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徐新华,男,1965年10月生,安徽临泉人,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和防洪管理等工作,先后在《水利水电技术》等杂志发表论文15篇。著作有:《河道堤防管理与维护》(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个人爱好:军工技术对水工理论的影响及借鉴研究。
夏云峰,男,1965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河流、河口海岸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等。参与《航道工程手册》的编写,曾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3 防洪评价的主要内容
4 建设项目审查的基本概念
5 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活动的规定
6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主要内容及要求研究
1 总则
2 概述
3 基本情况
4 河道演变
5 防洪评价计算
6 防洪综合评价
7 防治与补救措施
8 结论与建议
9 小结
第3章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主要问题研究及分析
1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制定的总体要求
2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主要章节及内容的研究确定
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
4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技术要求
5 防洪评价计算常用公式的选取与使用
6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7 小结
第4章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及审查要点
1 概述部分
2 基本情况
3 河道演变
4 防洪评价计算
5 防洪综合评价
6 防治与补救措施
7 结论与建议
8 小结
第5章 建设项目的审查程序
1 防洪评价报告审查
2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程序
3 建设项目审查程序框图
4 小结
第6章 典型防洪评价报告的报告分析
1 《滨海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简介
2 《滨海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分析
3 《滨海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总体分析
4 小结
第7章 典型数学模型计算报告的分析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 流域及河道基本情况
3 数学模型分析计算
4 新沂河大桥数学模型壅水分析
5 新沂河大桥建设方案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6 桥墩冲刷计算
7 小结与建议
第8章 典型物理模型试验报告分析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 自然条件
3 物理模型设计及布置
4 模型相似性验证
5 试验水文条件及试验方案
6 江心洲桥址方案定床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7 江心洲建桥方案动床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8 小结与建议
第9章 结语及展望
附录一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附录二 建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管子》一书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说以水为始”。在我国常见的多种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影响范围之广、损失之巨,都位居其他灾害前列,而且它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远远超出灾害本身。正因为如此,历代都把。防御洪水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幕幕治水患、兴水利的历史画卷。昔日桀骜不驯的江河得到系统的治理,长江、黄河、淮河上先后修建了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淮河临淮岗等为代表的特大型防洪工程,大江大河的防御洪水标准得到大幅度提高。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
河道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管理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河道管理范围内跨河、穿堤、临河等建筑物不断增多,这些建筑物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会对河道防洪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既满足各行业建设的需要,又不致削弱或降低水利工程防御洪水的能力,这是摆在水利工程师面前的一个问题。1992年4月,水利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上述规定已不完全适应法律要求。2004年7月,水利部发布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系统地规范了防洪评价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编制导则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对具体条款理解不一、具体量化指标不够准确、编制深度难以把握等问题。为帮助防洪评价单位更好地掌握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的基本内涵,淮河水利委员会徐新华同志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编写了《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一书,该书系统地对编制导则进行逐条解读,并列举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该书对提高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质量有积极意义,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作为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培训教材。
后记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是近年来逐步开展的一项工作,与其他水利工作相比,时间较短,一些基础工作和基本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检验及总结。《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是作者对多年工作经验的思考、探索与总结,愿以此抛砖引玉,逐步完善、规范水利管理工作。
本书第一章至第七章和第九章由徐新华同志执笔编写,第八章由夏云峰同志执笔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河海大学等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淮委钱敏主任在百忙中亲自为本书作序并提出修改意见,河海大学张行南教授审核编写提纲,淮委刘玉年副主任、建设与管理处周虹处长、防汛办公室徐英三主任,安徽水利厅水管处张肖处长等资深教授和专家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喜欢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研究及解读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