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电路习题解析》对于使用和学习《电路》的教师和学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并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类各专业电路课程的辅助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员复习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矩阵形式
第二章 简单电路的等效
第三章 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四章 网络定理
第五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第六章 正弦稳态分析
第七章 耦合元件和耦合电路
第八章 三相电路
第九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第十章 二端口网络
第十一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十二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第十三章 网络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第十四章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第十五章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暂态分析
序言
电路原理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同时又密切联系实际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它是由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重要桥梁,也是开拓专业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电路原理课程对于专业基本素质的养成、扩展基础理论知识面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总体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刘耀年教授和霍龙教授主编的《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路》教材出版已经三年多了,为配合电路课程的学习和满足读者使用该教材的学习需要,编写了这本《电路习题解析》。本书的编写考虑到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加强基础和拓宽专业的原则,从配合《电路》教学和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训练出发,注重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为了做到课堂教学与习题训练的有机结合,习题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与教材中各章节讲述的内容密切配合,力求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理论,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训练,以达到掌握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2)为了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训练,题解中设置了知识点,指明了习题中体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指导如何应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读者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3)在解题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概念清晰、步骤完整、数据准确、附图齐全;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表达和叙述,对一些概念性较强的典型题目,给出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期望读者通过相互比较和验证,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扩展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
(4)对于习题中一些较难的问题,力求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加以分析、讨论和指导,帮助读者深入思考和正确理解。对一些重点、难点、解题步骤、易于发生错误的地方和应注意的问题在题后加了注释。
本书由郝静担任主编。本书的编写分工为:郝静负责第一、六、十一、十三、十四章,刘耀年负责第二~四、十二、十五章,尹维春负责第五、七~十章,此外,郝静负责起草全书编写大纲、统稿、修改定稿等工作。
本书承蒙青岛大学徐淑华教授仔细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所提建议大部分已被采纳,这是本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错误和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使用本书的同行批评指正。
最后,还要感谢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同志们。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矩阵形式
一、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
(2)掌握功率的计算以及功率判别。
(3)熟练地掌握理想电路元件的元件特性方程。
(4)灵活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电路分析的依据——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5)了解图论的相关知识,掌握A、B、Q矩阵的生成以及三个矩阵对于基尔霍夫定律的描述。
二、内容提要
(一)电路与电路模型
1.电路
将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根据功能要求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而构成的集合体,称为电路;或简单地说,电流或信号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
2.理想电路元件与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是实际电路器件的理想化或者近似模拟。理想电阻、电感、电容和电源元件分别表征了消耗电能、储存磁场能量、储存电场能量和提供电能的现象。
电路模型是由理想元件和理想导线构成的电路。一个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电路模型近似替代,从而简化实际电路的分析。电路理论中的电路一般是指电路模型。
喜欢电路习题解析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