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基督教思想史(套装共3册)》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胡斯都L.冈察雷斯 译者:陈泽民 孙汉书 司徒桐 等 注释 解说词:赵红军 许列民
胡斯都L.冈察雷斯(1937-),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历史神学博士学位。《基督教思想史》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和代表作,也是基督教思想研究的权威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及宗教改革直至20世纪的神学思想,着重分析了基督教各种教义与各种流派的实质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形成过程。其观点公允,分析客观,文字通俗,历来为教内外研究人员所称道。
目录
《基督教思想史:第1卷》目录:
序言
致汉语读者
译者的话
英译本第二版序言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前言
缩略语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基督教的摇篮
第三章 使徒后期教父神学
第四章 希腊护教者
第五章 早期异端:挑战与回应
第六章 艾雷尼厄斯
第七章 德尔图良
第八章 亚历山大学派:克莱门特与奥利金
第九章 3世纪的西方神学
第十章 奥利金之后的东方神学
第十一章 阿利乌争辩与尼西亚会议
第十二章 尼西亚会议后的阿利乌争辩
第十三章 亚他那修的神学
第十四章 迦帕多西亚三杰
第十五章 西方教会的三一论教义
第十六章 基督论争辩的开始
第十七章 聂斯脱利争辩与以弗所会议
第十八章 卡尔西顿会议
第十九章 坚持使徒传统抑或背教?
附录
索引
《基督教思想史:第2卷》目录: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缩略语
第一章 奥古斯丁的神学
第二章 奥古斯丁之后的西方神学
第三章 第四次与第六次普世大公会议之间的东方神学
第四章 加洛林时期的复兴
第五章 黑暗时期
第六章 12世纪的复兴
第七章 从伊斯兰征服至第四次十字军的东方神学
第八章 13世纪概况
第九章 13世纪的奥古斯丁传统
第十章 多米尼克学派
第十一章 极端亚里士多德主义
第十二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的东方神学
第十三章 中世纪后期的神学
第十四章 黎明抑是黄昏
附录
索引
《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目录:
英译本第一版序言
缩略语
第一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二章 马丁路德的神学
第三章 乌尔里希慈温利与改革传统的起源
第四章 再洗礼派与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五章 协和信条以前的路德神学
第六章 约翰加尔文的改革神学
第七章 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八章 天主教改革运动中的神学
第九章 路德派正统化的神学
第十章 加尔文之后的改革宗神学
第十一章 个人宗教虔诚的新觉醒
第十二章 转变中的哲学背景
第十三章 19世纪的新教神学
第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罗马天主教神学
第十五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的东方神学
第十六章 20世纪的神学
最后总的看法
附录
索引
序言
《基督教思想史》是神学家冈察雷斯多年研究的成果和代表作,也是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一部权威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宗教改革直至20世纪的神学思想,着重分析了基督教各种教义和各种流派的实质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形成过程。其观点公允,分析客观,文字通俗,历来为教内外研究人员所称道。这本书为一些对神学没有太多了解的学生与读者提供了关于基督教思想史的基础知识和有关历史背景,有助于对基督教思想史的学术研究。
《基督教思想史》中文版于2002年8月由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当时翻译和出版这部书,主要是供国内和国外使用汉语的神学院校作教材,并作为教内外学术界研究基督教神学史、哲学史、文化史的参考用书。《基督教思想史》当年由金陵协和神学院出版发行,未在各地新华书店或其他发行机构销售。当时适逢我院建校五十周年校庆,将该书的出版作为校庆献礼,赠送给参加校庆活动的嘉宾、校友和在校同学。全国十几所神学院校用它作为教材。中文译本得到了各基督教研究机构、基督教界的好评,也得到了港澳基督教界与学术界以及海外华人的好评。第一次印刷6000册,已销售一空。近来有许多单位和读者来信要求再版。现由陈泽民、赵红军同工、许列民先生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审阅,略加修订,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
文摘
有些基督教学者用柏拉图两个世界的学说来解释基督教神学中关于“世界”和关于“天和地”的教义。用柏拉图哲学可以论证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并不是最终的实体;在这以外还另有一些更有价值属于另一体系的实体。不难理解,这种学说对当时受迫害的教会是很有魅力的。有些基督徒由于接受这种学说,对现实的物质世界采取否定上帝创造的教义。尤其是因为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带着从伦理上来区别这两个世界的倾向,认为可见的世界是邪恶的处所,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人类生活和道德所追求的目标,这就更加强了基督教某些派别中轻视尘世的倾向。
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论很早就受到基督徒的重视。他们企图从希腊哲学中寻找基督教关于来生的教义的依据。既然柏拉图都肯定灵魂是不朽的,那么异教徒又何必嘲弄基督教关于来生的信念呢?其实用这种论证来为基督教辩护的人,并没有认识到柏拉图思想体系中,来生并不是上帝的一种恩赐,而是人里面固有的神性自然发展的结果。柏拉图主张灵魂永生和躯体永死,因为他认为只有灵魂才能永远存在。他不仅承认灵魂不朽,而且还可能承认灵魂的先在和轮回。这些主张都是基督教所没有的。可是在基督教思想家中,由于热衷引用柏拉图哲学来阐述他们的新的信仰,而把这些主张的一部分或全部都纳入他们教义体系中,也不乏其人。
柏拉图的认识论立足于对感性知识的怀疑。他认为只靠感觉不可能达到真知。并不是感觉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它所提供的知识仅限于物质世界,而不是理念。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