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周刊》的这组医疗健康报道跨越多年,关注药品如中草药、疫苗问题,疾病如癌症、精神病境况,也剖解转基因、器官移植等争议话题。它追逐热点,洞悉真相。它的报道有时即成为热点。中草药肝损害在大陆长期秘而不宣,本刊率先报道。国内一度难以正视的艾滋隐情,本刊持续关注。多篇重量级报道,更揭露包括奶业、死囚器官移植在内的行业潜规则。这一系列报道既聚焦那些陷入困境、绝境的个体命运,也从政策上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改革和进步。
目录
卷首语 3
一、药品乱象 5
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5
收益与风险:中草药安全用药的较量 8
中成药到底有多假?大陆中成药再陷安全疑云 10
中成药“特权”调查 13
大陆中药掺西药乱象 17
镇定类药物上瘾人群调查 18
山西“问题疫苗”风波前后 21
中国“神药”干细胞疗病真相 23
疫苗事件的真问题与伪问题 27
二、医改之路 29
大陆医改:2007安定大动作 29
大陆医改部门博弈 31
大陆医改升温 33
医疗改革没有回头路 35
“安徽医改”为何偃旗息鼓 36
被误读的“全民免费医疗”——神木医改前传 37
宿迁易改,为何昆明难改? 39
医改没有回头路 41
2012医改寻路 43
医改要让“患者有其医” 44
医改再陷迷途 45
公立医院改革两重天 47
他山之石:美国公立医院如何改革 49
台湾健保模式全揭秘 50
台湾特色的医疗困境 54
香港公共医疗亟推“强医金 56
大陆护士出国潮 58
大陆疾控体系10年再检讨 59
三、恶疾之殇 63
(一)艾滋围城 63
内地现艾滋病隐秘人群 63
和温总理握手 艾滋病上访者被接见前后事 64
大陆防艾宣传大使10年志业 66
专访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郝阳 68
“中国个别地区艾滋病疫情已接近非洲” 68
终结艾滋病,变“不可能”为“可能” 专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 70
(二)癌海浮沉 72
中国癌殇 72
任何一个方向都是黑暗 72
大陆癌症防治五十年检讨 75
中国“癌症村”地图 78
离北京50公里的“癌症村” 81
内地近百癌症村或被牺牲 83
数万因污染致癌病人无力获救治 83
大陆八年难迎宫颈癌疫苗 85
希望之书—从癌症中幸存 86
大陆癌症诊疗指南 88
在中国顶级肿瘤门诊与魔鬼共舞 91
祛魅癌症 94
基因组测序开启医疗新纪元 96
(三)笼中病人 99
大陆千所精神病院调查 99
回归实验 精神病人社区康复的中国实践 101
香港经验:官民合力推动社会融入 103
笼中病人 105
有家难归 109
大陆精神病人回家困境 109
一所精神病院的商业“钱途” 113
《精神卫生法》:被误导的立法? 115
(四)麻风病院的黄昏 116
麻风村:“世外桃源”的集体主义生活 116
无法消失的伤痕 大陆麻风病遗迹 118
被遗弃的世界 麻风病人的一生 120
(五)困局待破 122
大陆不孕不育调查成谜 122
内地结核病防控的挑战与希望 123
罕见病困局 125
同性恋“扭转治疗”调查 127
重金属侵害维权难题待解 129
四、食品健康 131
(一)“食”界风云 131
中国式牛奶质量监管 131
奶业安全“大跃进”:受损者与受益者 133
牛奶购销造假链条调查——奶业潜规则 135
明治奶粉撤离大陆内情 138
大陆边境冷冻肉走私密道 139
走私冷冻肉的疫病隐忧 141
碘盐的代价 142
大陆保健食品审批制存废之争 144
被“化学”了的食品 146
大陆“化学食品”演变史 148
(二)转基因迷雾 150
解密转基因 150
“黄金大米”的前世今生 150
中国农业的转基因挑战 153
他们为何反对转基因 156
中国转基因的利好与攻坚 158
反转基因斗士反水前后 159
悄然获得安全认证中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博弈 161
中国退运美国转基因玉米风波 163
转基因苹果来了 164
张掖禁止转基因作物种植风波 165
五、器官移植 168
(一)死囚器官停用两难 168
死囚器官停用之后 168
死囚器官移植暗规则 171
从压力到改革 173
(二)大陆卖肾黑市 176
大陆卖肾黑市 176
网友对凤凰周刊文丛:身体怎么了?揭秘大陆医疗困局(全套合集共5册)的评论
这套书是《凤凰周刊》中一些医疗相关的文章的合集。这类图书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不标注文章初次发表的时间。这个时间显然是编辑不想让读者知道的。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不道德的习惯。
书中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涉及到的话题时效性比较强,变化比较快,现在看明显已经过期没有意义了,需要看最新的进展而不是以前的文章。不过还有一些没过保质期的文章值得看一看。
以下是书中一些我认为有用的信息的摘抄:
1:东南亚国家及地区中,唯一一个直接禁止雄黄、朱砂如要的是日本;(p845)
2:2006年,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在接到7例服用何首乌制剂引起肝损害的报告后封杀了这种药材的进口;(881)
3:中国大陆流行的“中药”里还有两个大类是完全无法输往包括港台等境外地区的,它们就是中药注射剂与中西药复方制剂;(p881)
4: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镇定类药物上瘾算得上是东北特有的地方现象。(平022)
5:接受干细胞治疗,病人的权益得不到丝毫保障。患者以其他医疗技或检验费等名目接受干细胞治疗,没有发票凭据,甚至在病历本中,都没有接受过干细胞治疗的记载;(p1311)
6:最优的制度安排是承认并保护医生的自由执业人身份,形成规范透明的医生人力资源市"rest":"场,从而形成规范透明的、得到医患双方认可的医生服务价格决定机制,也就是医生的收入水平决定机制;(p2290)<br /><br />7:台湾健保成于物美价廉,也败于物美价廉。因为忌惮民意反弹,15年来当局只调涨过两次费率,再加上药价控制不当,以及使用者“不用白不用”心态下造成的浪费,“亏损”已经成为台湾全民健保的常态;(p2759)<br /><br />8:2001年,《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英文简称CCMD-3)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实现了中国同性恋非病理化;(p7344)<br /><br />9:一些地方小企业,如河北高阳县世纪乳业有限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里并未发生事故,却最终被事件后的乳业整顿消灭;(p7776)<br /><br />10:为了规避冻品走私的风险,东兴的走私分子教授货主“保货”方式:找专门从事走私的保货公司“对保”方式交易,即保货公司需事先交上十几万元现金,客户也拿出保费。如货物被查扣,保货公司预交的现金就交给客户,另加相应的赔偿金;(p8158)<br /><br />11:中美棉种之战的逆转终于在2004年爆发,质优价廉的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在遍布农村的农技站的推广下,成功取代了孟山都的同类产品;(p8951)<br /><br />12:事实上,纵观数年来大陆媒体关于死囚器官的报道,接受采访的卫生系统官员几乎只有黄洁夫一人,黄洁夫几乎成了唯一一个明确承认并推动停止使用死囚器官的卫生系统高管。(p10075)"
视角独特,有观点,介绍的很多情况是和一般大众认识不一样的,不会人云亦云,值得一读。
很喜欢凤凰周刊的系列文章,收藏拜读
喜欢凤凰周刊文丛:身体怎么了?揭秘大陆医疗困局(全套合集共5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