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自亚当和夏娃以来--人类性行为的进化

发布时间: 2013-12-14 03:36:13 作者: rapoo

自亚当和夏娃以来--人类性行为的进化 [平装]

编辑推荐

人为什么要有性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对配偶不忠诚?为什么有些父母会伤害他们的孩子?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马尔科姆波茨和罗杰肖特这两位杰出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和研究,向我们展示出了关于人类性行为和生育行为的全景式画面。它告诉我们,人类现有的性行为和生育行为,是先天本性和后天教养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作者简介

作者:(美)马尔科姆波茨

马尔科姆波茨最初学习的专业是医学,后来专攻人口生产与繁殖。他起初担任过设在英国伦敦的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的医学指导。后来,他移居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担任国际家庭卫生组织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在此期间,他在防止艾滋病在非洲的传播方面做出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在他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他曾经与人合著或合编了12本与生殖和避孕有关的著作,其中包括1995年出版的《人类避孕地图集》,1988年出版的《自然的人口生产》和1984年出版的《避孕实践教程》。如今,马尔科姆波茨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口与家庭节育领域的毕克斯比教授。

目录

序言

导言
1 人类的起源
2 一夫多妻的灵长目动物
3 性与性别
4 爱情与婚姻
5 性与怀孕
6 分娩与哺乳
7 长大成人
8 性的文明进程
9 性与权力
10 为爱而死
11 性与死亡
12 人口过剩
13 我们人类固有的动物性

参考书目
索引

文摘

书摘
乱 伦

当我们倾向于在自己族群内部缔结婚姻时,我们还要避免与那些在血缘
上非常亲近的人成亲。如果近亲繁殖,那么我们携带的许多有害基因将在下
一代身上自我呈现:在161对乱伦的配偶中,71对配偶的孩子被确认为是变
态或畸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父母之间没有血亲关系的控制组中,95
个后代中只有五名出现了异常症状。大多数哺乳动物在他们性成熟之前就离
开父母所在的巢穴,分散开来生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了血亲之间相遇
和交配的可能性。但在猿类和人类生活中,强大有力的家族纽带贯穿个体的
一生,很有必要演化出一种行为机制来制约乱伦行为的发生。与其他猿类一
样,我们人类也有一种内生的机制来限制父母与孩子之间或兄弟姐妹之间的
血亲相奸,这一机制是建立在家庭成员识别的基础上的。简古多尔说,她
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成年的雄性黑猩猩与母亲交配的情景。凯莉斯图尔德一
直在卢旺达研究大猩猩的习性,据观察,当热带雨林被砍伐并开垦成农田时
,这些大猩猩群是怎样假造声势与其他大猩猩群分开的。如果一只发育成熟
的雌猩猩一直待在她出生所属的群体中,而不是像应该做的那样离开这个群
体到别的大猩猩群中生活,那么父女之间的血亲相奸就不可避免。这类交配
之后的第一个婴儿往往出生得比正常情况要晚。是否还更有可能出现自然流
产呢?或者像罗得的女儿们那样,乱伦只是一种等而下之的策略?
P116

喜欢自亚当和夏娃以来--人类性行为的进化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两性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