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马戈特.莫雷尔:沙克尔顿领导艺术 [精

发布时间: 2013-01-26 14:01:17 作者: leio

沙克尔顿领导艺术 [精装]

  沙克尔顿遇到的问题今天的经理人仍然需要面对,时代的发展还给今天的经理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本书是一本独具魅力的领导艺术类图书,它适合各类企业领导人阅读,也是南极探险爱好者最真实的案例。另外,本书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商业观察家执笔,摄影师弗兰克赫尔利的杰作和其他难得一见的照片也为本书增色不少,因此,是一本极具收藏价值的图书。

  媒体推荐

  序

  我不记得小时候有谁让我坐下来,告诉我一些关于祖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的故事。但不知怎么的,我似乎一直就知道他是个伟大的南极探险家。我知道他在1922年就已经去世了,那年他47岁,正领导着他的第三支探险队,那时我父亲爱德华才10岁。我为我的祖父感到自豪,但是他的世界似乎离我很遥远。

  这种距离感在1991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那一年我在南极地区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乘坐的是皇家海军的巡逻船“持久号”,它是以我祖父最著名的那条船命名的。“我们用持久的

  忍耐征服一切”是沙克尔顿家族的座右铭。对我来说,在那次旅程中充满了一个个瞬间,让我觉得仿佛回到了祖父的时代。那是令人感动的美妙经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无法从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南极的震撼中恢复过来。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我还记得当新“持久号”的船长第一次从南极回来时,我遇见他,那一次他的船沉没在威德尔海中。就像任何一个有灵魂的人初次面对南极洲一样,他也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他告诉我,当他接近南极洲的时候,他无法离开船桥,因为展现在他眼前的景象是如此动人心魄。我很理解。

  3年以后,皇家海军带我去看祖父在格吕特维肯的坟墓,那是南乔治亚岛上一个废弃的捕鲸站。在附近的另一个捕鲸站斯特罗姆内斯,我将要为一块纪念匾揭幕,那是为了纪念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和他的伙伴们乘坐小船从象岛出发,经过漫长而英勇的航程,又长途跋涉走过人迹罕至、多山的南乔治亚岛,终于在1916年5月20日抵达这个捕鲸站。当船越来越靠近坎伯兰东湾的时候,我看到了祖父曾经欣赏过的绝美景色:巨大的天蓝色诺登舍尔德冰川,以及旁边那令人惊诧的淡绿色斜坡。

  我站在一艘船的船桥上。如果祖父还在世,他一定会感到惊诧,因为他的海上生涯是从帆船上开始的。皇家海军舰艇“诺福克号”配备了最好的传感器和通讯设备,还携带了一架“山猫”直升机。船上的中尉和我穿上了橘红色的救生衣,乘坐直升机从宏伟的纽马亚冰川上方飞向大陆。一切都很平静,尽竹在这里飞行经常会受到猛烈的下降风的侵扰,风速有时候达到80节(约合148公里/小时——编者注),形成的强大拉力可以把一架飞机拽下来。我们在爱德华王角着陆,受到了驻军的欢迎,然后出发前往墓地。一只很小但很固执的海豹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它先看看我,再看看中尉,似乎没法决定它更讨厌我们中间的哪个。趁它还没做好决定,我们迅速地分头从它两边绕过,走进了围起来的墓地。

  祖父的坟墓在墓地的尽头,坐落在宏伟的群山脚下。在朴素的花岗岩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话:献给亲爱的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探险家,生于1874年2月15日,于1922年1月5日辞

  世。站在那里,我感到非常非常遗憾,我们之间隔着这么多年的时光,使我们的生活无法相连。

  第二天,“诺福克号”停泊在斯特姆耐斯湾,船长和我乘坐直升机到岸上。在捕鲸站,我做了简短的演讲,然后在管理人员的住宅外面揭开了纪念匾。这是块很气派的牌匾,匾上有一

  个沙克尔顿的侧面像、“詹姆斯凯尔德号”的画像,还有“持久号”探险的故事。然后,该是我们离开的时候了。当“诺福克号”离南乔治亚岛壮观的海岸线越来越远的时候,我觉得我

