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梵网经 [平装]

发布时间: 2014-01-09 01:09:36 作者: rapoo

梵网经 [平装]

编辑推荐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
1.与儒家“十三经”一样,“佛教十三经”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经中最经典的十三部经书。
2.本套佛经是国内第一套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兼具的“佛教十三经”,适合广大喜爱阅读佛经的普通读者阅读。
3.本套丛书主编赖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赖(赖永海)”之称,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赖家军”的“领军人物”,在中国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10.“中华经典藏书”中的《金刚经?心经?坛经》、《地藏经?药师经》均有很好的销售量,本套佛经的系列推出,更将受到广大读??效率与

名人推荐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加之,佛典有经律论、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经又有节译、别译等多种版本,因此,大藏经中所收录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种译本都非读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阅藏知津”一说,意谓阅读佛典,如同过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标,才能顺利抵达彼岸或避免走弯路;否则只好望河兴叹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经》编译的初衷类此。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经典应该先读,哪些论著可后读?哪部佛典是必读,哪种译本可选读?哪些经论最能体现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随机方便说?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读经的效率与效果。为此,我们精心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举凡欲学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从“十三经”入手,之后再循序渐进,对整个中国佛教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与研究。
近几十年来,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特殊的文化、社会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佛教者也日渐增多。而要了解和研究佛教,首先得研读佛典。然而,佛教名相繁复,义理艰深,文字又晦涩难懂,即便有相当文史基础和哲学素养者,读来也颇感费力。为了便于佛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阅读和把握经中之思想义理,我们对所选录的十三部佛典进行了如下的诠释、注译工作:一是在每部佛经之首均置一“前言”,简要介绍该经之版本源流、内容结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价值;二是在每一品目之前,都撰写了一个“题解”,对该品目之内容大要和主题思想进行简明扼要的提炼和揭示;三是采取义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原则,对所选译的经文进行现代汉语的译述。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它对原典的阅读和义理的把握能有所助益。当然,这种做法按佛门的说法,多少带有“方便设施”的性质,但愿它能成为“渡海之舟筏”,而不至于沦为“忘月之手指”。

作者简介

本套丛书主编赖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赖(赖永海)”之称,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赖家军”的“领军人物”,在中国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录

梵网经序(一)
梵网经序(二)
卷上
菩萨心地品之上
十发趣心
第一 舍心
第二 戒心
第三 忍心
第四 进心
第五 定心
第六 慧心
第七 愿心
第八 护心
第九 喜心
第十 顶心
十长养心
第一 慈心
第二 悲心
第三 喜心
第四 舍心
第五 施心
第六 好语心
第七 益心
第八 同心
第九 定心
第十 慧心
十金刚心
第一 信心
第二 念心
第三 回向心
第四 达心
第五 直心
第六 不退心
第七 大乘心
第八 无相心
第九 慧心
第十 不坏心
十地
第一 体性平等地
第二 体性善慧地
第三 体性光明地
第四 体性尔焰地
第五 体性慧照地
第六 体性华光地
第七 体性满足地。
第八 体性佛吼地
第九 体性华严地
第十 体性人佛界地

卷 下
梵网经菩萨戒序
菩萨心地品之下
十重戒
第一 杀戒
第二 盗戒
第三 淫戒
第四 妄语戒
第五 酤酒戒
……
四十八轻戒

序言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加之,佛典有经律论、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经又有节译、别译等多种版本,因此,大藏经中所收录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种译本都非读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阅藏知津”一说,意谓阅读佛典,如同过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标,才能顺利抵达彼岸或避免走弯路;否则只好望河兴叹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经》编译的初衷类此。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经典应该先读,哪些论著可后读?哪部佛典是必读,哪种译本可选读?哪些经论最能体现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随机方便说?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读经的效率与效果。为此,我们精心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认为举凡欲学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从“十三经”人手,之后再循序渐进,对整个中国佛教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与研究。

文摘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此经本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一品。什少践于大方,齐异学于迦夷。弘始三年,淳风东扇。秦主姚兴,道契百王,玄心大法。于草堂之中,三千学士,与什参定。大小二乘五十余部,唯《梵网经》最后诵出。时融、影三百人等,一时受菩萨十戒。岂唯当时之益,乃有累劫之津,故与道融别书出此《心地》一品。当时有三百余人诵此一品,故即书是品八十一部,流通于后代持诵相授。嘱诸后学好道君子,愿来劫不绝,共见龙华。

喜欢梵网经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