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达摩达兰论估价:面向投资和公司理财的证券分析(第2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世界财经管理经典译库子项目。
媒体推荐
“艾斯沃斯达摩达兰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好的估价老师。如果你对估价理论或实务感兴趣,你就应该有本《达摩达兰论估价》。当然,我也有!”
——Michael J.Mauboussin 美盛资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家,《魔鬼投资学》一书的作者
“《达摩达兰论估价》是个奇迹!本书中内容阐述的简洁性和概念的严密性是金融界所罕见的,其传授观点的明晰性也很少见。如果有人在没有掌握这本权威性著作所阐明的观点之前就宣称自己是技艺精湛的从业人员,或者优秀的教师,那么我将提出质疑。”
——Anant K.Suridaram 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
“在将公众公司和私有公司的估价问题纳入体系的方面,达摩达兰教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详尽地论述了‘如何’处理课本中一艘不会涉及的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因此为学生和估价专业人员提供了很好的讨论工具和资源。对任何有关估价的书库或培训项目来说,本书都是非常不错的补充。”
——Scott A.Nammacher ASA注册金融分析师,Empire Valuation Consultants公司总经理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艾斯沃斯达摩达兰 译者:罗菲 注释 解说词:刘淑莲
艾斯沃斯达摩达兰是纽约大学Leonard N.Stem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曾获得包括纽约大学杰出教学奖在内的多项杰出教学奖。他被《商业周刊》杂志评为美国最佳商学院优秀教师之一。另外,达摩达兰还为很多大型投资银行讲授公司理财和估价方面的培训课程,他是诸多主要财务学著作的作者,包括《达摩达兰论估价》(第一版)、《投资估价》、《公司理财》、《投资管理》、《投资哲学》、《实用公司理财》。
目录
第1章 估价简介
1.1 估价的哲学基础
1.2 估价过程探究
1.3 估价方法
1.4 估价的作用
1.5 结论
第1部分 折现现金流估价法
第2章 估计折现率
2.1 什么是风险
2.2 股权成本
2.3 从股权成本到资本成本
2.4 结论
第3章 衡量现金流
3.1 现金流的分类
3.2 利润
3.3 税收效应
3.4 再投资的需要
3.5 从公司现金流到权益现金流
3.6 结论
第4章 预测现金流
4.1 折现现金流估价法的结构
4.2 特别增长期间的长度
4.3 详细的现金流预测
4.4 终结点价值
4.5 估计方法
4.6 结论
第5章 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
5.1 股利折现模型
.5.2 FCFE(潜在股利)折现模型
5.3 FCFE估价法与股利折现模型估价法
5.4 每股价值与总价值
5.5 结论
第6章 公司估价模型
6.1 资本成本法
6.2 调整现值法
6.3 超额收益模型
6.4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6.5 结论
第2部分 相对估价法
第7章 相对估价:第一原则
7.1 什么是相对估价法
7.2 相对估价法的普遍性
7.3 普遍性的原因和潜在的缺陷
7.4 标准化价值和乘数
7.5 使用乘数的4个基本步骤
7.6 协调相对估价法和折现现金流估价法
7.7 结论
第8章 权益乘数
8.1 权益乘数的定义
8.2 权益乘数的分布特征
8.3 权益乘数的分析
8.4 权益乘数的应用
8.5 结论
第9章 价值乘数
9.1 价值乘数的定义
9.2 价值乘数的分布特征
9.3 价值乘数的分析
9.4 价值乘数的应用
9.5 结论
第3部分估价的其他问题
第10章 现金、交叉持股及其他资产
10.1 现金和准现金投资
10.2 金融投资
10.3 持有其他公司股票
10.4 其他非经营性资产
10.5 结论
附录10-1行业平均:现金比率——2005年1月
第11章 员工股权期权及薪酬
11.1 股权为基础的薪酬
11.2 员工期权
11.3 限制性股票
11.4 结论
第12章 无形资产价值
12.1 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12.2 独立的且产生现金流的无形资产
12.3 产生现金流的公司范围的无形资产
12.4 拥有潜在未来现金流的无形资产
12.5 结论
附录12-1期权定价模型
第13章 控制权价值
13.1 控制权期望价值的衡量
13.2 控制权价值的表现形式
13.3 结论
第14章 流动性价值
14.1 非流动性的衡量
14.2 非流动性成本:理论
14.3 非流动性成本:实证证据
14.4 价值评估中非流动性的处理
14.5 非流动性的结果
14.6 结论
第15章 协同效应的价值
15.1 什么是协同效应
15.2 协同效应的估价
15.3 不确定的协同效应
15.4 协同效应的证据——价值的产生与价值增长
15.5 协同效应评估中的常见错误
15.6 结论
第16章 信息透明度的价值
16.1 一项实验
16.2 定义复杂性
16.3 复杂性的来源
16.4 复杂性存在的原因
16.5 度量复杂性
16.6 复杂性的后果
16.7 复杂性的交易
16.8 复杂性的治理
16.9 结论
附录16-1: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指数——关键问题
附录16-2:对复杂性进行评分——一个例子
第17章 危机成本
