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发布时间: 2017-05-06 10:11:14 作者: rapoo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
传媒业出身的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他还从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19 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有效的小窍门。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如果你也想见证这段神奇的转变,那就从现在开始,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吧。

海报:

网友对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评论

这其实是一本很“简单”书,但至少解释了一个我之前没想透彻的关键问题。

总体来书,这本书讲了“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整个结构化的读书流程应该注意的方法。

在“选书”和“购书”部分,作者的描写非常细节化,甚至繁琐。不太清楚日本读者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此详细的指导,还是说这是日本人国民性的体现。总之,这一部分没太多感觉。

但是对于后面三个环节“读书-记录-活用”,作者的观点让我感触颇深,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也促成了我第一次买完书后,还会有撰写书评的热情。而此次书评,正是按章书中方法写就。

首先,关于阅读,我之前有些什么疑惑呢?以前,我其实都不太乐意做笔记,嫌麻烦,总感觉做笔记必须要长篇大论,辅以深刻的个人观点。但这本书减轻了我的负担:

“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写摘抄都好,要坚持些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法。”(P74)

接下来,作者又说到写读书笔记的核心要素,一句简单的话将我点拨醒,让我摆脱以前阅读时犹疑的状态。

“写读书笔记的窍门,简单来讲,就是要彻底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读书的重点是"rest":"自己认为哪些内容重要,并将其彻底消化掉……哪怕是一句话,只要写的是发自内心的语句,那么这次读书笔记就是有意义的。”(P78-79)<br /><br />这个观点是我模模糊糊感觉到的,但是此时看到才顿时开窍。以前,我可能受《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影响,总觉得应该把一本书的所有犄角旮旯都看明白,按照全书大纲总结出感想才是真正的读书。但是一旦抱着这样的目的,潜意识里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和迷惑,总感觉一本书看不完,因为永远都有没看懂,或者没总结到位的地方。而这本书里,作者提到要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也就是依据你看书当时的心情和知识储备来决定,并且尽量精简地选择性摘抄。如果这本书有让你惊叹的,改变你当下认知的部分,那就是指的去记录的,在此,情感上接受这本书很重要。假如这本书说的都是你已经知道的,你在阅读的时候没有一点兴奋感,那么这本书再受推崇,你也可以放下它。<br /><br />所以,上面这一句话应该就是全书的关键核心,也是替我祛魅一句咒语。<br /><br />作者进一步做了阐释:<br /><br /> “自己当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摘抄这一段文章的原因和自己当时的想法才是日后值得参考的重要资料。”(P100)<br /><br />所以,不要管他什么加黑或粗体,不要管他其他人怎么评论。这本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什么。记录下当时的想法,日后才能看到自己思维的进步和演化。有些道理跟你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你再怎么假装也不是你的想法。只有感觉到共鸣了,才能与你的头脑和行动融为一体。毕竟,我们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思考更清晰,行动更明智,对吧?<br /><br />后来,作者还提到最后一个环节“活用”提到,通过笔记输入以后,还要进行有组织地输出。<br /><br /> “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P124)<br /><br />只有通过书写和演讲,才能意识到自己之前思维的疏漏、逻辑的缺失、知识的错误,作者的这个说法让我醒悟——我不需要先成为牛人才能出书,我可以通过整理思路、书写或传道,从而成为牛人。第一步就可以从写笔记,发表书评开始。<br /><br />这就是我为什么第一次来发表书评的原因。"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断舍离》、《100个基本》这类书籍,看似各自分属不同类型,书中试图讲述的核心却是一致,都是“关注自己真正想要的,做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在我看来,整本书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要关注自己内心,通过平时的收集和积累,购买阅读自己真正感兴趣喜欢的书籍,这样的阅读会让人倍感珍惜,因为有一段值得回忆的付出时光。通过多方了解,现实中的触摸阅读决定是否购买一本书,增加了与购买书籍之间的联系和了解,这未尝不是一段邂逅,一段值得回忆的片段,也让人更加珍惜这本书,选择其它事物何尝不是如此。

第二段,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方法,告诉读者,哦!原来这么简单。
“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祥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这句摘抄或许能够表达意思。

第三段,更加细致入微的东西,日本作者的书一般都有这个特点,行文在我看来有点嗦,什么都要讲,买什么本子,什么笔都要拿来说一说,但是就是这种看似的嗦,让人觉得”不就是这样做嘛,有必要说这么多么?“的感想,于是不知不觉竟然开始行动。

最后,读"rest":"一本自己主动收集寻找的书,是一段令人愉悦的过程,过程中会忘掉时间,精神专注,富有热情,作者试图告诉读者,不要把读书想的太困难和复杂,这样会对自己形成阻碍,让读书变得索然无味,通过写简单的读书笔记方法降低读完一本书的门槛,哪怕只是一句“这本书真棒,我觉得很有意思”都是值得写下来的,做其它事情的时候往往不能开始一直拖延,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终的感悟吧。"

假期在读书,读了一些书,感觉读完之后没有太多印象,就想着看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就买了《学会学习》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两本书都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感觉收获不大。《学会学习》讲了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而且大多是日本人,那些日本人对于我们来说不熟,而且他们的方法也太不适合国人,其次就讲了要坚持,仅此而已,我觉得还不如去看《读书与记忆》,这是国人写的,不但写了一些国内名人的读书方法,还写了记忆的方法。可惜这本小书已经绝版,只有淘宝上有旧书,我觉得这本书比《学会学习》好。《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讲如何做笔记的内容只有40几页,而且重复比较多,其他的就讲了如何买书,然后强调要经常重新阅读自己的笔记,书末甚至还写了要你买什么文具,这部分就占了近30页,感觉没我预期的好,不值定价的36元。慎重购买!

本来以为是教如何“快速”阅读的书,看完后发现恰恰相反是提倡“慢”读,重读的书。作者将读书分为5个阶段: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自始至终都贯彻了笔记,很详细的介绍了笔记记录的重要和如何记录并使用笔记,这本书对我有所触动,但更重要的是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实践。和去年我看的并很喜欢的一本《整理衣柜的魔法书》有所神似,都是实用的生活用书。

作为工具书,其实还是有用的,但是只要五十页就能讲完的东西,分这么多,看的有些不耐烦

很棒的一本书、对我这种没有目的买书的很有必要看。很多书对我来说仅仅是看过,这本书从五分方面教会如何有效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挑一本感兴趣的书开始认真阅读吧。

喜欢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