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

发布时间: 2017-03-06 10:06:46 作者: rapoo

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

《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内容简介: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剑桥中国史》不是按卷次先后印行的,在这卷之前,第10、11和3卷业已先后问世,并且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翻译出来,以《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为题出版了。现在历史所的朋友们又译成《剑桥中国秦汉史》,要我在书端写几句话,我既感欣幸,又颇为惶恐。我在秦汉史方面学力有限,本没有着笔的资格,但承鲁惟一先生盛意,在本卷出书后即行寄赠,得以成为国内最早读者之一。细绎全卷,曾将一些感想写作书评,发表在《史学情报》上,其中即呼吁赶快把这卷书翻译出来。现在经过历史所各位努力,这个愿望实现了,写一篇小序确实是我的义务。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全卷16章,原文多达981页,分别执笔的学者大都对章节论述的范围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例如第1章《秦国和秦帝国》的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教授卜德,第3章《王莽,汉之中兴,后汉》的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毕汉斯,著有《汉朝的中兴》;第6章《汉朝的对外关系》的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著有《汉代的贸易和扩张》;第9章《秦汉法律》的作者荷兰莱顿大学退休教授何四维,著有《秦法律残简》、《汉法律残简》;第7章《政府的结构与活动》、第12章《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等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院鲁惟一博士,著有《汉代的行政记录》、《通往仙境之路》等书,诸如此类,不遑枚举。还有的学者,如法国法兰西学院的戴密微、日本东京大学退休教授西定生等,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本卷的作者阵容在西方学术界可称极一时之选,这部书也可谓西方研究中国秦汉史的结晶。
西方对秦汉史的研究有相当长的历史。本卷《导论》对此有概括叙述,一直上溯到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卫匡国的著作。中国的二十四史始于《史记》、《汉书》,读史者也总是从前四史入手,所以一接触中国史就是秦汉,同时秦汉在整个中国史上又有其特殊的重要位置。西方学者研究秦汉史的较多,成绩也较丰硕。看本卷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便可得到相当的印象。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和提高的。不很熟悉西方研究情况的读者,通过本卷不难知其涯略。卷中引用日本学者的论著也很多,足供读者参取。
这部书有几个特点,想在这里介绍一下。
首先是秦汉史列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这一点恐怕是国内读者不易理解,而且是会有较大意见的。《剑桥中国史》的总主编序对此曾有说明,他们提到,在筹划编著这部巨著的时候,本想从中国史的开端写起,可是我国的考古发现日新月异,70年代以来更有进一步扩大的倾向,把中国史前史以至公元前一千纪的历史面貌几乎彻底改变了,而现在还没有能把崭新的考古材料与传统的文献记载融会贯通而成公认的成果,因而全书只好从有大量可靠文献依据的秦汉开始。这种看法,和晚清以来疑古思潮的见解是有实质差别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广泛引用了文献材料,而且很注意文献的辨伪和考订,这是不少西方中国学家一贯坚持的作风。大家可以看到,本卷各章中的引文,大多注意了使用经过整理校订的版本,包括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的各种注释。卷中图表也尽量做到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这是作者很重视文献的一种表现。
这样说,并不意味本卷的写作不重视运用考古材料。相反的,本卷不少作者都征引了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果。例如都城的发掘和一批大墓的发现,在书中好几个章节得到介绍引用。尤其是有关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的部分,涉及考古材料的地方更多。由于本卷作者有几位是秦汉简牍帛书研究的专家,他们写作的章节引用这方面材料,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论法律时,征引云梦睡虎地秦简;论屯戍时,征引敦煌、居延等地汉简,使这些专门的研究汇合到历史的论述中去。中国的学者研究秦汉史,也是这样做的,但当前还有人在谈考古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时,总是过多地强调先秦,对秦汉考古重视不够,应该说这是不很公平的。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崔瑞德 译者:杨品泉 等 编者:(英国)鲁惟一

目录

第一卷《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
总编辑序
本卷序言
汉代的度量衡
汉代的帝系
导言
文字史料及它们的问题
考古物证
历史学研究
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的特有的发展
第一章 秦国和秦帝国
政治和社会背景
秦国:最初的几个世纪,公元前897?——前361年
实行变运河,公元前361-前338年
军事的壮大,公元前338-前250年
最后的征服与胜利,公元前250——前221年
胜利的原因
秦帝国:改革,成就和暴政,公元前221——前210年
帝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秦的崩溃,公元前210-前206年
崩溃的原因
附录一 史料和现代研究
附录二 《史记》中的窜改增添部分
附录三 《史记》及其他史料的统计数字
第二章 前汉
政治史的模式
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10-前195年
汉帝国的巩固,公元前195-前141年
时新派政策的充分发挥,公元前141-前87年
过渡时期,公元前87-前49年
改造和衰落,公元前49-公元6年
第三章 王莽,汉之中兴,后汉
王莽的崛起
王莽的统治,公元9-23年
汉代的中兴
后汉
第四章 政府的管理与存亡攸关的问题,公元57-167年
明帝与章帝统治时期,公元57-88年
和帝、殇帝与安帝统治时期,公元88-125年
顺帝统治时期,公元126-144年
……
第五章 汉代的灭亡
第六章 汉朝的对外关系
第七章 政府的机构与活动
第八章 后汉的制度
第九章 秦汉法律
第十章 前汉的社会经济史
第十一章 后汉的经济和社会史
第十二章 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
第十三章 主权的概念
第十四章 儒家各派的发展
第十五章 后汉的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
第十六章 汉代至隋代之间的哲学与宗教
参考书目
后记
第二卷 《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
第三卷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
第四卷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
第五卷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
第六卷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
第七卷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
第八卷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
第九卷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
第十卷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第十一卷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

