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收藏
展示了德尔托罗的“荒凉山庄”中,不同的房间和难以置信的藏品,包括电影道具、书籍、角色模型、等身雕像等。此外还谈到了德尔托罗的的画面灵感、电影寓意,诠释他讲故事的技巧和他的想法酝酿过程。
第二部分 笔记
《魔鬼银爪》《变种DNA》《鬼童院》《刀锋战士2》《地狱男爵(两部)》《潘神的迷宫》和《环太平洋》的制作笔记。
第三部分 采访
吉尔莫与马克详细解读每部电影背后的灵感,以及一些惊人的概念设计:《肉食市场》《梅菲斯特桥》《七个名字》《黑暗的左手》《猩红山峰》……
海报:

网友对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我的私人笔记、收藏品和其他爱好的评论
怪大叔有怪可爱,花花绿绿的插画加哥特诡异的字体,愣是把工作蓝图描绘成人生大赢家的轨迹,把豪宅当成博物馆藏鬼纳神不说,还荼毒我等凡夫俗子染上奇(nao)思(dong)妙(da)想(kai)细菌。
■印刷
图书内页和以前收过的书有一点不同,同一页面中图片的印刷和文字的印刷像是两个工艺,图片的手感、视觉很像照片(实物),而文字就是普通工艺,这两种工艺放在一起,页面看起来对比很强烈,图片更突出,尤其是涉及到托罗的手绘图和笔记(翻拍)时。这个很了不起,不知道出版社是怎么做到的?求达人解释。
印刷非常棒!色感、触感舒服,肾好!8开的书,出乎意料的大部头,立体封皮,外貌妖艳,抱在手里好像走在前往霍格沃茨教室的路上,嗯,应该是去上神奇生物课。
■内容
原图+译文+剧照+采访,每个对开页内的看点都不少,一座山庄+八部电影=人生赢家。设计图很珍贵很厉害,收图控就不要错过了。
托罗收了好多好东西……有钱真是爽。比起他的荒凉山庄来,我的工作室实在是贫民窟啊!要向托罗学习到底!
■翻译
托罗这死宅,我知道他博览群书,但要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地炫耀自己的学识,有一半的正文,除了别人夸他,就是他在称赞那些文学家、艺术家、演员或同行,如果没有译注,我会觉得自己像外星人。向翻译的哥们儿致敬!原来外国的文青和中国的文青一样,都不肯好好说话。<"rest":"br />■价格<br />贵但有爱,爱绝不贵。相比起HB的手办和环太手办,这个钱……呵呵<br />这本书我买了原版,E文读起来远没有阅读母语时顺畅,所以又买了中文版。原版用来收(XUAN)藏(YAO),中文版用来读……放案头,每当创意枯竭时,翻翻自有妙处。<br />稍后送上原版照片及视频。"
极致精美!对这样的美物爱惜不已,捧读时也是万分小心,不料出门之前忘在窗前,一场阵雨给淋湿了,心疼得不行,只好又买了一本。
其实英文原版已经有幸蒙友人送了一本,欢喜异常,买中文版之前还犹豫了一阵,想等看其他人的书评,然而迟迟见不到议论,自己英文苦手,又实在按捺不住对它的占有欲,也下单了。
和后浪那本创世一起趁亚马逊活动收的,同样都是过百的图书,相比之下我觉得这本真是值太多!那本给小孩子当玩具翻几次就扔了,这本却能一直存留在书架显眼处,无论翻开哪一页,都能让人津津有味地琢磨上好半天。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也收罗了不少设计用书,但光是印刷能让我喜爱的着实不多,这本竟也算是其中之一。英文版的彩页是过了油的,我以为中文版会有些折扣,用质量好点儿的纸张罢了。看见中文版能忠实地将装帧还原到这种程度,还是相当有良心了。封面的立体凹凸我希望能做得更明晰一些,不过中英文版都有此遗憾。论内页印刷效果,不知是因为英文版放久了还是什么缘故,两本相比我竟觉得这本中文版更细腻,铅笔痕迹等栩栩如生,翻的时候生怕蹭花了它。
