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第2卷):土石方工程》内容权威,资料丰富,实用性强,是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目录
序一
序二
总前言
本卷前言
第一章综述
1.土石方工程范围
2.土石方施工技术的发展
2.1土石方开挖工程
2. 2地下工程
2. 3土石坝工程
2.4疏浚工程
3.土石方工程施工特点
第二章爆破技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爆破器材
1.炸药
1.1铵梯炸药
1. 2粉状铵油炸药
1. 3铵松蜡与铵沥蜡炸药
1. 4水胶炸药
1. 5乳化炸药
1. 6光面(预裂)爆破专用炸药
1. 7低爆速炸药
1. 8静态破碎剂SCA
2.起爆器材
2. 1传爆器材
2. 2雷管
2. 3导爆管的引爆型式与器具
2. 4其他特殊起爆方法
第三节钻孔及装药设备
1.爆破钻孔种类
2.钻孔设备
2. 1设备类型
2. 2设备选用原则
2. 3常用钻机型号
3.钻机动力设备
4.装药设备
4. 1露天装药设备
4. 2地下爆破工程机械装药设备
4. 3工程实例
第四节起爆技术
1.导火索起爆法
1. 1起爆程序
1. 2点火方法
1. 3特别注意事项
2.电力起爆法
2.1电力起爆器材
2.2起爆网络计算
3.导爆索起爆法
4.导爆管起爆法
4.1导爆管起爆法的网络形式
4. 2导爆管起爆注意事项
5.孔间微差顺序起爆技术
5.1延期雷管网络
5.2导爆管固有延期
5.3工程实例
第五节梯段爆破
1.台阶要素
2.爆破设计
2. 1设计要求
2 .2布孔方式
2. 3参数设计
3.梯段微差爆破
3. 1爆破方案和起爆顺序
3. 2微差爆破间隔时间的确定
4.梯段爆破技术应用
4. 1宽孔距小抵抗线爆破
4. 2压渣爆破
4. 3小梯段爆破
4 .4沟槽爆破
第六节洞室爆破
1.药包布置与药室开挖
1. 1药包布置
1 .2药室布置
2.洞室爆破参数选择
2. 1标准爆破漏斗单耗药量的选择
2. 2最小抵抗线
2. 3爆破作用指数的选择
2. 4药包间距
2. 5爆破漏斗破裂半径
2. 6压缩圈半径
2. 7药包埋置深度
2. 8预留边坡保护层
3.药包药量计算
3.1集中药包
3. 2条形药包
4.装药与堵塞
5.起爆网络
第七节水下爆破
1.水下钻孔爆破
1. 1水下钻孔方法及适用条件
1.2爆破参数的确定
1. 3施工程序
1.4炸药及爆破参数的确定
2.水下裸露爆破
2. 1药量计算
2.2药包加工
2. 3药包投放方法
2.4起爆方法
3.水下岩塞爆破
3. 1爆破设计
3. 2装药、封堵及起爆设计
第八节预裂、光面爆破及其他爆破
1.预裂爆破
1. 1技术特性
1. 2爆破参数设计
1.3施工要点
2.光面爆破
2. 1技术特性
2.2光面爆破质量标准
2. 3爆破参数选用
2. 4施工要点
3.其他爆破
第九节拆除爆破
1.爆破法拆除
1. 1水工建筑物拆除爆破类别与特性
1. 2拆除爆破施工
1. 3工程实例
2.静态破碎
2. 1适用范围
2. 2特征
2. 3分类及使用条件
2. 4参数计算与应用
第十节特种爆破
1.特殊的爆破方法
1. 1聚能爆破
1. 2压缩爆破
2.特殊介质和对象的爆破
2. 1土渠爆破
2. 2冻土爆破
2. 3冰的爆破
3.其他特殊的爆破
3.1爆破切割孔内高强细钢丝
3.2爆破疏通
3. 3爆炸排淤填石法
3.4爆炸压接
第十一节定向爆破筑坝
1.定向爆破筑坝的基本要求
2.定向爆破方案设计
2. 1基本方案选择
2. 2药包布置
3.定向爆破施工设计
3. 1药室及导洞设计
3. 2装药及堵塞设计
3. 3起爆网络设计
34定向爆破筑坝实例
第十二节爆破安全技术
1.爆破危害及其安全判据
1. 1冲击波与噪声
1. 2地震波
1.3飞石(飞散物)
1. 4爆破有害气体
2.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
2.1爆破器材的贮存
2. 2爆破器材的其他安全管理
3.起爆事故的安全防护
3 .1早爆事故
3. 2迟爆事故预防
3. 3拒爆事故的预防
4.爆破测试
4. 1空气冲击波测量
4. 2爆破震动测量
4. 3爆破影响范围的测定
第三章土石方明挖工程
第一节概述
1.土石方明挖施工范围
2.土石方明挖施工的特点
3.制定明挖施工方案的原则
4.土石方明挖的施工程序及方法
第二节土方开挖施工
1.施工方法
