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quot;三农quot;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

发布时间: 2012-12-05 16:05:57 作者: 田群

编辑推荐

《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中国保险发展报告2010)》:中国保险发展报告2010,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三农保险的定义与范围
第一节 “三农保险”是中国保险业特定发展阶段的重要概念
一、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
二、什么是三农保险
第二节 三农保险的范围和分类
一、农村保险——县域保险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以农民为对象的保险
三、以农业为对象的保险

第二章 三农风险及其特点
第一节 农业的风险
一、农业的重要性、弱质性、弱势性与风险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风险的特点
第二节 农民的风险
一、农村社会保险长期不到位形成的风险
二、人口流动导致的农民工保障风险
三、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农民养老风险不容忽视
四、家庭小型化导致农民传统保障方式失效

第三章 加快发展三农保险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第一节 加快发展三农保险的紧迫性
一、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民工队伍庞大
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
三、农民小规模、分散性经营面临新的风险
四、农村居民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的风险
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第二节 加快发展三农保险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农业产业保障体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二、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和提高农民预期
三、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第四章 我国三农保险面临的发展条件
第一节 我国三农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1993-2003年的农业保险
二、2004年以来三农保险逐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
三、农业保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四、发展三农保险的新探索
第二节 我国三农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保险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适应
二、三农保险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三、保险监管不健全
四、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五、农民保险观念亟须提高

第五章 我国三农保险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发展我国三农保险的总思路
一、发展三农保险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二、以满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称的农民保险需求为目的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战略构想——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
一、三农保险的供需特点决定其必然是三支柱发展体系
二、第一支柱:制度性(强制性)农民社会保险
三、第二支柱:政策性(诱致性或引导性)农业保险
四、第三支柱:纯商业性的三农保险
五、辩证看待和积极促进三农保险三大支柱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发展我国三农保险的战略措施
一、建立健全三农保险的专门法律
二、建立政策性三农保险制度和再保险体系
三、加强改进三农保险监管
四、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的制度化规范化
五、改善保险生态环境
第四节 发展我国三农保险的具体建议
一、要树立长期经营的理念
二、要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
三、加强农村保险产品创新
四、拓宽农村保险营销渠道
五、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尊重其首创精神
六、要打造好的管理平台

第二篇 第一支柱:农村社会保险
第六章 农村社会保险的界定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险的内涵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二、农村社会保险及其特殊性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险的外延
一、农村社会保险外延一般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与社会养老保险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与合作医疗保险
四、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

第七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程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直接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
三、理性分析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缺失
四、努力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三、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与问题
一、迄今为止农民工社会保险基本情况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八章 发展农村社会保险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国际上农村养老保险的主要类型
三、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四、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险三支柱构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发展农村医疗保险的国际经验
一、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险的经验
二、经济转型国家发展农村医疗保险的经验
三、发达国家发展农村医疗保险的经验

第九章 加快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发展的方案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快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二、鼓励民间对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的投入
三、在政府监管下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
四、其他配套措施
第二节 加快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建议
一、加快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二、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节 对农民工参加社保的政策建议
一、长期打算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应无歧视地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二、季节性临时工性质的农民工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三、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险权益

第三篇 第二支柱:农村政策性农业保险
第十章 农村政策性农业保险属性与范围界定
第一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核心
一、三大产业保险中唯有农业保险最需要财政支持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
第二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边界
一、如何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边界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边界的决定因素:农民收入水平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边界的决定因素:政府财政负担能力
第三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分类
一、政策性种植业保险
二、政策性养殖业保险
三、政策性森林(林业)保险
四、政策性渔业保险

……
第四篇 第三支柱:纯商业性三农保险
第五篇 有关统计资料
第六篇 有关三农保险的重要法规与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一直非常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又将保险业改革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提上议事日程。中国保监会根据中央的部署,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在合理开发农村巨大的保险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三农保险获得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底子差,目前的三农保险还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对保险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在广大农村地区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村保险将是今后保险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保险业要以战略的眼光来分析农村保险市场,及早进入,占得先机。我们不仅鼓励保险公司在三农保险方面花大力量,以便将来能在农村赢得大的市场;同时也提倡理论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积极探索。
毋庸讳言,在整个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保险理论研究特别是其中的三农保险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这是我国的保险业过去比较落后的客观实际决定的。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保险理论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李茂生教授等主编的《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比较系统地界定什么是三农保险,全面分析三农风险及其特点,对加快发展三农保险重大意义的阐发也比较到位。这本书最有特色的贡献之一,是对三农保险供求双方的行为特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后记

《中国三农保险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三支柱三农保险体系》一书,是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的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部级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三农”保险发展研究》的最终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三农”保险发展研究》是我们继“中国保险发展研究报告2006”《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理性认识和战略行动》之后,第二个大型保险研究项目。此项研究于2008年末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列为2008年度保监会部级研究课题重点项目,经过课题组同仁近两年的努力,于2009年末完成并提出结项申请。2010年初,本课题最终成果由保监会部级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获得好评。评审通过后,课题负责人(即主编)又进行了修改加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其错讹不当之处,当由主编负责。
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吴定富主席,吴主席不仅始终关心和支持我们研究保险问题,这次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赐序;我们非常感谢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博士、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博士以及樊新鸿博士、中国保险学会的罗宗敏会长,他们对本课题的支持和指导是极其宝贵的;我们还要感谢书中涉及的保险公司对我们研究工作的支持。

文摘

插图:



二、什么是三农保险
(一)从现代保险及其功能谈起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风险分担费用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事故发生而受到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保险经济保障的一种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定义是:“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包括财产保险的补偿和人身保险的给付,依然是现代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的立业之基。资金融通功能是在经济补偿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源于保费的集聚到出险后的补偿支出之间的时间差,在资本市场有了一定程度发展才出现的。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则是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发挥得比较充分之后的副产品。我国最早提出保险三功能说的现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他在2003年明确提出了现代保险业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稍后,武汉大学的魏华林教授于2004年指出,“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从世界保险业曾发生的三次危机中得到例证。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无论是从保险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正常运转和经济进步的角度,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由于农村的组织化程度远低于城市,保险在农村中的社会管理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涉农保险通过自身机制分担国家的社会保障负担,组织防灾防损特别是直接采取防灾减损措施,提供资金支持有关公共部门避免风险以及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手段和能力,从而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实现服务三农的目的。

编辑推荐:
人月神话(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著)
雀斑(饶雪漫著)
如果没有遇见你(附赠独家珍藏精美手绘卡片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特种经理人的培训手册
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版)(肯.布兰佳著)
理想丰满:冯仑最新亲笔力作(冯仑著)
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斯蒂芬 A.罗斯著)
天南(2012年8月刊)(欧宁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读书人网 >理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