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不去吃会死:一头胖子的美食之旅 [平装]

发布时间: 2014-01-13 05:24:38 作者: rapoo

不去吃会死:一头胖子的美食之旅 [平装]

编辑推荐

史上最爆笑的旅行与美食日记!
献给随时准备整理行囊踏上旅途的极少数,与被困在二点一线的生活里,却怀揣渴慕远方的驿动之心的大多数!
《旅行者》杂志主编恳切推荐!
《不去吃会死(一头胖子的美食之旅)》是主动放弃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涯,下决心环游世界的许崧的最新游记。
许崧以各地美食为主题,讲述他妙趣横生的旅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揣着一颗中国胃,与或令人惊喜或叫人扼腕的异国美食狭路相逢时擦出的种种火花。

作者简介

许崧

杭州人。公元1969年11月19日出生。

小学很优秀,中学很普通,大学没念过。

自立以后干过零散杂工无数,在咖啡馆做服务生,在音像店卖磁带,在电视剧组里做杂役,在电台做播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1995年起在上海某电视广告制作公司服务,做了6年AE。

2001年起自己做一间小小的广告工作室。成为SOHO一族。

2004年起,到处流浪。

流浪到的地方大致有那么一些:

国内,除内蒙和台湾以外;

亚洲,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越南;

欧洲,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典;

美国

中南美洲和非洲还没去过。

没去过的地方都想去。只活一次,不去会死。

邮箱:xusong@8u8.com

目录

关于吃饭这回事
——这里所记录的,无非也就是一个贪嘴的旅行者的一面之辞和一己之见而已,绝无虚言,却也不必当真。
一 英国2001夏
二 泰国2001冬
三 泰国20025月
四 2002香港6月
五 澳大利亚2003春节
六 泰国2003国庆黄金周
七 德国2004春节
八 泰国20043月
九 马来西亚20045月
十 香港澳门20046月
十一 澳门香港20047月
十二 越南之一20056月
十三 越南之二20056月
十四 越南之三20056月
十五 柬埔寨20057月
十六 泰国20057月
十七 尼泊尔之一20062月
十八 尼泊尔之二20063月
十九 印度20063月
二十 尼泊尔之三20064月
二十一 新加坡20069月
二十二 马来西亚20069月
二十三 美国200610月
二十四 缅甸20073月
二十五 老挝20074月
二十六 美国20077月
二十七 希腊20079月
二十八 意大利200710月
二十九 法国200710月
三十 西班牙200711月
旅行是一场不散的宴席

序言

刚从斐济回来,吃得不太满意。看到这本书稿心想,要是许崧去过斐济,情况就会不太一样了吧,他一定能找到好吃的!
许崧的食量很大,比他食量更大的是他对各地好吃的“野心”。这份“野心”太珍贵了,一切美好事物的达成都有赖于这样的“野心”。他的几本游记、他在《旅行者》杂志连载多年的专栏,他当年和夫人一起辞职后开始环球之旅、现在举家搬迁到大理古城,都源自于这份“野心”。就像他自己那句名言所说,“生命短得可笑,不如把它挥霍个干干净净”。比他有“资本”挥霍的人肯定很多,但现在正像他这样“挥霍”的人,很少。我也曾试图搞明白为什么他可以“挥霍”而别人不可以,各种分析都失败,只能拿出星座论来解释:他是天蝎座。一贯对星座嗤之以鼻的许崧回我一句:那就是十二分之一的人咯?
书里他去过的地方,我基本都去过,也吃了不少,但他写的吃还是让我大开眼界。许崧的文字很生动,而且他行文和他平时说话是一个腔调,看着看着好像他就跳了出来在我面前活灵活现地说,一道道美味就摆在了面前,真是馋煞人。以他语言的煽动性,哪怕异乡的一段烂木头也能被描述成美味,不过他很有推介操守,大家不必警惕。
许崧在书中说,这世上没有“美食家”,只有吃饭经验比别人丰富的人。我同意,在各类所谓专家的称谓中,“美食家”和“旅行家”一样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两件事情都太主观了,而且没有技术门槛,每个人都能吃、每个人都能旅行,所不同的只是经验的多少,以及表达感受的方式。显然,许崧很有经验,也很会表达。这就是人和人的区别了,所以许崧游完了、吃完了可以写书。
古今中外写吃的不少,游记与美食结合的也不少。清朝的袁枚限于时代,吃的疆域很小;现代的沈宏非怕坐飞机,国外的当地美食就接触得少。许崧非常推崇的旅行作家比尔布莱森在吃方面的天赋和品位都奇差,彼得梅尔倒是会吃,不过对东方美食的认知简直空白。所以,请各位读者注意,您正在看的,是古往今来有关旅行美食最棒的一本书。下完这个结论我想了想,他真是第一人了吗,除非我也写一本?但我外文没许崧好,出国吃吃时的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的中文也没许崧好,所以,所以我还是诚恳地推荐许崧新书吧。出国旅行时,你不光需要一张地图,更需要许崧的这本《不去吃会死》。
陆悦农
《旅行者》杂志主编