  和祖父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南乔治亚岛见证了他的伟大成就:把灾难转化为胜利。他安息在那儿再恰当不过了。

  最近,兴起了一股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热潮,这本书就是个突出的例子。我第一次见到马戈特莫雷尔是在1997年,那时候她即将结束她对沙克尔顿领导模式长达13年的专门研究。斯蒂法妮卡帕雷尔是位商业记者,她用她1998年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的那篇文章重新燃起了人们对沙克尔顿的热情。她们所总结出的可供现代企业借鉴的沙克尔顿领导艺术是一种创新的、卓越的贡献。

  对我而言,这位我从来不曾见过的祖父离我也不再遥远。

  亚虏山德拉沙克尔顿

  于伦敦

  作者简介

  马戈特莫雷尔,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金融代表,在美国公司工作了24年。她拥有图书馆学的硕士学位,研究沙克尔顿的生活和工作长达16年。 斯蒂法妮卡帕雷尔,拥有20多年资历的老记者,《华尔街日报》"市场"专栏的编辑。她是国际事务专业的硕士。

  目录

  序

  导言

  1 成长历程

  2 雇用出色的船长

  3 培养同事之间的友情

  4 采集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5 危机中的有效领导

  6 为艰巨任务组建团队

  7 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8 其道犹存

  沙克尔顿的船员们

  致谢

  文摘

  书摘

  被遗送回家这件事让沙克尔顿感到非常沮丧。他和斯科特之间在控险过程中造成的裂痕再也无法弥补。但是,沙克尔顿从来没有进行过公开的报复。相反,他还为他的对手做了件好事:他利用他提前回来的时机抢先发表了演说。他生动地描述了探险队员在那片神秘大陆上的英勇行为,公众被他戏剧化的故事深深吸引。沙克尔顿发现人们对南极有无穷的好奇心,他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宣传效应使他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专业探险家。他应阿根廷政府的邀请去帮助他们筹划一次由极救助探险,目的是把物资运送到波莱岛上。与此同时,在日俄战争期间,他还帮助俄国政府把1万名俄国士兵运送到前线。

  沙克尔顿还尝试做了许多其他工作,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用所学所得推进他的探险事业。他首先涉足新闻业,为《皇家杂志》(Royal Magazine)编稿,在那里他用他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他的上司。这位编辑说,沙克尔顿的热情和创新思维在任何工作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确信,就算他到一个股票经纪人、肉商、木匠或是剧场经理那里求职,他也会成功的。他身上存在着某种能让人对他产生信心的东西。”FW埃弗里特(F.W.Everett)说,“没有人会后悔雇用他。虽然股票经纪、演戏和新闻一样都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小插曲,但他都会以某种方式做出骄人的成绩,让同行都认识他……他脑子里满是新颖的、反传统的和有趣的想法,不管是不是切合实际,这些想法总是刺激而发人深思的。”

  沙克尔顿利用他在杂志社工作的3个月时间建立了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还学会了如何管理新闻业。他把他一篇文章的稿酬捐给了“发现号”探险救助基金。斯科特的船被困在南极洲的冰层中,最后只好于1904年2月在花费巨资炸毁冰层后被救出来。

  运用在皇家地理学会的关系,沙克尔顿搬到爱丁堡,成为皇家苏格兰地理学会颇有影响力的官员。在那里,他再次声名大振。作为学会的新秘书长,他使会员人数激增至500人。

  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埃米莉多尔曼结婚,他们于1904年4月9日结为夫妇。这对夫妻后来生了3个孩子:雷蒙德、塞西莉和爱德华。埃米莉一直无法适应长期分离的家庭生活。沙克尔顿多年来写给她的信中满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承诺和道歉,他承诺会放弃探险,又为没有信守诺言而道歉。尽管如此,夫妻俩还是一直没有分开,在她丈夫死后,埃米莉也没有再婚。

