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5中华的崩溃与扩

发布时间: 2017-03-10 10:27:58 作者: rapoo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5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魏晋南北朝”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本卷作者侧重探讨了夹在汉、唐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当时周边地区如日本、高句丽、百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与许多国内学者不同,川本芳昭打破了国别的限制,而试图以“东亚世界”的眼光解读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播与接受、以及这种文明的传播所带来的民族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海报:

网友对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5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的评论

首先说书的用纸,对比过书店里的第一版,纸质明显用料更实在,摸起来更手感更好,装订也更好;而亚马逊拿到的已是第二版,用纸薄了一些,莫非这是所谓的网络专供?如果以后书店卖第2版的话,用纸也会这样么?之所以有这个疑问,因为之前在亚马逊买过的有一本书,封面赫然印着“京东专供”,网络上买书和实体店买的书,价格差那么多,可能有这一部分原因在里面吧。
然后说内容,因为还没有看完,而且对历史也不是很有研究,没法给更多的评价,但是内容的确深入浅出,适合当作入门读物,买这个书很大原因是冲着讲谈社出品、日本学者所著这个名头来的。初读了一部分,发现翻译的痕迹太明显了,读起来比较拗口,再一看翻译者简介,既没有文学背景,也不是日语专业出身。。。这套书估计都差不多?也许水平也参差不齐,有条件的话还是直接读日语原著更有意思吧。总之我觉得这个书还是属于那种快餐类读物,不是沉下心好好做研究的那种。

魏晋南北朝: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川本芳昭,2005
这段混乱历史有点像日本战国时代,也类似西罗马帝国崩盘后的中世纪,世间秉信的不过是暴力至上,也许更暴虐,更不义。在混乱中产生的几代人都无法善终,成为历史的祭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生死的毫无意义,从秦汉帝国建立后奉行的体制由于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不具有人才、人口、资源的流动性,动则死板一块,使得有一定物质积累的豪族一旦有机会则放手一搏,三国已经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则彻底把秦汉的底子输掉了。所谓胡人此时开始设立政权,并试图取代秦汉的正统性。
但此时也是儒教式微,道教横行一方,佛教借机落地生根的时代。虽然后来学者难免以成败论英雄——主要是探讨假如他们采取了“正确的方式”也许可以使得统治更为长久和稳定;又或者假如他们能够采取“民族逐步融合”策略,可以尽早结束乱世——但实际上,诚如川本先生标题总结的那样,由于动乱使得北方贵族南迁,造就了中华文明圈实质上的扩大,造就了蜀人、山越等边民与黄河文明的真正融合,第二次大融合在唐末乱世了。有时候文化的进展就是看不见的手在推动,而不是当权者的意图。历史教科书的错误植入了学生的思维中,往往把国家意志过度拟人化,使得很多人想当然的认可上层统治者的意见,当崩溃的事实告诉大家,魏晋时期不过是豪族在争夺政权的合理性时,其光环脱落,碎裂一地。其实,人性自由或许在此"rest":"时得到了充分的试验,竹林七贤也好,逸民隐士也好,多元化的尝试文化的自由度,当然也说明统治阶层无法建立合理的选择官员的标准和可行化极强的制度,直到隋朝才逐步建立。<br />从军事角度而言,这段时间值得很好的研究,可惜一直没有很好的军事研究书籍,也许三军大学那套会给我更多的资讯。想想在这个年代,是否依赖后勤作战,作战的步骑兵搭配如何?北马还是南步?什么队形?重大海战的模式,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如果没有作战技巧,完全依赖一次性冲锋,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br />重大的文化冲突,重大的民族冲突,重大的地域性冲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就了黄河文明的重大改观和扩张,也许可以说这段时期不归上苍操控,是文明的自由发展时期。。。。。"

比起讲谈社上一个系列由川胜义雄所写的书来说,川本芳昭此书最大的优势除了能够见到新材料外,由于川本本身专研北方民族史,所以对北方历史的叙述较川胜义雄来说更为出色。但不足之处也出自同样一个方面,即川胜义雄专研魏晋南朝史,而川本此书在这方面似乎略为逊色。
不过,作为历史普及读物,其可读性和翻译的流畅性还是相当不错的。

大概半个月看完(还有另一本“末代。。”),可以说爱不释手。也许是里面思想史的成分吸引着我。比如,汉族如何认识北方的胡,如何看待南方的蛮,胡与蛮又是如何看待汉族。同时,书中很多地方令我长见识。比如巴蜀地区并非汉族一统;福建是从两个方向逐渐得到开发;南方政权的正统性一直受到怀疑;南朝的北府、南府的斗争。像苻坚、谢安、刘裕、萧道成、崔浩、拓跋宏这样的人物,虽然笔墨不多,但却跃然纸上。以前对他们感觉不可思议,现在了然于心。
我是工科出身,读这样的书醒脑,提神,有益。

自认为作者应该集中将西晋灭亡以后,北朝朝代更迭到隋代北周的历史一次性写完,而不是讲完北魏初期就笔锋一转,用三个篇幅去讲南朝,然后又从北魏中后期写起,也许是乱世政治混乱的原因?亦或是研究的方法不同?这个时代中国的经济重心还没有完全南移,觉得作者对南朝的描写笔墨略多。我只能理解历史上为日本和南方王朝的联系较多,所以侧重点在南方王朝的发展,但此系列的其他单行本还没有看,不敢妄下结论,但据说三国卷也是以孙吴的的视角来研究。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还会买其它的来看,比较喜欢后面附录人物介绍和年鉴事件。

很好的一本书,会选魏晋南北朝,是因为那个时候出了很多名士,他们豪放不羁,肆意生活。所以对那个时代十分好奇。但看了之后,觉得那个年代真的很动乱啊,战争不断,少数民族又很多,皇帝换了又换,信仰改了又改。

作者对魏晋南北朝时代对南方的影响、以及后来对隋唐一统的影响讲得比较透彻。对佛教和贵族化对东亚的研究别具一格。值得一读。

对于北朝部分的解读挺有趣的,大纲拉的也很清楚,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书籍

喜欢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5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