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爱上读书,有书不输:22位名人谈阅读

发布时间: 2012-11-08 13:41:29 作者: 田群

编辑推荐

《爱上读书,有书不输:22位名人谈阅读》编辑推荐:爱上读书,就是爱上丰盛的人生。有书不输,就是成功迟早会到来。全民阅读,因书而变。

名人推荐

不要以一种纯功利之心看待阅读,而应把阅读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储备。
——于丹
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创建一个“人人看书,人人传书,人人赠书,人人爱书”的书香中国。
——陈丹青
想咆哮吗?打开书!
——马景涛
民间流动图书馆为百姓搭建阅读平台!
——李菁
知识是借来的,智慧是自己的。
——李欣频
好书带我们去好的地方。
——许飞
没事,多看书!
——陈耀福

作者简介

民间流动图书馆,一家民间公益机构,成立于2009年2月25日,致力于推动“读书改变命运”公益活动。流动图书馆突出“民间性”和“流动性”,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各界赠送优秀图书,迄今已赠送各类优秀图书45220册,并已在多地贫困山区、小学建立了71个“希望书角”、32个“书香社区”、2个“监狱爱心书角”,与拉萨市政府联合建立了100个“农家书屋”。历经三年发展,民间流动图书馆倡导的“读好书,做好人”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晨报等40多家媒体曾予报道,“人人读书、人人传书、人人赠书、人人爱书”的热潮正在北京等地掀起。