  沙克尔顿甚至还涉足政界,但没有成功。1906年选举的时候,他觉得他已经有足够的名望作为一名自由统一党的成员代表邓迪市参加议员选举。他很会取悦公众,但却没有拉到选票。他彻底失败了。选举结束以后,他成为格拉斯哥工程巨头威廉比德莫尔(William Beardmore)的助手,经由这位富商的介绍,他认识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商人。

  所有这些努力都只不过是序曲,沙克尔顿终将回到南极,这是必然的。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探险带给他的刺激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极地探险家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名人——他们的英雄业绩被拍成电影。沙克尔顿暗自计划于1907年组织他自己的南极探险。比德莫尔帮他配备了一条船,取名叫“尼姆罗德号”。名誉和财富似乎都已经近在咫尺,然而名声来得比财富容易得多。沙克尔顿独立航程的计划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都对这位迷人的年轻探险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亲自到“尼姆罗德号”上接见他,并祝他成功。皇后尤其喜欢沙克尔顿,她赠给沙克尔顿一面英国国旗,让他插在南极。

  为这次艰难的旅程配备人员和船只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尽管受到了皇室的关注,但是仍然很难筹到足够的资金。英国军队希望皇家海军能够用探险来提高自己的声望,所以不欢迎独立人士加入这个行列。公共资金少得可怜,而且竞争相当激烈。沙克尔顿不得不努力游说工业家们为他捐款。

  尽管沙克尔顿遇到了种种挫折,但他从来没有向他的支持者们过分吹嘘“尼姆罗德号”探险。他制定了清晰的计划,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船将从新西兰出发,于1908年2月在南极洲靠岸,把探险队员留在那里,1909年初船再开回南极洲把队员们接回。一支队伍向东开进去寻找“爱德华七世地”,另一支向西走去寻找地球的南磁极,主力队伍去搜索地理上的南极。在运输工具方面,探险队会尝试创新,例如,用强壮的满洲种小马代替狗,他们还将测试一种专门设计的汽车。每隔100英里他们就会放置一些粮食物品,以供回程使用。

  1907年,在去南极洲的途中,沙克尔顿给埃米莉写了一封信,说她应该为他有机会做一件伟大的事而感到自豪。他在信中写道:“成千上万的人为了去南极不惜一切代价。这次探险没有依靠世人的力量,但它却可以为祖国争光。”他说他希望这次探险可以让他摆脱年复一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却只存下一点点钱的尴尬境地。他还说,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会拥有足够的财富,过我们想过的日子”。

  沙克尔顿把船上的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就连托马斯奥德利斯都无法预料沙克尔顿的领导会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沙克尔顿非常善于挑选人才,但他更擅长领导他们。他能够以一个人的个性和品质作为雇用的标准,因为他知道他能让最普通的人发挥出超常的才干。

  1907年“尼姆罗德号”探险开始的时候,缺乏经验的沙克尔顿向他的妻子吹嘘他拥有多么“完美”的船员和供给品。然而结局却是他对几个关键人物失望透顶,他们不能与其他人保持团结一致,而且还因为对所需供给的错误估计而陷入危险的境地。到1914年“持久号”启航的时候,沙克尔顿已经是一个40岁的经验丰富的领队了。他不再对完美的人员和供给抱有幻想,他知道“冰”有可能摧毁这一切。他更清楚他对探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具有决定性影响。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更加自信、精明和有决断力的领队。他从过去出海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他最憎恨的是小气、不负责任的老板,难以忍受的工作条件,以及船员之间互相缺乏信任和尊重。作为一个新的探险领导者,他知道什么是不管用的——苛刻的、疏远的、不民主的和不果断的领导。在“持久号”上,他特别重视一项最有可能助他达到目的的因素:团结。

  “持久号”上的气象学家伦纳德赫西回忆起沙克尔顿的话:“世界上有许多好东西,但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同事之间的友谊更好的东西了。”

