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Rudolf Arnheim:艺术与视知觉 [平装]

发布时间: 2013-01-24 13:39:18 作者: leio

  《艺术与视知觉》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视觉的效能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指导人们的视觉,并使它的机能得到恢复。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 编者:滕守尧

  鲁道夫阿思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电影作为艺术》、《艺术心理学新论》、《熵与艺术》等。

  滕守尧,1945年生,山东人,曾先后就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兼职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审美心理描述》、《艺术社会学描述》、《中国怀疑论传统》、《文化的边缘》、《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道与中国文化》等14部,美学译著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7部,文学译著8部。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1章 平衡

  1 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

  2 知觉力剖析

  3 当同一个正文形中有两个圆面出现的时候

  4 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

  5 为什么需要平衡

  6 重力

  7 方向

  8 各种类型的平衡图式

  9 顶与底

  10 左与右

  11 平衡与人类心理

  12 平衡必须传达意义

  13 坐在椅子上的塞尚夫人

  第2章 形状

  1 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工具的视觉

  2 捕捉事物的本质

  3 知觉概念

  4 什么是形状

  5 以往经验的作用

  6 对形状的观看

  7 简化

  8 造成简化的条件

  9 物理简化

  10 有关简化的试验

  11 整平与尖锐

  12 一种生理学理论

  13 为什么眼睛能看清真相?

  14 艺术中的分离

  15 什么是部分

  16 组合原则

  17 艺术中的实例

  18 结构骨架

  第3章 形式

  1 定向的改变

  2 倒立的物体

  3 投影

  4 立休的视觉概念

  5 如何选取最佳方面

  6 埃及人采用的方法

  7 透视缩短

  8 重叠

  9 重叠法的好处何在

  10 平面与深度的相互作用

  ……

  第4章 发展

  第5章 空间

  第6章 光线

  第7章 色彩

  第8章 运动

  第9章 张力

  第10章 表现

  回顾

相关推荐:

从零起步学电子琴(修订版)(附赠DVD光盘1张)(赵胜利著)
写给孩子的世界艺术史((美国)维吉尔.西尔耶著)
孩子们的哈农(修订版)(榕树著)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读书人网 >艺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