣的声音,是从对面的住院大楼里传过来的。我不知道是有人死去,还是有人在为自己的病感到伤心。但我时常因为这声音而睡不着,站在窗台上看对面病房亮着的灯,突然觉得死亡离我只一步之遥。那感觉像有人缓缓地在你身体里注入冰镇过的药水,从皮肤表层一直凉到扣紧地板的脚趾,对疾病莫名的恐惧像纤细的刺一样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既无法用针挑出来,又无法忍受它在那里隐隐作痛。于是我开始观察和记录我的眼白和舌苔的颜色、牙齿出血和胃疼的频率、手指甲盖上那个白色的月牙的弧度大小、脱发和白发的情况和大概的数量。我像精神病人一样出没在各大医院,急切地询问医生我还有多久可活。可是医生告诉我,我好好的,什么病也没有。但我不相信,并且更加确定我快完蛋了,因为医生从不肯给濒临死亡的人说实话。
于是我开始哭泣,没完没了地哭泣,趴在枕头上,同那些真正的病人一起打搅入睡者的梦境。
还有一个男人时常买醉。在家里疯狂地咆哮:“怎么会这样?我怎么会这样?天哪,这种感觉真糟糕。”那声音听起来比病人的哭泣声更加令人感到害怕。既像是一个失败者在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谴责,又像是一个亡命者在无路可走时发出的绝望喟叹。我猜想他一定是事业受到了挫折、离婚、孩子失踪、头彩被人冒领,或者仅仅是他碌碌无为的人生令他对命运的安排感到恼羞成怒。可是生之为人,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有人可以平安度过,有人却不能。我相信他是后者,因为他选择了酗酒。
有一天,他就站在我的窗户底下与门卫交谈。我住一楼,把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他说:“你怎么可以给别人说我欠你二十块钱呢?”
“是的啊,你是欠我二十块钱啊,你自己可能忘了。”
“那你可以直接问我要,怎么可以到处去乱说我,说我故意不还你呢?”
“我没有乱说你呀,我只是无意聊到了这个话题。”
“你还不承认,你说了些什么,我都已经知道了。”
接着是一阵的衣服摩擦声,像是动了手。突然门卫大叫一声:“救命啊,杀人啦。”
我推开窗户,院子里却空无一人。夏日的午后一如往常的阒然无声。难道那个男人行凶后拖走了尸体?还是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了假寐?我飞奔到门卫处,只见两个女人在那里悠然自得地嗑瓜子拉家常。我说:“你们听见了么?好像有人打起来了,还有人叫'救命'。”
“什么?我们什么也没听见啊,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刚刚啊,就在我家窗户底下。”
“没有的事。”
我疑心着,一连好几日留心观察门卫身上是否有打斗过的痕迹。可是没有。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他笑咪咪地替人收取包裹、派发信件、指挥车位、关大门、开大门,尽着一个守门人应尽的责任。没有任何的疑点,“窗外杀人事件”在我的心里成了一个久久解不了的谜团。
直到有一天,门卫突然换成了另外一个人,那人的腰上缠着白色的绷带,遇人就给别人看,说:“幸好我跑得快,不然差点没命。”我才反应过来,原来,门卫有两个人。
那时,我突然地意识到,原来我们离死亡是这样的近,近在咫尺。
疾病可能引起死亡。
车祸可能引起死亡。
吃皮蛋喝啤酒可能引起死亡。
极度的快乐或是极度的悲伤可能引起死亡。
连二十块钱都可能引起死亡。
但这些统统都不可怕。——赍志以没,才最最可怕。
我最喜欢的女编剧廖一梅说:“我感到我的青春即将逝去,我觉得我一定得留下点什么来纪念它,便写了《恋爱的犀牛》。”
而我,决定赶在那些始料未及的五花八门的无孔不入的死亡前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
——至少,人没死,梦想就不能死。
梦想,是上帝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最好的权力。无论贫贱或富贵,人人皆可有之!
你也是。
2011-12-5晚0:34

