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数码影像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刘宽新著)

发布时间: 2012-11-06 13:53:05 作者: 田群

数码影像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 [平装]

编辑推荐

《数码影像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自1994年开始研习数码影像技术。是国内最早开始数码实践的摄影师之一。作者以其40年的丰富摄影经验与最新的数码技术相结合,在数码应用技术研究方面观念超前,取得大量独到的成果。2000年,首创数码摄影多底合成超大角度摄影法、平移散点透视摄影合成法。2002年,提出数码摄影“辅助和创意”两种创作方法和数码审美评判标准。2003年,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数码影像“三低”原则,率先佐证数码影像具有超越传统影像的画质实力。2008年,科学简洁地诠释了色彩校正理论和实用技巧。第一个发明了对数码色彩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校色卡。找到并分解了数码摄影前期、后期综合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节点,制定了数码影像完整的实用流程操作框架。2008年1月,出版百万字个人著作:《数码影像专业教程》,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总印数达到16500册,成为最畅销的原创数码技术专著之一。2009年12月,出第二本个人专著《数码影像专业锐化》,是国内第一本原创锐化技术专著。

作者简介

刘宽新,著名摄影家、数码影像专家、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1952年出生,自1968年入伍开始学习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邮电出版社摄影图书专家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客座指导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鉴定中心(筹)专家成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佳能公司特聘商业摄影数码技术讲座专家、《中国摄影家》、《数码摄影》杂志编委、全国重大影展影赛影像鉴定者。

目录

Chapter ONE 认识数码摄影特点,发挥数码影像优势
1-1 数码摄影发展简史 10
1-2 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发展的3个阶段 15
1-3 数码相机是一台带影像采集功能的电脑 20
1-4 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的各自优势及局限 23
1-5 数码摄影的成像原理与影像数学模型 27
1-6 数码相机有精确的色温平衡能力 32
1-7 数码影像的宽容度大于胶片 35
1-8 数码影像的暗部有令人惊异的层次 38
1-9 “又灰又软”——专业数码相机拍摄原片的特征 41
1-10 充足曝光——数码曝光的基准与传统测光理论不同 44
1-11 摩尔条纹与数码相机的模糊计算 47
1-12 通过锐化,可以一扫数码原片焦点松软的通病 51
1-13 数码时代摄影理念的6个转换与变革 53

Chapter TWO 数码摄影的标准流程
2-1 打开相机六件事 58
2-2 自己做好每一张“底片” 63
2-3 用“三低原则”获取影像 65
2-4 如何从相机液晶屏判断照片质量 69
2-5 善用存储卡,不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72
2-6 把照片传输到计算机里 74
2-7 规范管理照片,创建自己的图片库 75
2-8 去粗取精——快速挑选满意的照片 78
2-9 快速查找照片的前提——为照片重新命名 80
2-10 快速、高效大批量处理照片的技巧 81
2-11 选择合适的照片格式 85
2-12 使用不同照片文件,应对不同输出介质 87

Chapter THREE 数码摄影的最佳设置与关键操作技术
3-1 数码相机无须频繁改动的常规设置 95
3-2 精选数码相机的测光方式 97
3-3 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的原则和方法 103
3-4 巧设白平衡——色彩准确的首要前提 107
3-5 色彩偏移矫正——色彩精确还原的利器 110
3-6 文件格式和文件大小设置 113
3-7 感光度设置——多种因素中的智力权衡 117
3-8 “色彩空间”决定色彩采集量 122
3-9 “照片风格”的实质与运用 126
3-10 前期锐化和后期锐化有什么区别 133
3-11 数码RAW格式——最佳的“电子底片” 136
3-12 影调分布一目了然——解读直方图 140
3-13 好钢用在刀刃上——用足优质影像区 146

Chapter FOUR 数码影像后期制作的正确理念及核心技巧
4-1 辨清后期处理的分类原则——切勿走错方向 152
4-2 “信息真实”是新闻纪实类影像的第一价值 154
4-3 真假照片的定义和造假的类型 156
4-4 细化和量化新闻纪实类照片数码制作的限制性标准 157
4-5 显示器还原准确是头等大事 165
4-6 后期制作的开端——Photoshop的颜色设置及色彩管理 170
4-7 技术优良的照片有哪些量化标准 177
4-8 试金石——用阈值法查验照片 181
4-9 色阶一步校正法 184
4-10 灵活改变“局部曝光”的混合叠加法 189
4-11 善用综合技巧——从RAW格式还原中获得最高画质 193
4-12 黑白场是彩色照片的层次骨架 203
4-13 杜绝色彩过度夸张,精确把握色彩还原 209
4-14 蒙版是遮蔽或显示局部的利器 215
4-15 通道是制作和运用选区的法宝 220
4-16 混合模式是创造奇效的捷径 226
4-17 智能图层能够无损制作照片 230
4-18 人眼分辨力、输出分辨率和显示器放大率的计算公式 239
4-19 用计算公式找到锐化的“极限” 248
4-20 “针对局部”——精准锐化的新境界 255
4-21 过度锐化的弊病和降噪技术 260
4-22 高质量制作数码黑白照片 268
4-23 前期决定品质——自己做好四色印刷文件 276
4-24 创意合成照片的四个基本视觉原则 283

序言

本书是我研习数码影像技术以来写作的第3本书,其中收纳的是我对数码知识体系的粗浅分析和实践性体会。
1969年,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开创了数码影像的新时代。40多年问,数码影像技术从诞生期步入成熟期.它以革命和颠覆的态势改变着传统摄影术。为此,事隔40年后,这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称赞说,“无论是我们大海中深邃之地,还是宇宙中遥远之处,它都能给我们带来水晶般清晰的影像。”他们获得了晚到40年的、怎么称赞都不过分的荣誉,终于算是实至名归。
纵观摄影术历史,特别值得回顾的是,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在1981年3月出版的《底片》一书的序言中写到:“我渴望新的观念和技术.相信电子影像将会是下一代的主流。这种系统将会有其固有且不可忽视的结构特征和自身规律,未来的用户和艺术家.将为此孜孜以求地探索,仍会致力于理解和控制它们”。

文摘

插图:





图1.05为柯达DCS100电子相机。1990年,柯达公司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应用了在当时众所周知的尼康F3机身上,可兼容大多数尼康镜头,售价相当于今天的22.5 万元人民币。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便携式”专业数码相机,开创了专业数码摄影的新纪元。DCS100数码相机拥有当时极具创意性的功能,拥有用于预览/N放LCD屏幕“视频输出”功能,用于曝光检测的直方图,用于图片传输的电话MODEM选择以及用于添加图片说明可选择的键盘等,柯达将自己的独门数码技术与相机制造业老牌厂商的产品相结合的思路,被历史证明是非常明智的。
1998年,富士胶片公司推出首款百万像素级NEPIX700型数码相机,佳能与柯达公司合作开发了首款装有LCD监视器的数码单反相机EOSD2000和EOSD6000。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码相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表或出售的新机型有60多种,涉及20多个厂商。其中达到和超过“百万像素”的新产品约占全部新机型的80%。

相关阅读:

《加拉太书》注释(马丁.路德著)

发现更强大的自己(梅尔.罗宾斯著)

外交外事知识与国际交往礼仪(李家发著)

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著)

没有死亡的命案(雷文科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读书人网 >图形图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