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未来哲学序曲:尼采与后形而上学的评论
好些年以来,我一直有心写一本尼采书。但尼采好读不好写。尼采的中国接受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就所谓“哲人”和“哲学书”而言,尼采在中国被译和被读得最多——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居然已经有十几个中译本!我也算添乱,于2009年出了一个新译本,据说已经是第14个或者第15个译本了。但,比较而言,有关尼采的汉语研究文献却不在多数,有意思的研究著作差不多是屈指可数的。原因何在呢?我以为,主要在于,尼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不做推论的—论证的—辩护的哲学,而是反传统哲学之道而行的。因此,读罢尼采,抒发点点滴滴的感受和情绪可以,而且也可能是有趣的,但要形成一本严格学术意义上的“论文”或者“专著”什么的,却是难的。
孙老师的书,值得购买,就是价钱有点高。
海德格尔的尼采,更像是一本学术简介,读不出尼采的疯狂。
喜欢未来哲学序曲:尼采与后形而上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