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教育模式已有200余年历史,可汗认为,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社交网络盛况空前的时代,免费、灵活、适合个体、全球共享的教育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本书中,他以“可汗学院”的成功为证,分析了当前教育各方面的缺陷和落后之处,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与高效的新概念。
? 当教育没有了贫富之分,课堂没有了年龄之别,实习没有了假期之限,当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而学习,教育才能最终达成其目标。
? 适合师生、家长及互联网文化爱好者。
网友对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的评论
翻转课堂在互联时代确实有其重要的价值,是一种教育方式的革新,但是不是一场革命还很难说,更不能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教育著作了。书本身写的很好,但不能把其地位抬的太高了,现在的教育不能只盯着技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很多可能,但技术也会将教育领向一个危险的方向,它会使人们忘记甚至排斥传统,丢掉教育的灵魂,使人成为知识多、技术高,而智慧缺乏。因此,我们评价一本书不能光凭个人的兴趣。
萨尔曼可汗曾在 TED 演讲中分享了创立可汗学院的缘由,仅仅是为了给小侄子补课,为了不重复地讲所以录制了视频,之后视频受到侄子同学的喜爱,上传到 YouTube 后点击量很快突破百万,于是作为一个非专职教师,他萌发了做可汗学院的念头。他的理念一经提出,很快获得慈善家比尔盖茨的认可,获得了资助。在演讲时,盖茨还上台采访了他。读者朋友们可以在网易公开课 TED 频道找到这场演讲,同时网易公开课也有可汗学院频道,课程多为理工科,文史哲几乎没有涉及。
可汗学院的火爆进一步推动了在线教育的火爆,其实之前哈佛、耶鲁、麻省等美国名校也有自己的视频教育平台,MOOC 模式近年来在国内也得到了大发展,北大清华等学校不是也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教育资源了吗。可汗学院与传统名校不同的是,其课程都是适应网络环境推出,学习效果较好,而非如名校那般将老师平时给自己学生上课的情况录下来上传到网上,信息传达给屏幕前的学生时有一层阻碍。
我大四实习的公司便是做在线教育的,IT 培训。我在公司感受到的是,在线教育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风口之一,腾讯推出腾讯课堂,百度收购传课为全资子公司,阿里也有阿里同学,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在线教育行业,在打造自己的平台。小米雷军作为投资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投资(小站教育),当时还是我们公司一周热门话题。再说一下我们公司的发展来证明一下在线教育有多火"rest":"热吧,我们公司直到 2014 年 10 月才算正式成立,2015 年 3 月我入职的时候还不到 30 人(2 月份仅有不到 10 人),到 5 月底我离职,公司已经有将近 70 人,有 4 个线下加盟机构(全是我在职的 3 个月期间谈成的——不是我谈成的啊),总部即将迁往北京。我是做运营的嘛,当时就天天吹牛,我不是那种做大事的人,很多时候都下不去“嘴”。<br /><br />说起在线教育,YY 上市之后做过,曾经也如火如荼,或许微信 6.0 版本增加视频直播了也会进军这个行业,不过说实话,我还是佩服养猪的丁磊,虽然网易云课堂不一定竞争得过众多做在线教育的公司,但是网易公开课作为一项(半)公益事业,用游戏中的盈利一直坚持做了很多年,在传播知识、培育用户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br /><br />我在这里吹嘘丁磊,媒体吹嘘可汗学院,萨尔曼也通过本书介绍自己的理念,但是在线教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并未找到终极答案。传统的线下和互联网教育今后如何互补,是否在线课堂能够取代学校教育,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就连美国的学者们都在呼吁教育改革的现在,未来教育的出路到底是什么?<br /><br />因为没有更好的方式,现在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只是知道有不好还死不改的,的确是相关人士不作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因为知识的传播从此可以打破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了,并且能够做到实时性,那些做在线教育的企业,大家都是奔着钱去的,并没有多么高尚的情怀,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正在逐步重塑未来的教育,很有可能探索出一条出路。<br /><br />为什么我非要说做教育的企业家是为了钱,一是因为他们的确是为了钱,二是想告诉大家革命教育是需要钱的,也很想和大家谈情怀,可是没钱活不下去,一切创新都没有可能。所以当一个尝试在线教育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时,不要为了几百块钱而斤斤计较不知珍惜,新事物,成本不高,值得一试,KTV 呆一晚也花好几百呢。<br /><br />向如萨尔曼那般奔跑在在线教育之路上的人致敬,希望他们能尽快为活到老学到老找出一条新路。"
作者本来是基金公司的金融分析师,从远程辅导自己的一些晚辈开始,最终做了专职的互联网教育工作者。本书是作者对这个过程的回忆和总结。
作者在早期的远程辅导自己的晚辈开始,发现了教育业的现存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作者认为教育业最大的问题是无视人与人之间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是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异的。
作者制作了许多10分钟长的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效果不错。许多教师干脆让学生晚上回家看可汗的教学视频,白天到教室想老师提问,效果非常好。翻转课堂指的就是这种把常规的学习和提问的时间地点颠倒过来的做法。
07年作者辞职专职做教学视频和教学软件。用软件出题,帮学生反复练习,同时也能统计出学生学的比较差的知识点。同年开始去找学校合作,效果不错。随后收到了google和微软的投资。
后来作者在更大范围内在学校内推广他的教学方法,效果还不错。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思:1:大学课堂老师照本宣科太浪费时间了(我当年也有同感);2:按年龄分班不一定是合适的;3:寒暑假会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可以考虑让学生老师修年假
有专家告诉我们,“圈外人”(outsiders)最具创造力。
有一位失恋的程序员整天到酒吧消磨时间,看调酒师制作鸡尾酒,最后他成了“东村”的最棒调酒师。
一位研究粒子的物理学家,解决了困扰高露洁多年的把氟化物注入牙膏管内部的难题。
一个教育工作的门外汉,对现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学得好的学生和学得不好的学生一定要按统一进度在教室里上课?家庭作业是多与少的问题,还是是与否的问题?他把上个世纪30年代的“精熟教学法”找了回来,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实践着自己的朴素想法。
他自己是“逃课生”,但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
他的父亲是孟加拉人,母亲是印度人,因此,他对穷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爱。他本可以创办一家像谷歌、facebook、京东那样的上市公司,获得不尽的财富和荣耀,但是,他创立的“可汗学院”却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他说,他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从他的工作中得到好处。
最重要的是,他的所思所想,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好的做法,我们把它发扬光大,不适合我们的,我们也不必盲目地照搬。
比尔盖茨说,可汗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来说,他不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吗?
喜欢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