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

发布时间: 2017-04-25 10:05:48 作者: rapoo

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

《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追溯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其经典之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出版之后,对日本作为海权国家崛起的影响。马汉的这部全球畅销书不仅受到英国海军、西奥多罗斯福和德皇威廉二世的尊崇,也同样受到日本海军部的重视,并将其作为扩张海权的号角。日本海权的扩张顺理成章地指向了美国。作者麻田贞雄以对马汉海权主义的讨论开篇,解释了日本海军是怎样在马汉思想的影响下将自己视作美国人的假想敌。
《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首次运用了日本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三次海军会议的档案记录,包括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1927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30年的伦敦会议。作者检视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海军在改进武器技术与对扩展舰队规模的质疑并存的背景下面临的战略困境。作者还分析了导致日本与美国开战的决定:1936年退出海军条约,1940年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1年向印度支那的进军,等等。其中有着陆军与海军之间争夺主导权的官僚斗争背景。作者得出结论认为,马汉的“幽灵”时刻盘旋于日本海军领导人周围,他们准备与美国的战争,在错误地估计美国和日本的实力对比以及美国人的决心的基础上做出决定,都有马汉的影响在。

网友对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的评论

该书精彩的描述了日俄后到二战前日本海军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政治活动的展开
僵化落后的战略思维,以及官僚习气让从日俄战争中走向巅峰的日本帝国海军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滞后和扭曲,没有理性且不讲变通
理性,务实的条约派军人被舰队派的贵族官僚打压排挤
最后使得日本海军在朝着挑起太平洋战争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这段以国家灭亡为代价的历史不仅是“外国史”,对今天充满着虚骄浮躁之气的中国而言,也是急需汲取的历史教训

有很多日本海军内部人事的描写,从日本接受马汉理论,加藤友三郎/加藤宽治两人的矛盾,一直写到战前的战争决策,包括三次海军裁军会议在日本内部的争论,相当有趣。
但我对这方面的内容并不熟悉,所以不能评价这本书是否写得正确。
本书完全没有作战方面的描写,所以菜鸟应该不喜欢这个。

这本书是历史学家写的,学术色彩很强,引用了大量国内少见的资料,对了解华盛顿会议到珍珠港事件期间的日本海军决策内幕很有帮助。但是有些细节还有些瑕疵,例如作者认为三十年代中期美国战列舰的最高航速是20节(p212),其实是21节。

刚拿到书感觉还挺好,翻了几天质量越来越不精细了

喜欢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