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中国百家标

发布时间: 2017-03-06 10:28:03 作者: rapoo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中国百家标杆企业丛书)

300多万字华为内外部文献,100多万字背景资料,与华为10多年亲密接触,6年创作,两大资深华为观察者的倾力之作!

颠覆所有外界对于华为的认识,研究华为及任正非的教案级著述。

对华为最深刻、最系统、最权威的解读,还原一个最真实、最可信、最丰满的任正非!

内容简介
  一位68岁的商业思想家,10多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几千位30-40岁出头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30岁的以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孤独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各个角落。他们过往20多年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还能继续复制成功吗?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者消亡吗?
  
  知识分子是规则与秩序的天然抵抗者与挑战者。华为的成功首先在于,将“秀才”造就成具有同一价值观和统一意志的“战士”,同时又避免将“战士”扭曲成“奴才”。
  
  传统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大多源于对非知识劳动者的管理;任正非企业管理哲学对当代管理学的贡献在于:在互联网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挑战面前,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对知识劳动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作者简介
  吴春波,男,1962年生于山东省。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回到原点-关于企业管理基本问题的思考》、《把握未来--现代企业经营企划与计划》、《走出混沌》、《企业经营计划与企划》、《组织设计与组织运作》、《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程》、《成"龙"的奥秘--韩国经济起飞透析》

媒体评论
  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刘洲伟、《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财经作家吴晓波 联袂诚挚推荐
  
  华为的管理思想理念的“龙头”,就是核心价值观,华为的组织理念的“龙头”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市场一线是“龙头”,龙头指挥龙身龙尾,思想变革与组织变革都必须以“龙头”的摆动为根本,追随“龙头”的变化对“龙身”和“龙尾”进行“批判”和调节。龙身臃肿、龙尾沉重,那就必须进行“瘦身运动”或者忍痛“割尾”。
——田涛、吴春波

网友对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中国百家标杆企业丛书)的评论

读完之后,有两个地方不能满足个人阅读需求:说了太多的“废话”,以及太多的引用(其实,完全可以用一半的篇幅简洁地表达),另外,整本书还停留在粗线条和大框架地介绍华为和任正非,缺少细节刻画和内部深入(或许是华为向来的低调造成的束缚?)所以在这点上,给三星,考虑到此书是目前少有的比较有权威又能比较全面介绍华为和任正非的书籍,就给四星了。
  
  就华为和任正非来说,给我很大的鼓舞,中华民族苦苦地追求复兴,可那让人欲说还休的民族劣根性和外部大环境,有时让人绝望,但一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并富有家国情怀的人,以独特而又传奇的方式,证明了中华可以有为。能做到这一点,光靠聪明才智是不行的(中国向来不缺少这样的人,甚至聪明过头的人),更重要的是如同陈春花教授在序言中提到的,任正非的所做所为体现了“心灵的力量”。可以矫情地说,任正非及华为,很励志。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成功没有什么捷径,那是实实在在地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来铸就,而在平时,媒体为了宣传和阅读的效果,往往对那些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用虚拟的方法塑造一个虚化的人”(任正非语)。而任正非及华为的成功,作者分析了很多,个人认为“自我批判”这点很重要,民族的复兴也需要这一点,不然改良与改革都无从谈起。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对我来说,鲁迅的价值以及饱受争议的“鲁迅与胡适之争”也就尘埃落定了。

1、感性的东西太多,东一句禅机西一句基督,试图证明自己旁征博引,其实让人感觉到处是废话;
2、行文松散,纲目不清;
3、作者不懂企业,也不懂战略,更不懂华为,满嘴跑车;
4、这本书华为会比较喜欢,因为弘扬了华为的主旋律,又没有暴露华为真正的竞争力来源;
5、与国外作家写的其他一些类似书的水准相差太多,压缩一下,20页纸就够了,作者的水平适合给报纸写社论。
总结:大失所望,更类似候机室里那些“巨著”,那些企业家的推荐,不过是在给华为面子,与本书毫不相干。

这是我们公司要求必读书之一,没办法忍着读完了。
1. 那些框框是为了加页数,使书看起来有份量。卖价格有的。
2. 任正非不接受媒体采访,他的妻子也说任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学校的,军队的,商界的。
作者非常牛B啊。想像推理写的(有些资料是外媒报导的,非一手资料)。
3. 恶心。纯拍马屁。
买东西基本不怎么写评书,为大家少买这种书。也为以后市场能干净一点。

工商这块习惯买老美的来看,感觉他们写的务实,透彻,有可操作性。看到《下一个到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猜测作者或许有些实际建设性观点,就买了。果不其然!我错了。如果这本书归类在成功学或者励志类,我想可以打个3星吧。归类在企业管理里面,我只想说1星都没有。乱七八糟,完全不知道写的什么,一大堆空话,费话,反反复复。个人推测就是个不懂商业的问人写的华为计传。或许作者研究华为,了解华为,自己都感动了。但是仅限于感动自己。看了前30页,一堆费话,根据目录又看了56章,这哪是企业管理,摆明了是语文作文,一大堆修辞手法描述的却是肤浅的道理。对于创业者或者从商者就不要看了,太浪费时间。我很少书评,本来对本书很是期望,看了这些,下楼拿了手机充电写评论。最终还是那句:果真不要对国内的工商管理书抱有多大期望,只知道说文化,只知道说风骨,只知道说魅力,根本不懂什么是商业,反反复复那几句,看了想打人。

一直以来对华为任正非老前辈的讲话很关注,尤其是其关于“灰度、妥协”的理论很是受用,一直以来,把自己当成一个很纯洁的人开展工作。殊不知,水至清者无鱼,跌倒了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一个民企走到现在,从默默无闻成为一个五百强的企业,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不管任前辈他爸是干什么的,他岳父是什么国家领导人,其个人的作风、个人的企业理念是值得每个公司的领导深思。对于一个普通的员工也是很受用的。

刚拿到书 内容还未细品 打分与内容无关

书中大量的引言框非常碍眼,严重影响阅读的流畅程度。
不知道编辑和作者有没有好好沟通过,读者却需要绕着这些“障碍物”前行。
一家自称“只与最好的商业阅读有关”的专业财经出版社,对待这么重要的命题,却完全无视阅读的基本需要,非常不理解!

这本书2012年11月出版。抱着了解一下这个低调的公司的想法,买了一本。结果大失所望。

书中涉及到的信息中,基本的事实是媒体上可以见到的。一些内部的文件、演讲稿也是宣传性质、表扬性质的。

作者对华为的叙述没有按时间线来排序,导致书中的信息很没有条理。

我看完全书感觉唯一有点收获的是写华为与港湾争斗的两段。虽然基本也是媒体上公开过的信息,毕竟整理到了一起,另外对港湾的竞争手段的披露有一些我以前没看到过。

喜欢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中国百家标杆企业丛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企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