目录

序言
何佳怡:将阅读延续成一种永恒
我以前也想着在成都开一间小书吧,两层楼的。上面有自己的私人小会所,下面是一间咖啡屋,四周都是书,大家都可以来这里阅读。在有阳光的时候,一杯咖啡,一本书,会很惬意
刘宏伟:读书最环保
理想主义的坚守需要社会的集体意识,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比方说关于“碳足迹”,这就是一种理想主义。你的“碳足迹”越小,你对社会就越有利。
徐则臣:读书是一种“煎熬”
看书很大程度上对我来说是一个“煎熬”,当然这个“煎熬”是从我的角度来讲。“煎熬”它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就是一种快感。快感有两种,一种是让你舒服的,还有一种是让你痛苦的。
何学林:读书是对生命的投资
早年的时候我想过开个书店,开个全国连锁店。广告语我都想好了,上句是“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下句话是“买书是对生命的投资”,横披是“学林书屋”。
宁肯:阅读,孤独的享受
读书当然非常孤独,但既孤独又享受。而且正是因为在西藏那么美丽的地方阅读,才会让你觉得特别地享受,才会让你对语言特别的敏感。在那里通过阅读,你对事物语言的捕捉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而且那种捕捉的能力是超越性的——只有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你才能安静地写出一些东西来。
刘淇:知识改变命运,公益温暖人间
一个国家强不强大,文化水平高不高,也是要看一个母亲的素质。我觉得女性更应该多接触文化,更应该做一个知性的女人,因为母亲跟孩子相处的时间特别长,她的很多习惯、理念、价值观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女性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其实也是在为国家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做贡献。
许飞:好书带我们去好地方
在读书方面的话,我倒确实是觉得,不管有多忙,不管有多累,有时间就多多看书。读书其实就像我们看娱乐新闻、看娱乐杂志一样,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应该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而不要把它当做一种“奢侈品”,其实你能“消费”得起它。
行走40国:快乐的旅行家
见到世界上很多不幸的人,但他们都在积极、快乐地生活着,那我还凭什么不快乐?凭什么抑郁呢?其实很多人都是踩着快乐说不快乐,他们是没有发现身边值得快乐的事,被一些不好的事遮住了眼,他们只要转个方向就能看到快乐的事儿了。
一觉:人生是你独一无二的创作
我希望我们的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创作再创作的过程,我希望一切都是崭新的。就像我起名字一样,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新的名字或者有一个新的领域嫁接过来,会对我们的发展,对我们未来的事业有很好的帮助,那我就去创作它。
黄阳光:太阳总会升起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苦难的人更加能够理解别人的苦难吧。我觉得,人生没有走不出的困境,就像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当黑夜过去,太阳就会升起。日子在继续,只有收拾旧心情,才能面对每天实实在在的新生活
李菁:热爱并执著求学
我觉得最遗憾的一点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因为它是民族特有的东西,应该被保护、保持、发扬。它的艺术形式应该是呈现盘旋式上升发展的,也许在一个时期处在低谷,但是在若干年后又会得到了复兴,重新获得发展
马景涛:咆哮在书中
小孩的教育,你不能光用语言去告诉他们的,你还得以身作则。我现在对他们的一些启发也是像我父亲当年对我那样,不是说要讲一大堆道理,他们不听那些的,必须要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沟通的,所以为什么我懂“火星文”这些年轻人的语言。
江绍雄:永远年轻的创意人
读书就是要学会礼、义、廉、耻,所以要先把世界观、价值观矫正过来。在教育方面要懂得去尊重学生。长者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善良。我们每个人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要交善良的朋友,要让别人学会善良。
王子封臣:让文化流动起来
我曾经听过易中天老师的课,他说过一句话,他说“文化这东西是最没用的,又是最有用的,是无用中用”。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成为最有用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保剑锋:每天读会儿书,人生不会输
我觉得读书应该由有意识的行为变成下意识的行为。在你出门的时候有意识地带一本书在包里,不管你看不看,不管别人会不会说你是装腔作势。你带着,你会看的。我相信你会看的。
Norman陈耀福:没事,多看书
年轻人更应该学会打好基础,这个很重要。我很支持你们这个活动,多读书,好好积累知识!徐大伟先生做过一个广告:没事多喝水。我偷改来用啦:没事,多看书!
古典:响应心灵的呼唤
有个声音在呼唤着我,我必须要去做。刚开始它就像一支小火柴一样,不经意地撩拨你的心,慢慢地你发现,它已经把你的心点燃了
张云成:心中有梦,无翼而翔
自己的心里要有梦想,不管梦想能不能实现,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要珍惜为梦想努力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能会得到很多,有可能得到比结果更多的东西,就像我在第二本书《换一种方式飞行》中说得那样:“心中有梦,无翼而翔”。
李欣频:知识是借来的,智慧是自己的
我自己家里大概有10个左右的书柜,每个书柜都有类别,如:心理学、广告、时尚、文化、文学、创意等。如果一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书柜图书馆,我觉得非常可惜,你失去了和这个世界知识连接的环境。
刘伟:隐形的翅膀
人生其实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人终究会死,但是人现在为什么还要努力地活着,难道活着就为了等待一个终究的死亡吗?
谢宏:我的阅读生活
我慢慢找到了阅读的乐趣,现在天气好,有时我会跑到花园,坐在摇椅上,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花园的花色花味。我刚开始阅读的都是小册子,慢慢加厚度,现在一本十万字的英文小说,我也可以很轻松地读完。
徐大伟:读书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世界
其实“读书改变命运”只是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去行动,你去做事,不要光看不做。很多人是看了一辈子的书,家里边书架上一堆书,但是他光想不做。除此还有一种人是光看不说。最正确的应该是边做边说。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宁:读书当然非常孤独,但既孤独又享受。而且正是因为在西藏那么美丽的地方阅读,才会让你觉得特别地享受,才会让你对语言特别的敏感。在那里通过阅读,你对事物语言的捕捉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而且那种捕捉的能力是超越性的——只有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你才能安静地写出一些东西来。正因为如此我当年才能写出一些非常好的日记,最近我发表了其中一部分,读者看后都觉得我的日记很精彩,不像是那个时代写的,因为和我现在写的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他们觉得非常神奇。其实西藏那段时间让我觉得生活和阅读是分不开的,最好把你的阅读和你的生活结合起来,而不是脱离开,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读书很孤独,但也很享受。
书:老师我们了解您是少数几个很支持网上阅读的作家之一,能否和我们再谈些您对网络阅读的看法?
宁:我觉得网上阅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因为网络文学那么发达,一个写手每天能写8000~10000字,一部小说能写几百万字,一个作者的点击率能达到上亿次。网络文学如此发达,所以网络阅读的选择更大一些。
书:那您目前倾向于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籍阅读呢?
宁:我目前还是比较倾向于纸质书籍的阅读,因为纸质阅读它是一个习惯,我已经养成了纸上阅读的习惯。当然我也会选择网上阅读,比如新闻性的、事件性的信息就会在网上阅读,而很少去买些报纸来阅读。而且我觉得网上阅读迟早会代替纸质阅读,特别是现在的阅读器已经很发达了,很多阅读器模仿纸质阅读的感觉已经非常像了,以后的趋势肯定会是数字阅读。
书:但是,网络文学的内容监控性相对较差,在它精彩的背后同时也存在很多低俗的东西,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您是怎么看待的?
宁:网上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给了人们充分的选择权,好坏高低是不给你分开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好坏高低很难辨别。而且现在的读者是有一定免疫力的,你给读者一个基本的框架,即使上边有坏的东西也不怕。坏的内容可能一时会被人们大量去看的,但是时间长了人就会产生免疫力,就会有自我分辨的能力,他就不会再看了。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
书:那对青少年阅读方面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相关阅读:

  • 经济思想史(第4版)(哈里.兰德雷斯著)
  • 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升级版+怪诞行为学2
  • 计量经济学(第2版)(庞著)
  • 管理学(聂正安著)
  • 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信息管理
  •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http://www.reAder8.cn/book/
  •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