1. 1一般要求
1. 2主要土方开挖机械作业方法
2.土质边坡开挖
2. 1边坡分类
2. 2边坡坡度选定
2. 3边坡开挖
2. 4边坡支护
3.坑槽开挖
4.开挖施工的排水与降水
4. 1排水方法
4. 2降水方法
5.开挖工程特殊土问题的处理
5.1流砂处理常用的方法
5. 2砂土液化处理
5. 3软基开挖
5. 4冻土开挖
第三节石方开挖施工
1.坝基开挖
1.1坝基开挖的施工内容
1. 2坝基开挖程序
1. 3坝基开挖方式
1. 4保护层开挖施工
1. 5工程实例
2.边坡开挖
2.1岩坡分类
2. 2边坡开挖程序
2. 3边坡开挖方法
2.4边坡支护与监测
3.溢洪道和渠道开挖
3. 1开挖程序
3. 2开挖方式
3. 3工程实例
第四节施工布置
1.施工布置原则
2.渣场与出渣道路的布置
2. 1渣场布置
2. 2出渣道路布置
3.风水电系统布置
3. 1施工供风
3. 2施工供水
3. 3施工供电
4.施工排水布置
4. 1施工排水计算方法
4.2施工排水布置方式
5.其他临时设施布置
5. 1现场机械停放、修理场地布置
5. 2安全设施布置
5. 3环保设施布置
第四章边坡处理工程
第一节概述
1.边坡破坏类型及特征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3.工程边坡治理
第二节边坡治理及保护
1.土质边坡的治理及保护
1. 1治理措施及方法
1. 2土质边坡保护措施
2.边坡削坡处理
2. 1削坡的基本要求
2. 2设置马道
3.锚喷支护
3.1原材料的质量及要求
3. 2配合比及力学指标
3. 3混凝土喷射施工工艺
3. 4特种喷射混凝土
第三节加固处理
1.锚杆与锚桩
1. 1锚杆
1. 2锚桩
2.抗滑结构
2.1抗滑桩
2. 2抗剪洞
3.预应力锚索(束)
3.1应用范围
3. 2工艺流程
3.3锚索结构
3.4锚索材料
3. 5辅助设施
3. 6设备选择
3. 7施工要点
4.挡土墙
4. 1分类
4. 2墙基埋置深度
4. 3开挖
4. 4混凝土浇筑
5.工程实例
第四节边坡排水工程
1.排水措施及施工要求
2.排水沟
2. 1地表雨水流量计算
2. 2水沟断面计算
2. 3结构型式
3.其他地基类排水方法和设施
3 .1直立建基面混凝土墙后排水
3. 2护坦、护面类水平建基面排水
4.工程实例
4. 1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排水措施
4. 2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下库“3. 29”滑坡体处理
第五节边坡安全监测
1.监测项目与仪器选型
1. 1监测项目
1. 2仪器的选型
2.仪器埋设
2. 1钻孔倾斜仪
2. 2压力计
2. 3岩石位移计
2. 4水位孔
2 .5渗压计
3.监测资料分析
4.工程实例
第五辜地下工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地下工程地质
1.影响地下洞室稳定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
1. 1岩体结构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1. 2地质构造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1. 3地下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1. 4岩体的风化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1. 5岩石的强度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2.围岩应力
2. 1地应力对围岩稳定影响的分析
2. 2围岩岩爆
2. 3地应力对侧墙稳定的影响
3.围岩分类
3. 1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3. 2巴顿分类法
3. 3普氏围岩分类法
4.围岩压力
4. 1变形压力
4. 2塌落拱高度计算
第三节平洞施工
1.平洞分类
1. 1按断面尺寸分类
1. 2按用途分类
2.钻爆法平洞开挖及支护
2. 1洞口施工
2. 2施工程序及开挖方法
2. 3平洞钻孔爆破
2. 4装渣、运输
3.隧洞掘进机施工
3. 1岩石掘进机
