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误会了袁世凯》还将告诉您:不了解真正的袁世凯,就不会了解真正的中国近代史。甲申政变时的朝鲜王宫内,是袁世凯孤军杀入,夺回对朝控制权;“二十一条”的谈判桌前,是袁世凯殚精竭虑、寸步不让,艰难取得弱国外交的胜利,可我们误会了他是出卖主权的“卖国贼”。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陷入分裂危机,在中外各方势力公推之下,是袁世凯一面逼迫清帝退位,一面与革命党妥协建立共和政府,可我们误会了他是窃取革命果实的“窃国大盗”。
网友对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的评论
资料搜集的比较仔细,没有脸谱化袁世凯,晚清的一些周边人物的逸闻趣事也很有些看头,看一看不算耽误时间。
但是有几点看着真的非常别扭。
首先作者似乎是故作轻松的文字风格,已经不是轻松而趋向轻浮了。最难受的是称呼袁世凯,往往是“大头”如何如何,这样的称呼让人觉得好像吃了苍蝇般难受。袁大头是指民国初发行的货币,袁世凯生前从来没有这样的外号。再说了,如果你对袁世凯没有尊敬,何必去写这样的人物呢?
其次作者中间夹杂的私货太多,总是长篇的议论指点一番,实在没有必要。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说少年袁世凯跟袁甲三见过曾国藩,听过王运,容闳等人对中国政治的针砭,再加上亲历丁戊奇荒,因此年轻时候就立志亡请,所有的袁世凯的行为都是围绕着亡清,而因此才有中国人都误会了袁世凯的说法。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另外一些给革命党涂脂抹粉,捎带脚抹黑一下北洋,还是有的,比如第六镇吴禄贞悬案,还是被写成是袁世凯指使的(应该是悬案,背景其实挺复杂,好像和梁启超有关,另外吴禄贞自己也有染指北京中央政权的想法),这些倒也不必深究。
袁世凯近代史算是一代伟人,被抹黑的离谱儿了,真的没必要说袁世凯从小立志亡清什么什么的,没那必要,只要把袁世凯的生平考据严谨些,功过是非每个读者自己心里得出结论就可以了。
朝鲜是袁世凯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飞黄腾达的起步点。世人以为袁从小站练兵起家,其实如果袁在朝鲜没有杰出的成就,清朝练新兵的责任就不会交给他,他不在小站练兵,光绪和维新党也不会选中他勤王,他没有谭嗣同要他勤王,就无法向荣禄告密而得到慈禧太后的重视,所以朝鲜的成就是袁一生的开始。
乱局需要强势人物,没人在清末民初时能负起拉着中国向前走的历史人物,除了袁世凯。“海外革命家”孙某人甚至曾和为了执政,和日本人达成了私下协议,黑白颠倒一百年,这本书出得太晚了。
看的非常入迷 作者80后 不由得佩服 读了这本书 对袁世凯有了进一步了解 乱世中国只有他有实力统一 孙文 、康长素等人跟历史书中写的不一样 感谢作者让我对晚清史有了更详细的认识 受益匪浅 以后还会再看 历史欠袁项城一个真实的说法
可以看的出,作者在本书中有着自己鲜明的观点,字里行间也透出一种借古写今的气息。
我读书少,看了这本书从另外一个方面了解了袁世凯。兼听则明,感觉课本里都是骗人的……
另外感到很悲哀,从清末到2016,天朝的民主制度几乎完全没有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退步……
我看过的书里它是唯一一本把拼音注在字旁边的~
历史的面貌总是很模糊,很难有绝对的真实。
搜集了不少资料,还原了一些历史“小”人物,当作历史读物还是不错的,但作者书中自己立论太多,上来就给大头立了个亡清的志向,动不动还心里描写。还是喜欢那种考据历史的写法
作者太喜欢把晚清的问题一味的怪罪于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而且论证的莫名奇妙)。对我国传统的封建制度没有辩证的认识。全书有一种作者在发牢骚的感觉。对于真正想了解晚清至民国历史的书友,本书不推荐购买。(难怪才卖0.99)
喜欢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