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轰炸东京:1942, 美国人的珍珠港复仇之

发布时间: 2017-05-14 10:19:15 作者: rapoo

轰炸东京:1942, 美国人的珍珠港复仇之战

《轰炸东京:1942,美国人的珍珠港复仇之战》内容简介:这本书以激动人心的方式讲述了美国著名而极具争议的军事行动:杜立特空袭。
1941年12月,美军还在清点珍珠港事件死亡人数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高级军事顾问们聚在了一起,一个雄心勃勃的反击计划已在酝酿——轰炸日本帝国的核心:东京。四个月后,1942年4月18日,16架美军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在神勇的队长吉米杜立特的指挥下,单程飞向日本本土轰炸敌人的工厂、炼油厂和造船厂,然后逃到中国的非日占区。对罗斯福来说,这次突袭是一次鼓舞人心的胜利宣传,一剂治愈受伤国家的强力药膏。
本书搜集了世界上四大洲不同档案馆中许多从未发表过的资料,加上对幸存者的最新采访。《轰炸东京》站在了一个制高点上来讲述这段二战历史:一个惨痛的冒险故事,同时也对美国历史上这次大胆的军事行动进行重新审视,意义重大。

网友对轰炸东京:1942, 美国人的珍珠港复仇之战的评论

当时的日本在防空上是有严重漏洞的。 最早的空中威胁来自苏俄部署在海参崴的远程轰炸机。 对美国方面,日本面对宽度达3000公里以上的太平洋,是防不胜防的。它的雷达技术落后,只能侦察到400公里以内的敌机。外围只能依靠连成一 线的渔船来靠肉眼预警。本土的防空战斗机没有专用型号,不能全天候飞行,不能有效遂行截击任务;高射炮数量有限且技术落后。 所以日本防不了杜利特,尽管这次轰炸的宣传意义更大。 别忘了,这次空袭引发了中途岛战役,导致了日本海军的一系列惨败和日本的的迅速败亡。 “马里亚纳打火鸡”之后,“绝对国防圈”被突破,东条立刻下台。日本人明白了:轮到他们挨炸了。 对于住在纸糊房子里的日本人来说,末日到了。

当时的日本在防空上是有严重漏洞的。

最早的空中威胁来自苏俄部署在海参崴的远程轰炸机。

对美国方面,日本面对宽度达3000公里以上的太平洋,是防不胜防的。它的雷达技术落后,只能侦察到400公里以内的敌机。外围只能依靠连成一

线的渔船来靠肉眼预警。本土的防空战斗机没有专用型号,不能全天候飞行,不能有效遂行截击任务;高射炮数量有限且技术落后。

所以日本防不了杜利特,尽管这次轰炸的宣传意义更大。

别忘了,这次空袭引发了中途岛战役,导致了日本海军的一系列惨败和日本的的迅速败亡。

“马里亚纳打火鸡”之后,“绝对国防圈”被突破,东条立刻下台。日本人明白了:轮到他们挨炸了。

对于住在纸糊房子里的日本人来说,末日到了。

我正坐在一辆公交车里 书枕在前面的座位上 正好是杜立德准备驾机率队升空 在机场中做最后检查的内容 伴随公交车引擎的整栋 你会感到身在飞机驾驶舱中 而窗外的宽阔路面就是甲板

很不错的一本书 披露了很多之前没有的细节 这个译者貌似是个新人 但是翻译的已经很好了 虽然还有一些瑕疵 不过总的来说翻译没有太大问题 应该给译者一些鼓励!

这是一本关于轰炸东京最为详尽的叙述。里面日本的报复的残暴令人发指。非常好的细节罗列,最后汇聚成大事件,很少有这等读起来令人激动的战争史了。

本书详尽地讲述了杜立特空袭事件,将我又带回了残酷的二战。日本的珍珠港事件,造成了美国的复仇。在书中,体会到了更加细节的历史事实。

去参观珍珠港的前一天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回国的第一天就买了,写众所周知结果的历史题材还能这么引人入胜,细节的考据和文笔都值得推荐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其实并非中途岛,气势反转恰在此战。百十年后看来,依然是充满想象力的作战行动

喜欢轰炸东京:1942, 美国人的珍珠港复仇之战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