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

发布时间: 2017-03-02 09:59:16 作者: rapoo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

《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知名教育专家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时隔四年,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诚意之作,献给正在为子女教育发愁的中国父母。
薛涌1995年赴美,旅居美国18年,时刻体会着中美教育的异同,在他看来,中美教育中都有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美式教育强调“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培养孩子的信心、对世界的好奇,进而刺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即“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只有不断地加柴,火焰才能持续地燃烧。所以,如何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段,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要责任。中国式的教育则强调就是第二个面向。
《参与孩子的成长》就是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受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华之作,书中既融入了当前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又有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实操经验。是一本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个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评价:他不仅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您懂得培养孩子之道。从他的文字里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术。

网友对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的评论

我匆匆的看了一遍,打算再慢慢看几遍。
我对此书的评价非常高,非常认可薛先生的理念,这本书从头看到尾,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怎么没有具体操作?怎么没有步骤指导?

这就对了,这本书跟那些好老师不如好妈妈等等其他的书不一样,他不是教给你方法,而是教给你一种育儿理念。我也看过很多其他的育儿书籍,有很多都是逐步逐步的教父母,并给出一个结论该怎么办。

我不喜欢这类书,每个孩子都不会是一样的,怎么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和结论来处理,这本身就不科学而且跟教条式的教育理论并没有区别,换汤不换药而已。

我本身受教育是在国外,博士毕业专业是法律,可能是太习惯于对同一个问题,各种不同的立场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结论,彼此相互交流和验证,所以对国内一些教条书育儿书十分没有认同感,而对这位薛先生的育儿理念却十分有共鸣。

虽然他提倡的主要是父母的理念,但在孩子的成长转变的细节上却也写的十分细致,希望这本书能得到更多中国父母的喜欢

作者对孩子教育持续的关注、细致的观察是值得学习的,其对体育、对项目、对讨论、对写作的观点也比较认同,但对孩子择校、对中西文化的抑扬、动辄向孩子道歉则不取。

非常喜欢读薛涌老师的书 以前在微博上follow他 读他写的书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书里引用了调查研究资料 历史以及大量真实事件 以作者学历史的严密的思维加上大量现代的经验 真是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加上我也是在国外 对很多理念读起来是颇有同感 以前看完的书 想给五分总是感到很难 不给五分又觉得对不起作者的辛苦付出 但这本书我可以毫无犹豫的给五分 最后真的替薛老师的女儿感到高兴 有这样的一位好爸爸 也为薛老师有这样优秀的女儿感到开心 要向薛爸爸学习

本书我看了3遍,共买了四本,送给了亲戚朋友3本。向别人推荐过两次。关于如何写作、如何科学地分析问题、怎样阅读,怎么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对我已过而立之年的读者来说,我都觉得大有裨益。

薛涌先生谈教育的书,我已经买了好多本了。

200-100 相当于折后8元购入;留美的父母经过奋斗在美国安居乐业,孩子的教育也不同于国内了;国内外教育环境没有可比性,经验不能全盘照搬,作为父母目前只能多多陪伴孩子,自身奋斗,先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大环境吧;这样也许自己的孩子可以没有压力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受益良多,作者在书中不光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说明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比起许多育儿书以专家自居的教育态度,更像是朋友般的建议讨论。

让我觉得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教育自己开始,并且作为一个成年人,读此书也受益不少

一种教育模式,一个家庭的教育,不能简单的模仿,需要提高家长的认知和素质

独特的育儿经,不同的视角引发不同的思考,可以各取所需。推荐!

中美两国的生活环境,比较中肯的分析孩子成长过程的环节。

喜欢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家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