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国家记忆2: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

发布时间: 2012-10-20 16:22:00 作者: 田群

国家记忆2: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附赠

编辑推荐

《国家记忆2: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编辑推荐:首度公开364张珍贵中缅印战场照片,更有图像背后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这次,你将看到更全面的战时中国,随书附赠“国家记忆?抗战老照片”明信片十张,一样的国家记忆,不一样的珍贵典藏。

作者简介

章东磐,曾出版《父亲的战场》,好评如潮,北大、清华、人大等教授、学者隆重推荐,《南方周末》、《读库》等平面传媒纷纷转载,新浪、腾讯、搜狐、凤凰等门户网站曾多次特邀章先生作为嘉宾,制作介绍专题。
晏欢,深圳建筑师,抗日名将潘裕昆的外孙,远征军文史顾问。业余时间从事研究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抗战的战史。
戈叔亚,滇缅抗战史专家,早年当过兵,做过工人,念过大学,后下海经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自学、研究二战中的滇缅战史,现为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特聘的“二战历史顾问”,为滇缅抗战历史的发掘和保护做了突出贡献。

目录

序 我为什么像狗一样咬住你们不放
第一部分 缅甸
第二部分 印度
第三部分 “飞虎队”
第四部分 民生
第五部分 墓地
第六部分 敌人
附录

序言

早安!欢迎朋友!
我的名字叫悉尼格林伯格。
六十五年前,我作为一名美军通信兵团第一六四照相连的战地摄影技术军士被派往中国,我执行了许多摄影任务,并且足迹踏遍你们的国家。
学说中国话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过程,使用筷子极为有趣,没过多久我就感觉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了,一条全新的、迷人的大道在我脚下延伸开来。
你们把我当做朋友对待,我度过了两年从事摄影工作的美好时光,你可以在这个伟大的展览(“国家记忆”影像展)中看见我当年完成的工作。短暂的两年里,我为自己在这样一个友好的国家能够拥有如此美好的记忆而感到欣喜,我发自内心地想对大家说一声:谢谢!
再见!朋友们。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一部分退回到云南境内与日军凭怒江对峙,另一部分则撤至印度阿萨姆邦之蓝姆迦集结。
从缅甸撤至印度蓝姆迦集中的新38师及新22师于1942年秋成立了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任总指挥并接受美式装备与训练。中国驻印军成立不久,史迪威与罗卓英两人在人事权限和经费管理方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1942年10月底蒋介石将罗卓英调回国内,同时决定在中国驻印军总指挥下增设新编第一军建制,下辖新22师和新38师。1943年3月,新38师及新22师奉命合编成为中国驻印军陆军新编第一军,由郑洞国将军任新一军军长。之后又分别从国内补充空运新30师、第14师及第50师至印度,并加入中国驻印军的战斗序列。
1942年年底至1943年年底间,为了协调同盟国击败法西斯的战略方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人,曾先后召开了卡萨布兰卡会议、 “三叉戟”会议、魁北克会议、开罗会议等国际战略会议,这些会议都涉及缅北反攻的重要议题。尽管中、美、英同盟国之间存在深刻矛盾,但在缅北反攻的共同目标上达到基本统一。
缅北反攻,始自中国驻印军1943年初进入胡康河谷,发动攻势,奋战林莽,攀山涉水,血洒胡康、孟拱两盆地。1944年5月17日,奇袭密城机场,围斗顽敌,8月5日,始拔城池。10月中旬,兵分两路:东路部队,南下八莫,进击南坎,1945年3月8日,再占腊戍;西路部队,越过伊江,袭取瑞古,力克万好,占领南杜,攻下西保,与英军乔梅会师。1945年3月底结束反攻,前后两年,行程逾3000公里,历经大小战斗700余次,击毙日军3300多人,其中包括第55联队长藤井小五郎,第56联队长山崎,第53炮兵联队长高见量太郎,第2师团搜索联队长原好三和其他高级军官。伤敌75000多人,俘虏田代一大尉以下官兵322人,敌第2、第18、第49、第53和第56等5个师团和其他特种兵部队几乎全军覆灭。缴获步枪7900多支,轻重机枪643挺,大炮186门,坦克车67辆,汽车552辆,飞机5架,仓库108座及其他战利品不计其数。我军将士亦有万余人壮烈牺牲,骨留异域。

相关阅读:

Access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刘振华著)

数据库系统原理(周志逵著)

火(雷蒙德.卡佛)

多雷插图本失乐园(约翰.弥尔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2版)(柳纯录著)

对你的爱是天真的(徐志摩著)

生活十讲(蒋勋著)

更多故事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