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即日式咖啡店。一百多年前,日本出现了首家茶店“可否茶馆”,绵延百年,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茶文化。第三次咖啡浪潮正在席卷欧美,崇尚“将一杯咖啡做到很好”,殊不知,充满个性、优质服务与品质的日本茶店,早已成为日本值得骄傲的文化,领先于世界。
经典虹吸壶、自家焙煎混合咖啡、黑胶唱片与大正、昭和氛围并存;
那不勒斯意大利面、咖啡冻、巴菲、热松饼,独特的茶美食,美味绝伦。
纯茶、名曲茶、漫画茶、猫咪茶、深夜茶……茶店的样式多种多样。
善解人意的店主、美丽的女侍、友好的熟客,茶店是充满人情味的另一个家。
从大正到昭和再到平成,行走日本,感受一百年的茶时光,走进理想的日式茶店。
特集囊括:
东京茶店研究所所长、日本孤独会会员、川岛小鸟的老师沼田元气诠释茶店的“惜物之心”;
作家、咖啡摄影家川口叶子的1000家茶店考现学;
编辑、设计师、TRIPSTER创办者野村训市与他的大人的茶瞬间;
传承三代的京都昭和茶店、长崎县理发店咖啡馆、东京郊外的英式茶店的经营秘诀;
吃货福利!烤吐司、热松饼、巴菲、三明治、咖啡冻、芝士蛋糕、那不勒斯意大利面、茶店特色美食大搜罗;
纯茶、名曲茶、美人茶、猫咖啡、漫画茶、深夜茶,种类多样的茶文化;
小山内薰、田山花袋、菊池宽、永井荷风,文人墨客与茶店的渊源;
茶文化圣地名古屋的探秘、日本20家特色茶店巡礼!
昭和与平成,茶店文化大不同;跨越百年,茶文化愈加沉淀与丰富。
网友对知日我们在茶店见吧的评论
茶店是现代人的书房、客厅,用餐的地方,是都市人心灵的栖息地。比起食物美味与否,这个环境能否让来客心灵沉静更为重要。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茶店,是由彼时的心情决定的。
沼田元气是80年代日本的前卫艺术家,曾经扮成盆栽到中国搞行为艺术。
90年代,他选择了茶店作为关注的主题,那里的人情味,当年的氛围,都被保留在了他的照片中。
他说:我选择茶店,不在乎它是否有华丽的装饰,也不看重它的餐点内容是否华丽,而是依靠一种感觉,身处其中,跟随自己的心和灵感自由发挥。我喜欢有惜物之心的人和空间。在那样的空间里,我会坐下来点一杯咖啡,用心感受。
拥有这样的空间与人的国度,真幸福。
现在,日本的茶店是越来越少了,连传奇茶店大坊咖啡也在2013年底关闭。就像咖啡界的“苹果”Blue Bottle Coffee的创始人所说的那样,“他们对待咖啡的态度谦卑,通过努力和奉献,化咖啡为神奇。” Blue Bottle Coffee是第三次咖啡浪潮的旗手,第三次咖啡浪潮即崇尚做好一杯好咖啡,而日本茶店从几十年前就已经这么做了。
日本的茶店,就是日本的财产。
现在国内的咖啡馆也不少,除了各种连锁,什么看电影的私房咖啡,玩桌游的游戏咖啡,可以看书的算是最多了,咖啡书店的感觉。可怎么说呢,毕竟是刚刚开始的一种文化,我自己是觉得,还没找到那种可以很“沉静”的感觉吧,或者是我对咖啡馆的想法太自我了,当然咖啡馆也可以很时尚很活泼。
这本书里介绍的日式咖啡馆,好像很多都是昭和三十年开始营业的老店,那差不多是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样子,到现在也是换到第二代第三代店主了,这好像就是日本人的坚持。第二代第三代们也想过追求自己的理想,做过并不相关的事情,但是最后发现从小培养下德对咖啡的热情,随着年纪增加反而加深,能让他们对这件经营咖啡馆制作咖啡的事情有持续的热情,有始有终。这样的咖啡馆,就算装潢再现代,也还是可以带给客人很安稳的感觉吧。也不禁觉得,这样真正经过时间考验而屹立不倒的咖啡店,提供的咖啡,也会是最好的。
这本书里最喜欢的,除了茶店里的美味小吃介绍,哈哈,就是对日本前卫艺术家沼田元气的专访了。他真的是个懂咖啡的人,无论是咖啡的历史,还是咖啡的艺术,都似乎能够随时侃侃而谈判。沼田元气说,越是好的茶店,贩卖的越是让人深感愉悦的时间,人这一生,从生到死,所携带的最大的财产就是时间,而茶店,让我们可以悠闲地享受时间。
这也是喜欢的和以为的茶店的模样。
如果有机会,真想把书里的咖啡店走个遍,静静坐着,喝咖啡,看看书什么的,就很好了。
看到沼田元气的这段话,找到了共鸣啊:对每个人来说,保持这样的孤独感都是很重要的,而咖啡馆就是一个可以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孤独感,让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彻底成为自己的地方,是一个独立、高级而深远的精神自游地,值得向每一个人推荐。
然后就是施小炜写的日式咖啡馆的起源发展还有各种八卦,好看好看!
作为知日杂志的粉丝之一,对杂志的质量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KINDLE电子版真的做的太差了,排版完全错乱,不论是用iPad 阅读或者是用kindlepaperwhite阅读,都完全无法正常浏览,原本是因为家中杂志太多,为了方便整理所以尝试着直接购买电子版,没想到竟然是这个阅读效果,感觉到有点失望,不得不重新购入纸质版。另外,购买电子版的价格也有差异,在iPad 上的亚马逊APP浏览显示8.99元,在PC端购买却要24.8元,不知道这个差异为何如此大。所以这次给评分低就是因为对这个的kindle版本失望。想要购买的朋友还是继续购买纸质版吧。
这期的选材倒是有些吸引人,哪怕是平时对日式茶店接触不多的人也不会特别排斥,毕竟和吃喝相关的东西,普通大众还是能接受的。日式茶店的历史其实还是在逐渐西化之后,只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不断改良,和国内的所谓咖啡馆之类真心不是一个概念,差异还是蛮多的。书中介绍的一些小店,倒是很想有机会去坐一下,感受一下最真实的环境和那一份份简单的手工咖啡和配食。
其实每一本知日阅读的时间几乎不会超过两个小时,也很难拿起二周目;可是每册拿在手上是那么的舒适,读起来又轻松愉快
茶店这本内容偏少。看看也好。
很棒的选题很棒的文字,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喜欢知日我们在茶店见吧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