网友对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的评论

这套书是很受欢迎的,但最大的缺点就在于纸版书太过厚重,难以携带,亚马逊可否与出版方接洽一下出kindle版《剑桥中国史》的有关事宜呢,相信如果本书的mobi版出版的话,会更受欢迎的。

原来都是看PDF版本的,索性直接买了纸质版。
但是非常不应该,早前印刷版本正确的地方,在这一版中反而出错,比如《秦汉史》导言部分,班昭出生年份就直接印刷错误,正确的应当是“48-116?”,而这版当中直接就印成“48-1167”。你以为人家是个乌龟啊,还真成千年王八了。92年版本正确的,到了2007版反而出错。、
然后印刷质量也差了很多。《辽西夏金元史》卷中,第263、266、267、270、271、274、275、278页漏印,空白一片。全得自己打PDF打印后夹在书中,也懒得调换了。

其实这本书有几卷英文原版尚未出完,因此封面的目录有点奇怪,下面是书的中文版各卷次目录,后面是英文版卷次,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第一卷《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VOL.1
第二卷《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VOL.3
第三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VOL.6
第四卷《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VOL.7
第五卷《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VOL.8
第六卷《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VOL.10
第七卷《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VOL.11
第八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VOL.12
第九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VOL.13
第十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VOL.14
第十一卷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 VOL.15

不是我吹毛求疵,而是强迫症闹得,在《剑桥中国秦汉史》的序言中,“颛顼”被写成了“颛项”很相近是吧?但网上的免费电子版却没有出错,这让我说什么好啊!还有别人反映过的,再导论中班昭生卒年48——1167,这简直就是个笑话了。
阅读体验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我会因为我喜欢的电子化而欢欣鼓舞,但却可能因为其中微不足道的错误而是自己的快乐受到打击,希望亚马逊可以尽快推出改进版,虽然这种小错误的改进会有相应的困难,但若是有实现全部图书电子化的雄心,避免在细节上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和赢得读者人心的重要举措。

的确是一套好书。内容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虽然不是太喜欢精装硬封书,但是这套书太大。书的装帧设计中规中矩,纸张还不错,但是校对的水平还可以再提高点,里面的一些常识性错误应该不是英文版就有的。亚马逊给我送的时候没有再包装,没做任何防撞防潮处理,就用出版社的一个纸箱子给我快递过来,导致有几册书出现了伤痕。这种精装书出现伤痕没办法修复了。对卓越有点失望。其实可以为顾客想更多。

错过了中秋节那天这部巨著的活动价49.99后来直接下架了,什么时候还有呢?很想入手这部巨著的电子版,感谢亚马逊!

剑桥中国史这套书基本上想深入研究历史的同学,是不能错过的一套书籍。西方研究历史比较注重数据资料的收集,比较具备世界眼光,观点跟国内不是很一样,而且个人觉得会比较客观一点,对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讲,不能错过。ps:我买的是kindle版本,但是为什么今天看已经下架了?这么好的电子书,希望只是在修改版本而已,千万不能就这么下架了。。。。。。

这套剑桥中国史,着力于在资料的处理,采用较为先进的西方分析技术来处理中国历史,在学术的独立性思考及分析问题的方法上有一些可取之处。可是没有深入中国思想文化实际,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中国历史的精髓,偏离历史的真面目。评述文字推测臆断之处较多,如,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对历史人物思想认识的描述,恐怕连这些人突然活醒过来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其观点看上去新颖,似乎是站在全球的视角看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很有权威性,一些人以为是“他山之石”,别具风采。
这套大型历史著作在国内最大的优势是品牌,缺少严肃的历史责任感。
书的做工还不错,但排校功夫下得不足,错乱之处不少,可参看相关的书评。

不评论内容,因为还没看多少。但是翻了几章后我只想说,翻译和校对们能不能走点心啊!!班昭死于1167年??我害怕啊这感情她是活了一千多年是吧(不)。还有翻译同志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是被历史长河卷走了吗?!!读外文书都没那么累过………而且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很影响理解啊!!!!

喜欢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