17.1 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
17.2 折现现金流估价
17.3 相对估价法
17.4 危机公司的公司价值到股票价值
17.5 结论
第18章 结束语
18.1 选择估价模型
18.2 应该使用哪种方法
18.3 选择正确的折现现金流模型
18.4 选择正确的相对估价模型
18.5 什么时候应该采用期权定价模型
18.6 良好估价的十个步骤
18.7 结论
序言
没有什么事情比在一个无理性的世界中追求一种理性的投资政策更危险的了。
——John Maynard Keynes
不仅是凯恩斯勋爵一个人相信以上看法,即在一个价格与价值似乎鲜有联系的市场中以财务基本知识为基础去寻求真正的价值是徒劳的。在金融市场上,总是有投资者争论市场的价格是由买卖双方的看法(包括错误看法)决定的,而不是由像现金流或盈利等令人乏味的东西决定的。我并不否认投资人的看法会起到一定作用的观点,但是我也不同意投资人的看法决定一切的观点。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虽然会有误差,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资产而言,通过财务基本知识进行估价还是有可能的,而且市场价格不会长期偏离其价值。从17世纪早期荷兰的郁金香球茎购买狂潮到19世纪英国南海泡沫事件,再到今天的股市,市场已经展现了其自我纠错的能力,而这往往是以相信上述情况永远不会发生的那些人的损失为代价的。
写作本书第一版时是我第一次尝试写书,希望我已经从那时起积累了一些经验。事实上,为简化起见,这一版与第一版有着很大的不同。我的另一本关于投资估价的书,也是由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出版的,它是一本全面介绍估价的书。因此,如果在本书里以压缩的形式重复那本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则是一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本书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包括前9章的内容,介绍了关于现金流折现以及相对估价模型的基本内容,这些应该是任何从事过或者学习过估价的人都非常熟悉的内容。第三部分包括后9章的内容,旨在研究被我称为“估价中的其他问题”,其在关于估价的书籍和讨论中很少被提及。这部分涉及的内容包括流动性、控制权、协同效应、信息透明度以及危机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对估价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却是以零散的方式或以主观的溢价或折价的形式来体现的。读者将会看到,这一部分的内容和以前的书籍中关于上述领域的内容有着很多的联系,但在本书中它们将变得更加厚重,其部分原因在于目前关于证据到底是什么和我们应该在估价中做些什么的争论已越来越多。
文摘
插图:
了解一项资产的价值及其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先决条件——包括为投资组合选择投资项目、为收购制定合适的付款或收款价格,以及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投资、融资和股利发放等决策。使用本书的前提是我们可以对大多数资产进行合理的估价,且运用估价的基本原理能够确定所有类型的资产价值,包括实物资产以及金融资产。有些资产的估价要比其他资产容易,估价中的具体细节也会因资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由于不同资产的不确定性因素不同也会使得不同资产的具体估价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核心原则是相同的。本章将会概括介绍估价的内容,并分析估价在投资组合管理、并购分析和公司理财中所起的作用。另外,本章还介绍了用于资产估价的三种基本方法。
1.1 估价的哲学基础
有效投资的假设是指投资者不会为一项资产支付超出其价值的资金。这个陈述可能看上去符合逻辑,并且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总会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市场环境下被忽略,然后又被重新发现。有些人会辩解说,价值只存在于看盘者的眼中,只要有其他投资者愿意以某一个价格进行支付,那么这个价格就是合理的。这很明显是荒谬的。如果目标资产是一幅绘画或者雕塑,那么个人的感觉或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对于大多数资产来说,我们不能或者不应该仅仅出于审美或者感情因素的原因就去购买。我们购买某项资产的原因是能从该项资产中得到我们所期望获得的现金流。这样做的结果是:个人对于价值的认知得到了现实的有力支持,这也正意味着我们为任何资产所支付的价格都应该能够反映其所产生的期望现金流。本书的估价模型即试图将价值与这些现金流的不确定程度以及其期望的增长程度联系起来。
在估价问题上,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同意保留各自的不同意见,其中包括对于真实价值的估计和将价格调整到那个真实价值所需时间的长短等。然而,在一个问题上我们一般不存在分歧,即资产的价格不能够仅仅因为将来会有另外一个投资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就被判定为合理。这就相当于在玩一场成本极高的听音乐抢椅子游戏,其中每一个投资人在玩之前不得不问这样一个问题:“当音乐停止时我在哪里?”
喜欢达摩达兰论估价:面向投资和公司理财的证券分析(第2版)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