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建筑力学 [平装]

发布时间: 2013-12-20 03:08:16 作者: rapoo

建筑力学 [平装]

编辑推荐

《建筑力学》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0 绪论
0.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0.2 建筑力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0.3 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0.4 结构的分类和简化

1 静力学基本知识
1.1 静力学基础
1.2 物体的受力分析
1.3 力矩与力偶
1.4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1.5 摩擦
本章内容回顾和拓展
自测题

2 静定结构基本知识
2.1 几何组成分析的概念
2.2 自由度和约束
2.3 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则
2.4 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2.5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本章内容回顾和拓展
自测题

3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3.1 杆件变形的概念
3.2 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内力
3.3 剪切与扭转
3.4 平面弯曲内力
3.5 梁的内力图
本章内容回顾和拓展
自测题

4 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4.1 应力、应变、胡克定律
4.2 截面的几何性质
4.3 杆件的轴向拉伸(压缩)
4.4 杆件的平面弯曲
4.5 压杆的稳定计算
本章内容回顾和拓展
自测题

5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5.1 位移计算概述
5.2 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5.3 积分法求静定结构的位移
5.4 图乘法求静定结构的位移
5.5 梁的刚度计算、
本章内容回顾和拓展
自测题

6 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6.1 超静定结构概述
6.2 力法
6.3 位移法
6.4 力矩分配法
本章内容回顾和拓展
自测题
附录型钢规格表
自测题答案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建筑力学”课程多种媒体教材中的主教材。本书根据2005年制定的“建筑力学”教学大纲和多种媒体一体化设计方案编写。
本书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部面向21世纪工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有关精神,配合“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编写,旨在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适应电大远距离学习的特点,满足以业余自学为主的学生需求。
为了满足电大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考虑到本课程在专业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结合本专业实际,本着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原来分属于“工程力学”和“结构力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精心选择、合理安排、互相融合、相近归类的办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相对简洁、充分协调的新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照顾部分有兴趣的读者深入学习的要求,每章书后安排了本章内容拓展,既不增加读者的学习负担,又在某些内容和概念方面有所深入。
本书主要由吴国平编写,李文君老师绘制了书中所有插图,并提供了自测题答案。本书由河海大学徐道远教授担任主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王圻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顾建平副教授参与了审稿工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央电大、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江苏电大、杭州电大和天津电大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宋小壮老师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文摘

插图:


(1)不要漏画力
必须搞清楚所研究的对象(受力物体)与周围哪些物体(施力物体)相接触。在接触点处均可能有约束反力。
(2)不要多画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受力图上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指出它是由哪一个施力物体施加的。如某一个力指不出施力物体,该力则为多画的力。因此,在画受力图时,一定要分清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切不可将脱离体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画在该脱离体的受力图上。
(3)不要画错约束反力的方向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须严格按照约束的性质确定,不能凭主观感觉猜测。
(4)注意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在两物体相互连接处,注意两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等值、反向、共线关系。
(5)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
所谓内力,是指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谓外力,是指系统以外的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内力和外力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所取的脱离体不同时,原来是内力的力可能转化为外力,反之亦然。
注意:系统的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且各对内力均保持等值、反向、共线的关系。在研究物体系统的外效应时,每对内力的外效应刚好相互抵消,因此画受力图时只画外力而不画内力。

喜欢建筑力学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建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