文摘

版权页:



锦绣是二月出生的人。现在才十月。提前了四个月过生日,要是被她妈妈知道了,肯定会悲恸欲绝地拍着胸口说要折寿。她才管不了那么多,只要可以见到他,就是叫她去死,她也在所不辞。当然,在学校里见面不算,一群入围着,他们只是普通的路人甲和路人乙。
周末那天,她精心地打扮一番,苏九久借给她一条水蓝色棉布连衣裙,胸口两条带子长长的,系成蝴蝶结,走得太快会往后飘,是张开了的一双翅膀,像“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片头那缓缓升起的女神。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两侧留了几根下来,风一吹,爬上脸,是“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的美学境界。室友还借给她一根蒙奇奇的手链,和一只浪琴的手表,配在一起叮叮当当地响,是曼妙的交响乐,伴随着他们叩响黑夜的脚步声。隔壁寝室的也发来贺电,并附赠上一包薄荷味的口香糖,万一接吻要用(基本上是用不上的),吻得一嘴余香。她感激涕零,无以回报,并着三根手指指着天,发誓道:“哪怕是‘霸王硬上弓’,今晚我也一定把他拿下。”同学们都重重地拍她的背,给她力量,说:“干!干!干!”差点没把她的肺给拍出来。她咳嗽着说:“一群女流氓。”
约在小通巷的咖啡馆见面,文艺女青年钟爱的地方,时常看见有打扮类似于苏九久之流的人出没。关键字是:棉布气质白宽大衬衫、棉麻暗花长袍、砂洗苎麻过膝裙、亚麻面料吊裆裤,是远看似乞丐、近看似三毛。锦绣对此品味可不敢苟同。但又羡慕可以把它们穿出档次来的人。那就是苏九久。苏九久是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姿态来做着“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勾当。人人见了她,都以为她是从徐志摩诗里走出来的女子,带着民国时期的砚墨味与宣纸香;又像是从安妮宝贝书里走出来的女子,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和严重的自杀倾向。其实她再普通不过,九年义务制教育,她比谁都读得起劲,大学还靠奖学金,占尽了社会的便宜。
锦绣等梁景成左等右等老等不来,忍不住打电话过去催。他说:“哎呀哎呀,我忘了,不好意思。”“我上午还发短信提醒过你的不是吗?”锦绣说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我不是跟你说过我得了选择性失忆症么?好多事情老记不住。”“你是单选我的事情记不住。”“喂,说话别这么酸溜溜的嘛,我现在马上过来好不好?你们先玩着,最多十分钟我就到。”
锦绣浑身冰凉,心是一颗坠子坠到了海底,上面的水钻还在闪闪发亮。又等了一盏茶的工夫,梁景成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锦绣面前。锦绣憋着委屈,说:“你又迟到了,不是说十分钟?”梁景成理亏,借口亦是枉然,便头尿脑地在锦绣对面的位子坐下,说:“其他人呢?不是还有其他的同学么?”锦绣没按照苏九久教她的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听说你要来,突然都不来了,不知道是不是乱想了我们的关系”,以此来试探他未来与她在一起的可能性。她把这绝好计策弃之不用,自作聪明地临场发挥,结合了下实际情况,气恼地说:“等了你这么久你都没来,他们都走了。”“等我干什么?我又不是主角?”“你已经反客为主了,”锦绣申饬道,“大家还以为你是看不起他们,所以才迟迟不来的。”把梁景成说得一愣一愣,简直不晓得怎么反驳,求饶道:“唉,是我不对,我不应该耍大牌。

相关阅读:

中国式人脉(成杰著)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宫铃著)

LabVIEW与机器人科技创新活动(郑剑春著)

代码大全(第2版)(Steve McConnell)

领导力(费欧娜.爱尔莎.丹特)

领导科学和现代行政(修订版)(贺善侃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读书人网 >青春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