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运输经济学(徐剑华著)

发布时间: 2012-10-18 13:32:15 作者: 田群

运输经济学 [平装]

编辑推荐

《运输经济学》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徐剑华,1944年生,江苏苏州人。上海海事大学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所所长,水运经济研究所教授,交通部部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带头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特聘股票发行审核行业专家(兼)。
1983年以来主编或参编《国际航运经济新论》、《中国货运业大典》、《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经济大辞典》等论著、教材和辞书共八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同时,主持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八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运输经济引论
第一章 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节 运输业的形成和作用
第二节 运输业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前景

第二章 运输业的性质
第一节 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第二节 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节 运输业是基础设施

第三章 运输资源配置
第一节 资源配置理论概述
第二节 运输资源配置的倾斜与结构
第三节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配置
第四节 运输资源的空间配置
第五节 运输资源倾斜配置的实现方式

第二篇 运输市场
第四章 运输市场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运输市场概述
第二节 运输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第三节 运输市场的结构
第四节 运输市场的运行

第五章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运输需求函数分析与预测
第三节 运输供给的概念及特征
第四节 运输供给分析
第五节 运输供需状态分析

第六章 运输价格
第一节 运输价格及其特点
第二节 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
第三节 运输价格的制定理论
第四节 运输价格的分类及其结构形式
第五节 运输价格管理

第七章 国内运输市场
第一节 水路运输市场
第二节 公路运输市场
第三节 铁路运输市场
第四节 航空运输市场
第五节 运输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第八章 国际运输市场
第一节 国际航运市场
第二节 国际航空市场
第三节 国际运输中心
第四节 国际铁路运输市场

第三篇 运输企业
第九章 运输企业建制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第三节 我国运输企业概况
第四节 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第十章 运输企业集团
第一节 运输企业集团及其特征
第二节 运输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因
第三节 运输企业集团的组建与重组
第四节 运输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

第十一章 运输企业投资
第一节 投资体制改革
第二节 运输企业投资概述
第三节 运输企业投资决策
第四节 运输企业投资项目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运输企业融资
第一节 运输企业融资及其基本要求
第二节 运输企业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第三节 运输企业融资渠道
第四节 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
第五节 运输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十三章 运输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
第一节 运输企业技术改造及其内容
第二节 建立运输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第三节 运输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估
第四节 运输企业技术进步的评价方法

第四篇 宏观调控
第十四章 政府宏观调控概述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涵义和方法
第二节 运输规划

第十五章 运输业管理体制
第一节 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第二节 公路运输管理体制
第三节 水路运输管理体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及前景

第十六章 运输政策
第一节 运输政策的职能
第二节 运输投资政策
第三节 运输财政政策
第四节 运输价格政策
第五节 运输政策倾向

第十七章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融资
第一节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融资体制
第二节 运输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第三节 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
第四节 我国港口建设投资与融资

第五篇 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十八章 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概述
第二节 运输与工业发展
第三节 运输与农业和农村发展
第四节 运输与国际贸易发展
第五节 运输与现代物流发展

第十九章 运输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运输与环境
第三节 运输与能源

第二十章 运输经济景气指数
第一节 经济景气指数概述
第二节 铁路运输经济景气指数
第三节 水运经济景气指数

第二十一章交通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
第一节 交通运输项目经济效益概述
第二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分析
第三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四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区域经济分析
第五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系统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开辟了社会主义经济(包括运输经济)研究的崭新的领域,提供了大胆地探索、科学地借鉴国外经验的良好学术氛围,赋予了经济理论和应用研究以艰巨的任务。党的十五大指出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①这将指导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尽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市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科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替代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加强调“质”的提高,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建设。

文摘

插图:


第一篇 运输经济引论
第一章 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节 运输业的形成和作用
一、运输业的形成
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从整个人类社会看,运输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分离而独立,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运输业的形成与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密切相关。流通领域中的运输需求直接来源于商品交换的需要,商品交换与商品运输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商品交换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引起运输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客观上要求运输劳动独立化、专门化和社会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换成为可能。手工业同农业分离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使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的规模有所扩大。然而,在以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商品交换的规模和范围都受到限制。起初,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运输活动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完成的。

相关阅读:

梦断代码(罗森伯格著)

我编程,我快乐:程序员职业规划之道(福勒著)

基度山恩仇记(大仲马著)

经典译林:红与黑(斯丹达尔)

潮汕味道(张新民著)

我爱咖啡!(苏珊.吉玛)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读书人网 >交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