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保险学概论(第2版)》: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财政金融类
目录
第1章 保险概述
学习目标/1
1.1 为什么要保险/1
1.2 什么是保险/7
1.3 保险的种类/10
1.4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13
本章小结/17
知识掌握/18
知识应用/18
第2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学习目标/20
2.1 最大诚信原则/20
2.2 保险利益原则/26
2.3 损失补偿原则/29
2.4 近因原则/33
本章小结/35
知识掌握/35
知识应用/36
第3章 保险合同
学习目标/37
3.1 保险合同概述/37
3.2 保险合同的要素/40
3.3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44
3.4 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50
本章小结/52
知识掌握/53
知识应用/53
第4章 保险市场
学习目标/55
4.1 保险市场概述/55
4.2 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58
4.3 保险市场的需求与供给/64
本章小结/67
知识掌握/68
知识应用/68
第5章 保险经营
学习目标/71
5.1 保险展业与承保/71
5.2 保险防灾防损与理赔/80
5.3 保险投资/85
本章小结/88
知识掌握/88
知识应用/88
第6章 人身保险
学习目标/90
6.1 人身保险概述/90
6.2 人寿保险/95
6.3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01
6.4 健康保险/105
本章小结/109
知识掌握/110
知识应用/110
第7章 财产保险
学习目标/112
7.1 财产保险概述/112
7.2 财产损失保险/115
7.3 运输保险/119
7.4 工程保险/125
本章小结/129
知识掌握/129
知识应用/130
第8章 责任、信用及保证保险
学习目标/131
8.1 责任保险/131
8.2 信用保险/138
8.3 保证保险/14l
本章小结/145
知识掌握/145
知识应用/146
第9章 社会保险
学习目标/147
9.1 社会保险概述/147
9.2 社会保险的种类/151
9.3 社会保险基金/159
本章小结/163
知识掌握/164
知识应用/164
第10章 保险监管
学习目标/166
10.1 保险监管的含义与方式/166
10.2 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169
本章小结/178
知识掌握/179
知识应用/179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后,保险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国保险费收入从1990年的178.5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3 880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当今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数量特别是外资保险公司大量增加,专业保险中介公司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各类保险机构及其业务高速成长的强劲势头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许多经济类院校就是瞄准了这一市场,或开设保险专业,或为非保险专业经济管理类学生增设保险基础课程。为适应我国保险实践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保险学教材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
《保险学概论》就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保险营销、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等第一线岗位需要,培养具有保险综合业务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21世纪高职高专金融保险专业教材”之一。本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系完整,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它在全面阐述保险学原理的同时,减少了冗长的理论叙述,而突出了应用性强的保险实务的介绍,增强了可操作性。如将一般教材分3-4章编写的风险与保险、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保险的种类等内容按照其内在逻辑融合在一章中,而增添了保险的购买、保险的经营以及主要险种等应用性章节。二是紧密结合近几年我国金融保险改革发展的实际,吸收了保险研究与改革的最新成果。如我国加入WTO后的保险业发展状况、2003年1月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3年3月24日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等新情况都体现在教材的相关内容之中,使广大学生学以致用。三是教材体例和栏目设置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每章均有学习目标、典型案例或补充阅读资料、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并适当增加了一些图表等,既使全书形式生动活泼,内容深入浅出,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岗操作能力。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金融保险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也可作为学生考证(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的辅助教材,还可以作为其他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以及保险从业人员学习和培训用书。
文摘
2)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它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风险识别、风险估算、风险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实施、风险管理效果的检查和评估等环节。
(1)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选择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小的风险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为此,风险管理既要在风险事故发生前入手,又要在风险事故发生后继续。相应地,风险管理目标可以分为损失前的管理目标和损失后的管理目标。
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降到最低程度;损失后的管理目标是:尽可能减少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使其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对企业来说,损失前的管理目标主要是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员工的焦虑情绪,使企业保持高效运行;损失后的管理目标主要是维持企业经营、收入的稳定,保持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通过多种有关资料的系统分析,认识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潜在风险,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并确定风险的性质。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风险识别准确,才能进行风险的估算,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现场检查法,即通过现场考察发现潜在风险。例如,通过现场考察企业的设备、财产以及生产流程,能发现许多潜在的风险。
二是专家法,即设定条件征询专家意见,收回整理后反馈给专家,再收回整理,多次重复后,得出结果的分析方法。
三是保险调查法,即保险专业人士通过使用事先印制好的调查表对某一单位进行详尽的调查,以摸清其存在的风险的一种方法。
四是保险事故分析法,即通过对保险公司已处理的大量理赔案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五是财务报表分析法,即借助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来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以识别企业的潜在风险。
六是流程图分析法,即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发现潜在的风险。
喜欢保险学概论(第2版)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