3. 2盾构掘进机
3. 4掘进机施工
4.支护类型及支护参数
4.1支护类型
4. 2支护参数
5.隧洞混凝土衬砌
5. 1施工时段安排
5. 2衬砌分段、分块
5. 3钢模台车
5. 4钢筋施工
5. 5平洞的混凝土浇筑
6.隧洞灌浆(包括竖、斜井工程)
6.1灌浆施工布置
6. 2灌浆施工
7.预应力混凝土衬砌
7. 1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施工
7. 2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观测
8.堵头混凝土施工
9.工程实例
第四节斜井、竖井施工
1.施工方案及程序
1.1竖井、斜井施工方式
1. 2斜井、竖井施工程序
2.斜井、竖井的开挖
2. 1开挖方法
2. 2施工安全
3.斜井、竖井混凝土施工
3.1施工布置
3. 2施工方法的选择
3. 3斜井、竖井混凝土衬砌模板
3. 4混凝土浇筑
4.工程实例
第五节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
1.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特点
2.施工程序与施工通道规划原则
2. 1施工程序
2. 2施工通道规划原则
3.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
3. 1分层原则
3. 2施工规划
3. 3开挖方法
3. 4支护方法
3. 5顶拱层开挖和支护
3.6岩壁梁岩层及岩台开挖、岩壁梁施工
3. 7交叉或平行洞室施工
3.8通风散烟
3.9施工排水
3. 10围岩监测
3.11其他主要洞室开挖
第六节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1.不良地质地段地层特性
2.不良地质地段的超前探测
2.1超前探测内容
2. 2超前探测方法
3.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3. 1施工原则
3. 2施工方法
3. 3各种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
4.塌方处理
4.1发生塌方的因素
4.2围岩失稳破坏的机制类型与型式
4. 3处理原则
4. 4塌方处理
5.工程实例
第七节通风、散烟与防尘
1.通风防尘卫生标准
1. 1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国家标准
1. 2有害气体的测定
1. 3空气温度与湿度
1. 4风速
2.通风方式
2. 1自然通风
2. 2机械通风
3.通风量计算
3. 1施工人员所需风量
3. 2爆破散烟所需风量
3. 3使用柴油机械时的通风量
3. 4竖井及地下厂房爆破所需风量
3. 5高海拔地区洞内所需风量修正
3. 6通风量确定
4.通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4. 1通风设备
4. 2风机工作风量
4. 3风机工作风压
4.4通风机选择的一般原则
4.5风管与风机布置
5.防尘
6.防噪声
7.照明
第八节施工监测
1.地下工程常用监测项目及选择
2.地下工程常用监测仪器及选型
3.监测布置
3. 1隧洞施工监测布置
3. 2大型洞室监测
4.安装准备工作
4. 1仪器采购
4. 2测点系统编号
4. 3仪器检验和率定
4. 4仪器组装
4. 5安装构件加工
5.仪器安装埋设
5. 1安装埋设时机选择
5. 2监测定位放线
5. 3监测与施工配合
5. 4安装埋设记录和资料收集
5. 5仪器调试、初始值测定及安全防护
6.监测频率
7.巡视
8.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8.1资料整理的基本形式
8. 2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9.监测中的初步安全判别
9.1趋向稳定判别
9. 2险情判别
9. 3设计警戒值判别
10.监测信息反馈流程
……
第六章碾压式士石坝工程
第七章漏凝士面板堆石坝工程
第八章堤防工程
第九章疏浚与吹填工程
第十章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
附录Ⅰ岩土分级分类