  卢克奥尼尔想在马萨诸塞州为那些对传统教育感到灰心的学生创办一所新式中学,他要为他计划中的学校起一个名字。他想让这所学校鼓励学生们忘记过去的挫折,集中精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成功。因而,这个名字一定要传达这种对个人成就的承诺。

  奥尼尔先生1995年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时候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名字。他之所以去哈佛商学院,是为了学习实现他的计划所必需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技能。那年夏天,一个朋友交给他一本弗兰克沃斯利船长写的关于“持久号”的书。这个关于领导和生存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令他惊叹不已,他知道他已经为他的学校找到了指导思想。1998年,38岁的奥尼尔先生创立了沙克尔顿学校集团,总部设在波士顿,在60英里之外的阿什比设有一个大本营。

  如今,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在全美国建立6所私人投资的非营利性连锁学校。“我们的教育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领袖、教育家、社会建设者、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他说。

  学生们——14~18岁的男孩女孩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所有的课程都建立在“学海探险”的基础之上,把各个学科和教育性的旅行结合在一起。比如,其中一个小组游览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线两边的城镇,在此过程中学习西班牙语以及当地的文化、环境和公共政策。学生们和他们的导师们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这样的旅行中度过的。剩下的时间用来实习和从事独立项目的研究。

  这听起来似乎是沙克尔顿会喜欢的那种学校。

  “我们打算像沙克尔顿那样去面对这个世界:尝试、探索和付出。”奥尼尔先生说。他补充说,沙克尔顿的探险行动“不仅仅是对南极的考察,更是对他自己潜能的发掘过程”。

  奥尼尔先生进而解释说,学校办学的两条主线与沙克尔顿的故事完全吻合。一方面是一种真正的探险意识——“去发现你拥有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一生的使命是什么。”“另一方面是一种服务意识——为你自己,也为整个社会。”

  奥尼尔先生认为想要真正学到什么,就必须置身于一个能激发各种情感的境地,那就意味着要让人们脱离日常生活,或者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当你处在自己很习惯的环境中时,你就不会去学了,当你天天都坐在同样的书桌前,在同样的地方做同样的事情时,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预测的。”他说,“适合学习的环境中应该有适量的困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各种情感都能得到激发。”

  奥尼尔先生这些年来遇到过许多年轻人,他们的能力和成就令所有的人(包括他们自己)惊叹,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一个15岁的学生贝利赫斯在沙克尔顿学校读完第一年以后,暑假在佛蒙特州最大的一家医院实习。结果,她不但重新设计了医院的整个内部病人传送系统,还把职工和志愿者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每个病人的平均候诊时间从45分钟降到了2分钟。医院称她为“新世纪的志愿者”,并且提名她为克林顿总统设立的“学生服务奖”的候选人。

  跟沙克尔顿一样,奥尼尔先生也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说,在他努力筹集资金和寻找合适校址的时候,这位探险家的形象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梦想的实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奥尼尔先生还是华盛顿乔治敦大学的一名学生时,这个梦想就已经萌芽了。他自愿成为别人的“老大哥”,并发现引导年轻人是他的愿望和使命。后来他继续在乔治敦法学院攻读学位,并服务于学校的“青少年法律问题咨询所”,但是他发现做律师只能在青少年遇到麻烦后才能帮助他们,这让他感到很失望。当他在康涅狄格州一家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时候,他继续为当地的青少年法院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而且还是当地“斯坦福德男孩女孩俱乐部”的志愿服务者。最终,因为要重建俱乐部中心,他终于决定在俱乐部做个职工作,把他的公司法业务抛在了脑后。1990年,他开始在开往外地的船上工作,仅仅4年的时间里他就筹集了850多万美元。他还成为了缅因州飓风岛学校的外聘教师。那次经历令他萌生了自己办学校的想法。

相关推荐:

2012热卖企业家专著
企业领导智慧连连看
从企业老总取到的真经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net/book/

读书人网 >企业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