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浮生六记(插图珍藏本)的评论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曰:“此何难,俟妾鬃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余笑曰:“幼时一粥犹谈不了,若来世不昧今生,合卺之夕,细谈隔世,更无合眼时矣。”
——《浮生六记》
惺焙颍爱情是误会、嫉妒、邂逅,有时候爱情仅仅就是语言本身。害怕失去,就用尽各种方式去试探,去捕捉,去印证。看这本书的时候心很热又很凉,第一次觉得有些人就这样走进自己的生命,然后又会不做声地离开了。而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流连一路的风景,雨就冷不丁下了起来。
恢倍季醯茫人是通过爱情来拥有全世界的。因为宽容悲悯,所以能包容他所有的不好,相信自己最爱的人,盼望有一天再也没有任何阻碍和隔阂,接受爱人的全部。
情永不止息,也不过如此。
槐竟爬系氖樗担骸罢馐郎系凡成双的物什,总是有情的,知道的人且莫拆散这要好的双双对对。”——有些东西若有心记住,又何需管离别前后呢。仔细看,他们的故事远没有任何荡气回肠处,日常琐碎里"rest":"却处处是眷恋。——若有深情,平淡也自惊心。<br /><br />我愿意相信有来世,这样不得圆满的爱情,因为不甘心,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无处安放。陆游伤别唐婉,依依相望一世;苏轼痛失王弗,哀哀欲绝十年。生离或是死别,到底哪一个是人世最深切最刻骨的痛楚?——总说人生多艰,而我胸中的郁结、愤懑和不平,不是怜惜这肉身所必经的风刀霜剑,而是,漫漫长路,竟不能许我一个知心的同路人?<br /><br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也是好的,这时候却忽然想了起来,倒似与三白同病相怜了——<br /><br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br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br /><br />不能细想了。初看时的大恸比起未亡人的哀思绵绵,也是微不足道的吧?三白那个痴心人,他这么笑着叹着痴想着黯然着,他要说什么呢。<br /><br />"
这个版本封面还好,里面的装帧不怎么样,尤其那些插图,无趣得很,我总觉得那是为了增加页数好卖高价。
相比较之下,还是更喜欢《影梅庵忆语》一文,冒辟疆与董小宛,在高阳《明末四公子》中也介绍得差不离了,细节也没什么出入的地方。不过早知道,还是买长江文艺那个蓝绿色封面的版本的,多了《香畹楼忆语》与《秋灯琐忆》两文,还有林语堂和俞平伯的序。
以前就有人提出过董小宛实际上就是董鄂妃,孟心史《董小宛考》斥为诬枉。不过看吴梅村《清凉赞佛诗》,还有同为“江左三大家”的钱牧斋龚芝麓的诗,比较《影梅庵忆语》中的董小宛与清世祖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以及《端敬皇后传》,会发现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其身世为内大臣鄂硕之女一说法也存疑。
《忆语》中所说董死与顺治八年,实应为顺治七年,书中相偕“九年”屡处可见,董于崇祯十五年时归冒,及顺治七年正月初二正好九年,年二十七,书中将死期移后一年,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是“讳饰之言”。
董实于顺治七年正月为多尔衮部下劫去,当年十二月多尔衮殁,家产籍没,人口入官,其中也包括董,隶属辛者库,为孝庄识拔而入慈宁宫,照顾襄亲王博果儿。冒请求发还,先允,又不许,于是冒伪言董病殁,葬于影梅庵,作《影梅庵忆语》一文。
顺治十三年七月,封董小宛为贤妃,十二月,晋封皇贵妃(中间居然还跳过了贵妃)。顺治十七年,董病殁,追封为皇后,丧事大为铺张。
书的字有点小,且间距也小,其他都还可以,以前在图书馆借的书比这好很多,看来当今社会文化的倒退是全方位的。
先是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看了以后觉得不错就买来送人。书的内容分为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按照意思切分,有的一小段附一段译文,有的好几段附一段译文,建议只看原文,实在看不懂的时候才看一眼译文,这样看起来比较顺畅。作者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但是很有情趣,除了《闺房记乐》,每一“记”都经常提到思念亡妻,尤其是在妻子死后的头七,作者本来不应该进入妻子的房间,以防见到鬼魂,但是为了再见她一面却在房间里等,他的朋友说他有勇气,但是作者说自己“唯情痴尔”,这一段是我印象最深最感动的。
唯一的问题是书送来的时候左上角压出了几条很深的痕迹,不可修复,一起送来的另一本书也压坏了同一个地方,很影响外观和看书时的心情,希望商家在保存和配送图书的时候多加注意。
沈复的《浮生六记》是值得一看的,但是里面的注释刚看一点就出问题了,比如买下沧浪亭的诗人叫苏舜钦,不是苏舜饮。还有金约是一种头饰,根据断句来看,应该是金约指,约指才是戒指的意思。买的是电子版,还没看完,低分是打给译书者。
在八块五的时候买了下来。非常值得。
很喜欢这本书,三白和芸娘的爱情,布衣相随,即便人世再多坎坷,执手相伴,再复何求。只是真的是情深不寿。哪有那么美那么单纯的童话,只有生活,坎坷流离的艰辛生活。
纸质太厚,字距行距太大。简单地小册子印了厚厚一大本,不便携带。
本人比较偏好过去传统较薄的印纸,朴实无华的装帧,很有看古籍的感觉,还便于携带。这几年流行的厚纸,虽然让很多人感觉有质地,但是却大大加重的书本的重量,加上过于繁复的装帧设计,让读者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纸张和装帧上。
喜欢浮生六记(插图珍藏本)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