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来的特定分科观念眼界考察并不按照分科发生演化的历史问题,如何顾及历史上人事本身具有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联系,而不至于为了将就分科的范围先入为主地取舍材料以致肢解了事实,或者说,如何才能善用分科的长处,同时又不受其局限而导致偏蔽,尽可能依据各类相关材料,梳理史事本来的时空联系,由全过程和各层面很大限度地展现历史本相与前人本意,实在是治史能否得法的一大关键。
——桑兵
网友对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的评论
虽然不容易读,但正儿八经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这才是学术书应该有的调性吧。每一个概念演化过程的梳理,都是对史事发展脉络的把握。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个东西说东道西,还是扎实点,摸清楚脉络比较好。
书里很多议题非常有趣,像科举到学堂的改革,还有华南的概念,张之洞之死,虽然是比较严肃的学术文章,但耐下心读,还是可以有所收获。想要了解近代史研究的最新进展,这本书可以一读。
书籍装帧精良,论述振聋发聩。中有一章节,论述北湖社之史事,补前人未言之,高山仰止。期待师父关于南浔的更多大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述往事思来者,史家自古之剪影矣。
卓越评论,沦为“师徒”之间的相互吹牛!桑兵其人,不过如大多数所谓长江学者一样,所作真正的思想独断不多。
喜欢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