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编辑推荐:中国商界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奥巴马、克林顿、普京、李开复、汤姆?彼得斯、肯?布兰佳、世界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一分钟经理》的肯?布兰佳世界第一潜能专家安东尼?罗宾、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鼎力推荐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读者遍及工商业、政府部门、军队、学校以及家庭等各个领域。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改变甚至帮助实现一个国家的强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精选柯维博士“七个习惯”的最核心思想和方法,为忙碌人士带来超价值的自我提升体验。用最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续成功之路。
媒体推荐
俄罗斯应该出现史蒂芬?柯维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建议每一位俄罗斯公民都应该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俄罗斯总理 普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李开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能改变你命运的奇书。
——世界管理学大师《追求卓越》作者 汤姆?彼得斯
自从1996年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引进摩托罗以来,数千名员工参加过该培训,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对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发展和成功起了重要作用。现在该课程依然是摩托罗拉领导力发展项目的常设课程。
——摩托罗拉亚太区人才管理及摩托罗拉大学总监 刘辉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仅使我获益良多、更是我带领着公司所有员工由内而外地传承和发扬公司文化的法宝。如何在公司提倡的“心到”“智到”“人到”“力到”四个方面做得更好,我想在七个习惯中都能找到答案。
——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大中国区总裁 麦子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非常精彩和实用。我相信史蒂芬?柯维倡导的原则,不仅对我,而且对我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有非常深刻的触动、大家的思想境界更高了,并将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和感悟,这种思考和感悟将持续改变我们,并且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实践。
——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周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门课程在我们的管理人员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新的挑战中,每个人都需要秉持原则,由内而外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冯丽英
如果你是一个胸怀远大的人,就一定要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学军博士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史蒂芬?柯维 译者:高新勇 王亦兵 葛雪蕾
史蒂芬?柯维博士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他的思想成就与卡内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他是世界备受推崇的领导工作权威,家庭问题专家,教师,企业组织顾问,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
他是全球最大的、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世界顶级公司——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公司与世界500强公司和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作为9个孩子的父亲,50个孩子的祖父,柯维博士曾于2003年被授予“最佳父亲奖”,他将此看成是他此生得到的最有意义的奖项。
其他奖项:“托马斯大学勋章”, “1994国际企业家年度奖”,1998年度锡克教徒“国际和平大师”称号,“1999年度演讲家”,以及1996“年度全美企业家领导者终身成就奖”,他还被授予了8种荣誉博士头衔。
目录
前言 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
如何善用本书
第一部分: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第三章 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第五章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第三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第七章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第八章 习惯五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第九章 习惯六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第四部分:自我提升和完善
第十章 习惯七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第十一章 再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附录
一你是哪种类型的人———生活中心面面观
二第四代的时间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一天
三制订你的周计划
序言
渴望理解
在人们心灵深处,没有比渴望理解更强烈的需要了———希望他人聆听、尊重、重视自己的声音,希望能影响别人。大多数人认为,要具备影响力,关键在于良好的沟通———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言谈有理有据。事实上,稍加思索,你就会发现,别人在诉说时,你并非努力聆听并试图理解对方,而常常是忙于准备,看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而影响力的初显,始于他人发觉你正在受他们影响。当对方感觉你敞开心扉,虔诚地聆听,并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感觉自己有了影响力。但大多数人的情绪易受他人左右,无法专注地聆听———他们无法在说出自己的想法前,先把自己的事情搁置一旁,倾尽全力来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的文化迫切需要,甚至苛求这种理解力和影响力。可是,影响力是以互相理解为前提的,而互相理解基于谈话者全心投入地做一个专注、主动的聆听者,至少谈话一方要首先学会聆听。
冲突和分歧
人们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动机和目标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对抗的。毫无疑问,这些分歧带来了冲突。面对这些分歧和冲突,社会倾向于用竞争的方法来解决,强调“全力以赴,赢得胜利”。尽管巧妙地利用“折衷”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即在追逐目标过程中,在彼此都能接受的程度上互相妥协,但结局通常是双方失望而归。这些分歧驱使人们机械地、平均化地接纳双方仅有的共同特征,这是一种多么
巨大的浪费!而且人们也没能充分利用创造性合作,找到比任何一方的最初想法都好的解决办法,这又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浪费!
个人的停滞不前
人的本质是四维的———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请比较以下两种问题解决方式(分别依据现有文化倾向和原则)的区别和效果:请你不仅要把人类的普遍苦难铭记于心,也要把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磨难牢记于心。只有这样,你才会获得一种长久的解决办法,并明了生活的方向。同时,你会发现,流行文化提倡的方法和永恒的、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原则性很强的方法的差距将渐行渐远。
最后,我想重复强调一个问题,在我教学中经常提及的问题:有多少人在弥留之际,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工作或看电视?没有一个人希望这样。此时,人们想到的是爱人、家人和他们付出过爱心的人。
即使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生命的最后,也把幸福感、成就感和对后人的福祉置于“自我实现”(这是他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级别)之上,他称之为“自我超越”。
对此,我心有戚戚焉。目前,七个习惯中提到的原则和法则,带给我最满足、最深刻的感受是,我的儿孙后代正着实感知,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这些原则和法则。
我们的孩子都已成家,他们和另一半一起,渐渐地形成了以服务他人为核心,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人生规划。看到孩子们走上了这样的人生旅程,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
我敢说,当你开始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你已经开始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成长历程。请和你所爱的人分享你的收获,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开始践行它们。记住,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也等于无知。
就我而言,身体力行这七个习惯是个不断挣扎的过程。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做得越好,就会发现面对的问题变得越复杂,好像一些运动规则一样,例如滑雪、高尔夫、网球或者其他运动。因为我每天都努力地工作,并在生活中全力实践七个原则蕴涵的真理,所以我真诚地渴望和你一起,共度这段激动人心的成长历程。
后记
文摘
插图:
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
习惯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 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不以妥协为目标,也不仅止于合作,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喜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