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

发布时间: 2017-04-12 10:26:20 作者: rapoo

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

《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介绍了信任和爱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对评价他人的外貌和性吸引力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兴趣?优秀的基因确实意味着互补的基因?母亲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为什么可以持续到第三代?感情给我们的记忆涂上了哪些本来不存在的色彩?……这些问题并非新近才提出,但只有掌握了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工具后,科学家才找到解答的门路。而他们得到的答案,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看似熟悉的心灵背后全新的生物学——有关“正常”的生物学。

网友对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的评论

这本中译版可以如此高分评价,真的应该感谢卓越表现的译者。

基于以前忽多或少的经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外文书国内做翻译,都不太信得过,咬文嚼字或者语句结构不正常,但难得,这本没有。全书成书来讲条例清楚,基本总分总格式,观点与案例并存,多次出现的专业基因代号等名词根本不会影响一个一般读者阅读,平铺直叙,行文畅快,不会感到生涩别扭,刚开始读可能觉得无聊,但不算深入下去发现越发不能停止,非常好的编译水平,甚感欣喜。

书的内容来讲,因为这本是作为我对于“人类起源、遗传基因和后天习性”这方面的主题阅读之一,之前看过的多是从历史角度讲述人类基因和基因遗传学的争议等,而这本是另一个层面,更贴近生活,不管是9个月的孩子能否实现“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还是挡住刚出生小猫的一侧眼睛来观察它的适应力,涉及婴幼儿养育,情绪,信任,性吸引力,恐惧与焦虑等方面,均是在探讨“何谓正常”的人的大脑和心智发展,而这些恰恰都是先天(基因)与后天(教育与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结果。你不得不承认面对一个罕见病病人,确是他的先天遗传基因出现了变异毁损才造成他的如今,但同时也要承认,通过环境条件和医学手段介入,一个幼小的心灵还是可以一步步走向光明未来,对于多动症或者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患者,人们不再恐惧着闭门不谈,通过一代代科学家的深入研究,虽然不能完全找到基因里那个精准的致病目"rest":"标,但依然可以给予积极帮助。<br /><br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正如白天黑夜的交替,有界限但不明确”,有时候“不正常”可能只是“正常的另一个侧面”。历史和科学研究带来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想必就是屏除偏见了吧。<br /><br />整体评价,4颗星,推荐阅读。"

对于喜欢心理学的外行来说,是一本十分生动的科普读物。把相对虚幻的心理学结合到相对物质的生理学,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
翻译得也不错,基本能够正确反映原著轻松而又严谨的文风。

从生物学和基因角度撰写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原来大脑是决定他性格形成和开发的重要部分,喜怒哀乐全部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一本不错的书。

如题 非常细分领域的书籍 本来想提高心理和对美的认知 但太烦奥 对于非研究者 用处不大

作者用不同的视角来阐述不同民族、文化中生育与性的差异及独特之处,有趣

喜欢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医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