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肖奎喜,男,1968年1月生,湖南人,2005年获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资本市场与风险管理。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三章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及基准组合的选取
第四章 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能力检验
第五章 基于风险调整收益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
第六章 基于CAPM模型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衡量
第七章 开放式基金的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评价
第八章 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检验
第九章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交易及其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第十章 开放式基金的费用率及其基金业绩的影响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太小,造成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比例极不协调。 一方面,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因为缺少专业投资知识使得其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容易导致证券市场的急剧波动;另一方面,有少数机构投资者利用资金、信息及人才优势操纵场,扰乱证券市场的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主体比例亟待改善。从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力量,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各类机构投资者中,规模最大、运作最为规范和完善的要数证券投资基金。借鉴国外证券市场的经验,中国决定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而这一决定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快速发展证券投资基金。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1998年3月,中国第一只规范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开元宣告成立,证券投资基金作为全新的规范的机构投资者正式登上了证券场的舞台。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