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三足立鼎: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三足鼎立,讲的是稳定的格局。三足立鼎,讲的是稳定的根基。不固根基,何来格局!
作者简介
蔡向辉,1978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金融学博士,注册金融分析师(CFA)。2004年至2006年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2006年起加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参与股指期货筹备,一直从事研发工作。已在国内核心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从历史谈起
第一节 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
第二节 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第三节 期现货市场波动影响值得重点研究
第二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
第一节 一般条件下的期现货市场波动关系
第二节 特殊条件下的期现货市场波动关系
第三节 期现货价格的内在稳定逻辑及其维系机制
第四节 研究述评及启示
第三章 波动率视角常用但不恰当
第一节 股指期货上市后股市波动性如何变化
第二节 建立统一的实证检验基础
第三节 引发思考的实证检验结果
第四章 套期保值的“率真”作用
第一节 专业的股市风险管理场所
第二节 全球主要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实际降低效果
第三节 与融券交易的关系
第五章 价格发现的复杂影响
第一节 期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关系
第二节 我们的研究思路与做法
第三节 复杂的表现关系复杂的作用结果
第四节 期货价格何以领跑现货价格
第六章 探寻稳定股市的微观行为基础
第一节 这里的逻辑:股市波动、正反馈交易与股指期货
第二节 基于正反馈模型的全球实证检验
第三节 为何能够有效抑制股市追涨杀跌倾向
第四节 来自中国台湾的生动案例
第七章 金融海啸中的出色表现
第一节 海啸中难得的平静
第二节 避风港是如何打造的
第三节 扎实的避险交易基础
第四节 从1987年、1998年到2008年:危机中成长
第五节 金融海啸后的反思与重建
第八章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低调奢华
第一节 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初期表现令人欣慰
第三节 股市稳定新变化
第九章 言之未尽
第一节 研究总结与建议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三,我们重点比较研究了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四个市场的情况,其中美国和中国台湾在推出股指期货时建立了融券卖空机制,而韩国和中国香港则没有,是在之后才逐步建立的。结果发现,建立股票卖空机制可能对减少股指期货大幅定价偏差有些帮助,但没有证据表明缺乏融券卖空机制将显著影响期货定价效率。这表现为:一是不会因缺乏融券卖空而导致期货出现持续定价偏低;二是尽管建立了融券交易机制,也可能出现股指期货定价倾向于偏低的现象;三是中国香港和韩国的数据表明,融券卖空机制建立后,对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情况没有特别显著影响;四是存在融券交易机制的市场,股指期货定价效率没有显著高于不存在融券交易机制的市场;五是融券交易机制的建立对消除股指期货定价大幅偏低的现象有所帮助,但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第四,上述分析表明,尽管股票卖空机制理论上的作用显著,但其在市场中实际发挥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原因可能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卖空机制是一个影响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它本身所能起到的作用不能被片面夸大。实际上,很多因素在共同决定着市场定价效率,卖空机制只是其中一个,并且不是最关键的一个。比如,Gerald D.Gay和Dae Y.Jung通过对韩国市场的研究就发现,交易成本对解释期指错误定价的作用要比卖空机制更明显。二是严格的卖空限制进一步限制卖空机制的真正作用。股票卖空存在很多限制,包括品种、成本、报价、期限等方面,因此实际发生的卖空业务量很小,对市场的影响也就比较有限。一般来看,可以融券卖空的股票限于部分优质蓝筹股,而且存在报价限制,并且融券卖空的交易成本和保证金比例一般要比期货高许多。以保证金为例,美国为50%,日本最低为30%,韩国最低为40%,远高于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水平。三是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持有现货资产,可以卖出股票进行反向套利,从而部分摆脱卖空机制对套利进而定价效率的限制影响。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