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保险学概论(第4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 风险及其种类
第二节 风险的成本与处理方法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
第二章 保险及其分类
第一节 保险概述
第二节 保险的种类
第三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保险的产生
第三节 保险的发展
第四章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第一节 保险的职能
第二节 保险的作用
第五章 保险合同
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
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
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履行
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第六节 保险合同的解释和争议处理
第六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可保利益原则
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
第三节 近因原则
第四节 损失补偿原则
第五节 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第七章 财产保险
第一节 企业财产保险
第二节 机动车辆保险
第三节 工程保险
第四节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第五节 责任保险
第六节 信用保证保险
第八章 人身保险
第一节 人身保险及其特征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三节 健康保险
第四节 意外伤害保险
第九章 再保险
第一节 再保险概述
第二节 再保险的业务种类
第三节 再保险业务的管理
第十章 保险经营环节
第一节 保险营销
第二节 保险核保
第三节 保险理赔
第四节 保险资金运用
第十一章 保险精算基础
第一节 保险精算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寿险精算
第四节 非寿险精算
第十二章 保险市场
第一节 保险市场概述
第二节 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第十三章 保险监管
第一节 保险监管的动因、原则和目标
第二节 保险监管的内容
第三节 保险监管的方式
第四节 保险监管发展趋势和我国保险监管政策建议
第十四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
第三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社会生育保险制度
第五节 失业保险制度
第六节 社会工伤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文摘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 风险及其种类:
一、风险的含义:
对风险的理解,国内外学术界迄今尚无统一的认识。
根据《韦氏国际大辞典》(第三版)的解释,风险(Risk)有两层含义:其一,易变化的特性或状态,缺乏肯定性,即不确定性(Uncertainty);其二,具有无常的、含糊的或未知性质的事物。根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的解释,风险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和13常生活中遭遇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1901年,美国的威雷特在他的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把风险定义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这一定义强调了两点:其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二,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在《风险、小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把风险与不确定性加以区分。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能用具体的数值概率来表述,那么,就可以说这种情况涉及风险。要是该经济行为者对不同的可能事件不能(或没有)指定具体的概率值,就说这种情况涉及不确定性。1964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重新分析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问题。他们认为,风险是客观的状态,对任何人都是同样存在、同等程度的,但不确定性却是认识者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人对同一风险会有不同的看法。1983年,日本学者武井勋在《风险理论》一书中指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