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跟毛泽东学方法

发布时间: 2014-06-13 09:33:52 作者: rapoo

  编辑推荐

  不解决桥或般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目录

  序章 毛泽东与方法

  跟毛泽东学修身养性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修身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立志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养生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人格自觉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游学游历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读书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治学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经世致用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学以致用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实事求是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矛盾分析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阶级分析的方法

  跟毛泽东学系统的方法

  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跟毛泽东学修身的方法

  儒家认为,修身是人生第一大事,是各项事业的起点。青年毛泽东为了磨炼身心,曾约同学外出游学。到野外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名为风浴、雨浴、雪浴。毛泽东的这种修身观,具有像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圣贤境界中主动诉求的色彩……

  【修身与方法】

  修身立德是进行道德修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不修身,不受道德教育,不进行道德修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儒家学派认为:修身是人生的第一大事,也是各项事业的起点。身修已正,近方可齐家,远方可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学说中所说的“修身”,其实质就是要求每个人高度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从而成为一个大公无私、品格高尚的完人,最终自己的道德达到“至善”境界。即具有智、仁、勇这三种品质。

  至于获得这三种品质的途径,儒家提出“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理论。所谓“好学近乎智”,即通过勤奋地学习,不断地认识、掌握自然、社会的运动发展的规律,使自己获得知识,变得聪明有智慧;所谓“力行近乎仁”,即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人、为家庭、为朋友、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甚至为全人类做好事、善事;所谓“知耻近乎勇”,即不断地反省自己,改正错误,使自己的思想更加符合实际,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在“独善”与“兼济”的生涯中少走或不走弯路。

  青年毛泽东领悟了传统修身观的构成性神髓,保留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传统致思倾向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同时给传统修身观注入了西方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内涵。毛泽东站在东西融汇处,密切地关注现实,从而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找到一条切实的道路,他的修身观植根于人,生于斯止于斯有限的或终极的世界境域,是不断地构成的,因而具有开放性,能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个适于中国国情的主义,故而能升华为无产阶级伦理学说。他后来提倡的“做一个高尚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对他青年时期修身观的进一步发展。他的伦理思想,在东西融汇、改革开放的今天,尤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是如何修身的】

  “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要让

  人家讲话,让人批评”

  毛泽东为了他立志奋斗终身的事业,是知错必改的。他有一个基本看法:是人,就会有错误。毛泽东号召每个党员都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来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并指出这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对别人的批评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自己的缺点,要时时批评,“好象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毛泽东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