文摘

在已知的活人里面,我是最怕死的一个。
作为一个接受科学这门宗教洗礼的唯物主义分子,我不认为真的有前世今生;就算真的有,一碗孟婆汤之后,这一世的喜乐哀愁也都一笔勾销,一切成灰。那么,这就是唯一的一生了。
在这一生当中,去掉不谙世事的前半段,去掉年老体衰的后半截,剩下的好时光所剩无几,大部分还要贡献给谋生,想想就让我觉得不安起来。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外面传说中的那个精彩世界,让我充满了向往。我不想坐在办公室的小隔间里白白地错过她。等到皱纹爬上面庞、双鬓渐渐灰白、前列腺不管用的时候,再后悔就什么都晚了。
以生命的长度来衡量,这个世界太大了。
因为怕死,因为怕蹉跎了这一世,我别无选择,只能收拾起行李走出门外去。后来有朋友问起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我的回答总是“我也没办法”。我说的是实话。
这世界也没有辜负我。在她的怀抱里,我看到最美的风景,听到最美的音乐,触摸到最温暖的人心。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旅行的岁月都是我最精彩的一段人生。因为旅行,我自己也变成“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的旅行还远未结束,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到现在还未有机会成行。长久以来,我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去非洲追逐迁徙的象群,去南美洲走一遍切格瓦拉的摩托车路线(最好也是骑着摩托车);我要去红海的海底畅游,去筑地市场吃早饭,去伊斯坦布尔洗个澡。我想我会一直赖在路上的,直到走不动为止。
个把小偷不会阻挡得了我。在西班牙遭受重创之后,我们回来办完护照,08年3月就去了泰国西米兰潜水。那次经过曼谷时,在缅甸认识的泰国土著大蚂蚁开着车带我们一天吃了四顿饭,去的尽是些没有英文菜单的食肆摊档,一边吃还一边跟我介绍泰国料理的原料和做法。
要说旅行中什么是最好的收获,我的第一票投给“朋友”。
旅行就像是一场不散的流水席。在这场盛宴当中,来的都是客,每个人都能找个座位坐下,尽其所能地满足自己。我在这场宴席中霸占了一个位置,贪婪地不肯离开,看着眼前精馔美食流过,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去去。
我感谢每一个跟我一起入席坐在我身边的伙伴,他们陪我度过良辰美景,分享了这个世界的点滴美丽,让我的旅行变得完整。 想起来真是件神奇的事情。每次出门跟那么多陌生人相遇,大家各自从天边那么遥远的异乡来,彼此不知道名字不知道来历,却会坐在一起秉烛夜谈,谈论自己的人生谈论自己的梦想,一起憧憬明天。在道别的时候,大家握手或者拥抱,心里感激着对方陪自己走过了一小段再不会回来再不能重演的人生,知道这一分手便是永别,从此不再会有交集的时刻。每在这种时刻,我都安慰自己说这世界上我又少了一个陌生人。 这样的缘分,至少要比同船渡河还要难得一些吧?如果以“十年修得同船渡”来衡量,我一定有非常非常漫长的前世。 更好的是,也终有一些路上原本的陌生人走进我的生命里来,来做我的朋友,做我的兄弟,彼此变成特殊的人与人关系。 在接受过世界的款待以后,还能收获友谊,旅行是我所能期待的最好的事情了。仅次于恋爱。 这么美好的事情,我推荐每个人都投身进去,而且要趁早趁年轻。 下次远行,欢迎你来坐在我身边,我会说好多精彩的故事给你听。 但愿我们路上相见。P261-263

喜欢不去吃会死:一头胖子的美食之旅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旅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