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机械制造厂用电部门的性质与分析
1.用电部门的性质
2.用电部门的分析
3.工厂电能消耗的不变和可变组成部分
第二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电能节约
4.金属切削车间用电设备
5.磨削工序的电能节约
6.由工序之间空载运转消耗电能的节约
第三章 金属压力加工的电能节约
7.用电部门的一般特征
8.锻造车间的电能节约
9.冷冲车间的电能节约
10.拉丝和冷镦的电能节约
11.锻造车间辅助用电的电能节约
第四章 铸造车间的电能节约
12.一般特征
13.电弧炉熔炼金属的电能节约
14.降低每吨成品铸件的电能比耗
15.铸造车间辅助设备的电能节约
第五章 零件热处理的电能节约
16.一般特征
17.电阻炉热处理的电能节约
18.感应装置热处理的电能节约
第六章 电焊设备的电能节约
19.接触电焊的电能节约
20.对焊及缝焊的电能节约
21.电弧焊接的电能节约
第七章 压缩空气生产和使用的电能节约
22.压缩空气生产中利用调节压缩机的排气量来节约电能
23.压缩空气生产中利用中间冷却器的冷却来节约电能
24.工厂车间压缩空气的合理使用
第八章 金属电镀车间电能的合理使用
25.电能消耗的一般特征及平衡
26.金属电镀车间的电能节约
参考文献
单位换算表
附录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考察报告
序言
本书的作者特莱霍夫博士,是我1955年至1956年在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实习时动力处的导师,他在1959年出版了这本书。书中对苏联汽车制造厂合理使用电能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其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节能优先思路和具体做法,对当时国内的汽车制造行业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在征求其本人同意后,在长春一汽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此书。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到1989年才得以将译文正式出版。
自1959年俄文版面世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都快速增加。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经济总量翻两番。随着21世纪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虽然我们不断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但化石类等资源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难以较快增长,新型能源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力,加之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同时,由于中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消费比重接近70%,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中国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的能源战略,坚持节能优先。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机械制造厂用电部门的性质与分析
1.用电部门的性质
机械制造厂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生产过程:工件的切削与压力加工、热处理、黑色和有色金属的熔炼、电焊和电镀。
对应上述生产过程,机械制造厂中的用电设备主要有:金属加工机床的电动机、热处理电阻炉和电弧炉、电焊机、高频和工频装置、电镀用的电动发电机组和整流器等。其次,有通风装置、空气压缩机、水泵和运输设备等辅助设备用的电动机。
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的区别在于,前者消耗的电能与机床、车间或工厂的生产率有关,而后者在固定的一段时期内,为了保证工厂内各车间的卫生状况和温度,压缩空气的生产与输送,冷热水的供应,车间内部和各车间之间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等所需的电能消耗却是不变的。
2.用电部门的分析
现代的机械制造厂是由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和动力车间组成的。用电部门的性质按车间类别可分为:
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包括所有直接从事基本生产的车间,诸如铸造、备料、热处理、加工和装配车间等。
铸造车间可生产铸钢件、可锻铸铁和灰铸铁铸件以及有色金属铸件。这种车间大多由具有输送设备的配砂和造型工部,设有电炉或冲天炉的熔化工部和清理工部所组成。
铸造车间中大的用电设备是进排气通风装置、冲天炉用的鼓风机、配砂系统、清理设备和提升输送设置上用的电动机。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