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罗马史(全译本)

发布时间: 2017-04-12 10:12:50 作者: rapoo

罗马史(全译本)

特奥多尔·蒙森所著《罗马史》出版于1854-1856年,是第一部全面研究罗马共和国的专著。准确系统地叙述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如何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帝国,进而由盛及衰的过程和原因。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可以说,这部巨著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蒙森用熟练的语言技巧,配以充满自信的学术知识,使罗马生动地跃动于读者面前。1902年,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历史学家。该书也成为研究罗马史的权威之作。

网友对罗马史(全译本)的评论

烫金刷银不掉粉,字大行疏爱德印,遗憾纸张太薄了,正面就见背面字。花费银两二百二,扛到床头当枕头。

罗马行省那卷并没有译出,商务此书不能算作全译,前言并未对此说明。

装潢上确实是基本到极点了。皮面精装,字典纸,书口刷金,带书匣。放书架上很气派。五卷合一确实不利于阅读,其实既然有书匣,做成五本或者上下是更合适的办法。合集本一般都是廉价书的选择。
但是所有书都是内容为王的。这一点商务却做得不怎么样。
这么大一部书,两个译者。请问译者或者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序言呢?为什么一个字也不交代?就算不评论内容,交代一下译本的版本源流也是应有之义吧?
每卷之前有彩图,不错。但是为什么连一幅地图都没有?这么大的一部历史,没有地图也太差劲了吧。
商务给人的印象一向是重内容轻装饰,本书恰恰反过来了。

德文本来就不好翻译,豆瓣上某些人把译者贬低的太厉害了。
我读来还觉得可以啊,书中有错误,勘误还是没有做到最好。
不过整体感觉不错啊,说翻译太烂的人恐怕还需要贴出原文。

将近二千页的书装订成一本,3公斤!!也太厚了点!什么概念?我是喜欢坐在或躺在沙发上看书的,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如果这本书拿在手上阅读一天的话,不知是什么样的感觉?肯定是手腕酸痛。前段时间我阅读《生活与命运》,这本书是1.4公斤,我拿着这本书阅读,一个钟头下来就是手腕酸痛的感觉。何况3公斤??因此阅读这本书就只能坐在书房里,书本摆在桌子上,一页页翻着,香炉里点着檀香!可读书是为了快乐,不是为了装门面的,更不是装逼的。出版商也要为读者考虑,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少评三星就是因为不明白出版商的意图,不关乎书的内容。为什么不做成五本套装的精装呢?
本来很想购买精装本,但阅读实在不方便,还是买五本装的平装本好了。不想仅仅为了装点门面。

书真的很精美,适合收藏,看的话还是买平装比较好

此书作为收藏版堪称完美,纸薄但较坚韧,书本已经那么厚实,若再用厚纸不知得有多重。内容嘛,虽不能说翻译佳作,但也还可以。值得入手。

手头上的大部头罗马史有两种。一种是吉本的,一种是蒙森的。这两种罗马史也只是近两三年才出齐。蒙森的五卷本罗马史单行中文本陆陆续续的,好像直到2015年左右才出齐全。没办法,对罗马史的偏爱让自己没克制住收藏版的诱惑。双11活动,234购买了一套。这个版本确实不是用来看的,5卷本的单行本任意看,看坏了也没关系。——藏书与读书实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值得高兴的事情是国内的出版社越来越注重收藏本的出版。这是好事!看看当前各种各样的出版物,说它们大多数都是“垃圾”,一点都不过分,重复出版,劣质出版太多了。一本好书,当然可以出多种版本,但是如果这些版本的水准都在一个层次上,那么这种出版到底有什么意义?图书承担的不止是简单的内容,图书毕竟也是一种物质工艺,同时图书还是思想与文化的种种表现。装帧、设计的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时代的文化水准。当然,每一个品种的出版(尤其是收藏方向的),肯定在不少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收藏的性价比(有好几项关注点),这些都只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慢慢解决,慢慢的形成出版方与收藏者双方之间的需求平衡,这个方向是值得肯定的。

蒙森的罗马史写的非常好看,这一版的翻译也不错,但是精装版一本太大太厚了,收藏可以,阅读的话建议还是五卷本的那一套。

只想给五星!不想多评论!

喜欢罗马史(全译本)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