附录Ⅱ工程观测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章 爆破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爆破是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做功,以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工程中的岩土爆破,各种建筑物拆除爆破等都属于这一类,它是以破坏的形式达到新的建设目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有大量土石方需要开挖,爆破则是完成土石方开挖最有效的方法。土石坝、面板堆石坝的筑坝材料及生产混凝土骨料的石料,常由爆破开采取得;建筑物基坑和边坡开挖中常进行大量的爆破作业;在一些河流的峡谷地带筑坝,有时也采用定向爆破方法;某些水工建筑物进出口开挖、围堰拆除、引水通道疏导、码头基础开挖、炸除水下暗礁等,要进行水下爆破;地下厂房、各种隧洞需进行地下开挖爆破;建于高山峻岭之中的枢纽工程,一般都有百米以上的高边坡开挖爆破。另外,水工建筑物还有一些特殊的拆除爆破,如大坝上临时施工栈桥墩的拆除,机组和其他结构物改建中的部分炸除等。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离不开爆破作业。
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爆破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解决了一系列工程施工难题。三峡永久船闸170m高边坡开挖中,其中五级船闸直立边坡最高为68.5m,成功地满足了爆破对岩体影响、开挖精度等的特殊要求;葛洲坝大江上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水下爆破拆除,采用复式交叉连接的非电起爆网络,3548个炮孔分为324段总延时8.1s,总装药47.7t,一次起爆;三峡二期工程大江围堰拆除时,对埋有灌浆钢管的厚80cm的混凝土防渗墙实施爆破拆除;其中上横围堰距大坝较近,长623m,总装药16.2t,分为423段总延时178s一次爆除,下横围堰长980m,总装药91.5t,分为327段总延时9.5s一次起爆,均有效地控制了对大坝的爆破影响;广东珠海炮台山移山填海洞室大爆破,总装药量1.2万t,爆破总量1085万m3;利用定向爆破筑坝技术修筑了数十座拦河坝、尾矿坝及大型路堤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水下岩塞爆破针对爆破影响、集渣方式、泄渣影响、施工工艺等技术已十分成熟。随着高坝大库及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造,大跨度地下厂房爆破技术进一步发展,已建的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达280.3m×25.5m×63.9m(长×宽×高),在建的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尺寸(长×宽×高)为3989m×30.7m×77.3m大吨位岩壁桥机梁的爆破开挖已在各地下厂房实施;复杂的群体地下洞室的开挖爆破任务越来越多,小浪底工程共有19条立体交叉、相距很近的泄洪、排沙、发电等地下洞群,洞挖石方达315万m3;堪称“地下博物馆”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所处地区岩溶发达,施工中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的地质问题,开挖了三条长达10km、直径为10m的引水隧洞。深孔梯段爆破开采筑坝堆石料技术日臻完善,一定条件下用洞室爆破开采面板堆石坝石渣料,既满足了坝料的级配要求,又加快了坝料的开挖速度。水电站基坑保护层已广泛采用小孔径、宽孔距、小抵抗线、炮孔底部设置柔性垫层的梯段爆破,以及使用水平预裂结合梯段爆破的一次爆除技术。
喜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第2卷):土石方工程 [精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