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的另一大特色是借鉴了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易经》素称难治,《道藏》中的易学典籍更是难中之难。其难度在于《易经》的卦爻符号具有象征性,道教的经书大量借用了《易经》的卦象符号并加以发挥。詹教授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对《周易》卦象以及道教体系中的各种符号进行重新解释,弄通了其深层的隐义,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例如“坎离”,作者释曰:“在《参同契》中,坎离成为元气内在两个方面最重要的象征符号。而日、男、火(暑)亦为阳的方面之象征;月、女、水(寒)则为阴的方面之象征。《参同契》多种象征物的出现,就在于要寓抽象于具体之中,以有形明无形,启迪人们从感性积累的材料中去认识阴阳的类别。”(见该书第111页)这样的解释突破了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方术蕴涵的发掘。作者在论述《周易》体系中八卦起源的问题时,则使用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人的“自我意识”方面加以分析,超越了前人从“物”的方面去寻找原因的简单做法。总之,作者是善于引入新方法的,但这并不表明作者丢弃了被证明有效的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用功的读者自有会心的发现。 作者简介
詹石窗,1954年生,哲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已撰有《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现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宗教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总序
序
导论
一 关于易学的名义及其研究状况
二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三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的原则方法
上编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之基础
第一章 易学体系之建立
一 八卦符号的缘起
二 八卦符号的排列及其向六十四卦的推演
三 象数、义理之分合与易学体系的整体功能
第二章 易学体系与道家及传统医学理论
一 易学与先秦道家
二 易学与传统医学理论
中编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之建立
第三章 易学象数派的形成及其对早期道教的渗透
一 易学象数派的形成
二 原始符派道教典籍的易学内容
三 原始金丹派道教典籍对易学象数的应用
第四章 易学义理派的兴起及其在道教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一 易学义理派与老庄思想
二 易学义理派对道教理论的影响
第五章 易学象数派的蔓延与道教对其模式的因袭发挥
一 易学象数派的迂回发展
二 从道经看易学象数的思想发展轨谠
下编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之衍扩
第六章 易学体系的大变迁
一 周易图书学的勃兴
二 图书象数大推演与义理学的道学化
第七章 道教养生学对易学的进一步应用和发挥
一 道学为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模式
二 易学的发展启迪了道教思想的发展
三 道教的方术活动丰富了易学的象数语言
四 道教的玄想影响了易学哲理思维的发展
五 易学与道教思想相关理论研究的未尽思绪
后记
网友对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的评论
喜欢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