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00上海国际智能交通及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发展
上海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SITSA)框架
上海高架道路交通堵塞问题的ITS解决机遇
车载导行系统发展趋势及上海的对策
上海公交出行信息问询系统:算法与系统开发
城市交通路线引导适应性研究
ITS产业投资问题研究
上海车载导行系统产业化分析
交通信息采集专利技术及其应用
动态O-D分布矩阵自回归模型与辨识
一种基于GIS等时线的分析方法在城市公共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GIS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应用
提高上海停放车水平的对策研究
交通网络可靠度的计算及在ITS中的应用展望
Vision on ITS Developments in Europe
2000 Shanghai Intemational ITS Conference
Inter - modal Transpor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of Inter - modality in Europe 2000
ITS in the Netherlands Policy Context and State of the Art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For Traffic Control on the Dutch Motorway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Around Amsterdam:A Case Stud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Netherlands's Police Agency and the MinisUy of Traffic , Synergy and Benefits
Common European Approach for Urban ITS Planning - Recommended by EU ITS City Pioneers Project
Innovative ITS Solutions for Urban Trafiic Control
Systems and Ptoducts for Urban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in an Expandable Architecture
Innovative ITS Solutions for Public Transport Management
Innovative 1TS Solutions for Highway Traffic Control
IT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levated Highwa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Solving Traffic Problems at the Shanghai Elevated Highway: the Case Study with Dynamic
Simulation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Comrmuu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of Shanghai City
Research on GIS Isochrone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Traffic Infonnation Collection Paten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lectroruc Road Toll and Public Transport Fare Collection Systems
How Easy To Create Digital Map Data
Analysis to Benefit - Cos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公众集资交通投资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多外部效果。除了这些效果外,ITS产业化后还能产生高利润,投资的经济效益可观。这些原因使得公众对ITS投资产生兴趣和热情。社会闲散资金也是ITS建设资金的一个来源。可以用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三、中国ITS产业投资办法研究
我们对ITS技术的不同功能进行分类,可以看到ITS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类的,一类是服务类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电子收费系统(ETC)、公交管理系统(API'S)、应急管理系统(EMS)等运输管理系统属于基础设施类的ITS系统,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而服务信息提供系统(ISP)、商业车辆管理系统(CVAS)等系统为驾驶员或出行者提供信息服务,属于服务类的rrs系统。这两类ITS系统服务的对象有所不同,在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ITS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也有差异,自然在具体的发展办法上也是不同的。
1.基础设施类的ITS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ITS系统在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不断上升,以前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例如,以前的交通管理系统是人工操作或半自动化操作的,效率低下,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不能迅速反应,智能化程度很低;而ATMS由于其完全自动化操作,效率很高,人为影响因素作用降至最低,反应迅速,智能化程度高,越来越受到交通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的青睐,逐渐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其卓越的优异性。国外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于实际,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公路部门、市政部门也将会实施ATMS,到那时,ATMS不再是某些地方尝试使用的新技术,而成为道路设施必不可少的部分,甚至如同道路标线和标志一样,被列为基础设施。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到那时候,ATMS作为附属于道路设施的一部分,是一种公共设施,带有公共产业的属性。这样,公共投资必然成为发展ATMS技术的主要资金来源。
同样,别的一些ITS系统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如电子收费系统(ETC)、公交管理系统(APTS)、应急管理系统(EMS)等。这些对整体系统的服务多于对个体交通用户的服务的系统,都可以视为基础设施类的ITS系统。它们的发展资金来源应该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其他资金来源为辅。特别是基础技术研究,不但没有直接的商业收益而本身又是系统发展的基础,其资金来源更应该保证稳定、充裕。在这方面,国家投资才能够保障其资金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交通产业引入多种建设方式。不少高速公路采取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的建设方式。在建设过程中,投资的主体不再是国家,而是运营者。这样一些基础设施类ITS的建设资金来源也不再是国家投资,而是运营者投资——如ETC。
2.服务类的ITS系统
服务类的ITS指的是系统服务的对象更多情况下是单个的交通用户,它不同于基础设施类的系统,服务类的系统可以通过单工、半双工或双工的工作方式直接指导交通用户的交通行为、向交通用户提供直接的帮助,如服务信息提供系统(ISP)、商业车辆管理系统(CVAS)等。
相对于基础设施类的ITS,由于服务类ITS服务对象是个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更高级、更高层次的ITS系统。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是经过进一步加工的服务;它们服务对象是特定的一部分用户;这种ITS系统提供服务后,可以直接地得到商业利益。这些都表明了服务类的ITS系统不属于基础设施范畴,而是起辅助作用的服务系统。既然它不属于基础设施范畴,那么,国家大量的投资就要经过研究论证是否必要。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