我不太能看出英语翻译上的问题,就普通读者的阅读而言感觉还是靠谱的,原版中有段我自己不太能看懂的(关于手冢治虫的那段)英译的日漫作品名单,还很懊恼自己日语白学了,这本中文版中也非常漂亮地译出来了,心说真不愧是专业的,没得积累"rest":"大概译不明白吧。此外,原本以为自己发现了一处错,即“卡洛斯希门尼斯”和“卡洛斯赫门尼斯”可能是前后两种译法,然而比对原文,还真的是两个不同的人。<br />不知道该不该推荐每位电影迷都收这么一本,不过我身边喜欢这种奇诡、妖艳、哥特风格电影的朋友倒是不少,且男性居多,我一女性朋友还用这本书作为礼物去跟她心上人表白去了……笑。尽管大部分人并不熟悉托罗的名字,作品也只熟悉《潘神的迷宫》《环太平洋》和《霍比特人》,但是每个人把书拿到手里都会大喊“酷毙了!”<br /><br />如果谁自称喜欢收集电影设定集,却不知道这本书的话,必然是个笑话——我真是这样认为的。托罗作为一个阅读极其广博、思维异常开阔、多个项目同时思考的天才,却仰赖于原始的“笔记本手书”工作方式,以至于他的笔记本也完全呈现出光怪陆离的色彩。我也藏有一些霸气的电影原案公式书,那些精细的、严密的3D特效令人瞠目结舌,但在对“妖魔鬼怪”和“黑暗之美”的追求和想象上,托罗的设计又自带其浪漫的温暖意象。托罗才华横溢,同时又是老顽童一枚,个性又纯粹坦诚,设计图也尽数公布于大众,所以我们看到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是他真实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他多年思考、发挥、整理的心血,不是那些捞金味满满又千篇一律的“设定集”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部神鬼之书的逼格高到爆表好不好,有多少书能够做到让它的收藏者感到拥有它是一种幸运!
吉尔莫的作品有股子邪劲儿,玫瑰在冶艳中透着古怪、美酒在甘醇中飘着腥味……
而他却用孩童的好奇毫不掩饰地求索着,无所畏惧地打量这生命全部的美丽与阴森。
他带我们在月圆之夜满怀紧张、恐惧、惊栗去探访光怪陆离又危机四伏森林,
却在森林尽头的繁芜中,按捺住”扑簌扑簌“的心跳,逮住了那只一路窥探你的双眼血红又一口黄色尖尖牙的大!兔!子!
我们会发现:令我们脑洞大开的,不是理想,而是现实。
我们会看到:光鲜到令人心醉的事物无一例外又理所应当地包藏着祸心。
喜欢里边这句话:“当人们说,‘哦,幻想就是最大的逃避,’我的回答是,‘我绝不同意。’幻想是解读现实的最好手段。”
最后拜拜托罗大神ORZ,然后把我最诚挚的谢意留给译者大人,
我等E残党终于得见制作如此高水准的中文版,真是幸福到变种!
吉尔莫德尔托罗或许不是最伟大的导演,也不是最受欢迎的导演,甚至不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但他绝对是我所了解的最有才的导演(好吧,我了解的导演也不多)。
第一次翻这本书的时候,就惊讶于他的绘画技能,虽然只是笔记本中的草图,大部分都是怪物骷髅吸血鬼,却精美异常栩栩如生,而且自有一种不好描述的古代手抄本的风格。吉尔莫博览群书,几乎每两天就看一本,而且一看就是几十年。从他的手册里你能看出来,这几千本书他没有白看,在文学,哲学,艺术,当然还有电影等各个领域,他都有独到的见解。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心得,难怪某国的电影大部分都那么浅薄,那些导演中有几个能像吉尔莫这样博学。
前面看卡梅隆(《泰坦尼克》)给他评价你或许觉得有点夸大其词,但看完本书后,你只会觉得卡梅隆绝对不是偏爱他最好的朋友。你或许不是很喜欢他的电影,但你一定得承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伙,他的两个小伙伴最近红透半个天(墨西哥三杰中阿方索《地心引力》自不待言,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的《鸟人》今年大出风头),我相信《潘神的迷宫》多年后,吉尔莫德尔托罗一定会风云再起。
喜欢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我的私人笔记、收藏品和其他爱好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